手上有一顆被多人嫌到不行的小菜,再看到其他前輩的毒圖, 心裏湧現一股購入SAL-2470Z 的衝動(16-35因預算關係,以後再來考慮吧, 手上還有一顆SAL-70300G)
想請問的是, 那24-70的焦段含蓋了35 F1.8,35 F1.4, 50 F1.8, 50 F1.4,這幾顆定焦鏡 甚至跟85 T*F1.4的焦段也相距不多, 那這樣是否就可以一鏡走天下(既可拍人像又可拍風景風景, 雖然光圈只到2.8)? 如果要再入手一顆人像鏡, 前輩們會推薦的選擇是.....?
其餘的焦段就..比較想要都FF可用的鏡頭但是有些目前卻沒好選擇..
所以..廣角端目前暫定TOKINA的11-16超廣角F2.8..
這2顆就能補齊拍景與拍人..而且都一樣是77MM的口徑..CPL可以共用..
若是硬要來一顆定焦鏡..應該是135焦段的吧..目前還沒狂熱到中毒的程度..應該是不太可能購入定焦..
以上2顆變焦算是最常用的了..也不用出門還要考慮帶什麼鏡頭=.=
sungshun wrote:
是不是有我沒想到的缺點?...(恕刪)
增距鏡的缺點
增距鏡有一個主要缺點:
在加入了增距鏡後,焦距增長了的組合鏡頭最大有效光圈減小了。
所減小的規律是將增距鏡的倍率乘以原鏡頭的最大光圈係數,即得出組合鏡頭的最大光圈係數。
如一支70~210/4-5.6的變焦鏡頭,加入2倍的增距鏡後,其組合鏡頭為140~420/8-11的長焦鏡頭;
若用1.4倍的增距鏡,則變成98~294/5.6-7.8 的變焦鏡頭。
增長的規律是將增距鏡倍率乘以原鏡頭的焦距,即得出最終的組合焦距。
由於這一缺點,在使用時要注意。
對於使用裂像屏手動對焦的單反相機來說,由於最大有效光圈縮小,透光量減少,在取景時有時會出現裂像一半是黑的情況,不利於對焦。
另一個不足就是,加入增距鏡後,組合鏡頭的光學質量要比原鏡頭有所降低,如分辨率降低和反差減少。
無論增距鏡做得多好,其光學質量肯定要比原鏡頭差得多。
一般宜採用較小的光圈,以提高影像的質量。
******************************************************************************
摘自網路文章
ξ( ✿>◡❛)▄︻▇▇〓
sungshun wrote:
突發奇想, 如果敗顆...(恕刪)
原廠2.0x 增距 數位單眼相機鏡頭
對應鏡頭
70-200mm F2.8 G (SAL70200G)
300mm F2.8 G (SAL300F28G)
135mm F2.8 [T4.5] STF (SAL135F28)
70-400mm F4-5.6 G (SAL70400G)
* 裝置於 70-200mm F2.8 G /300mm F2.8 G 時,可使用 AF、MF。
* 裝置於 135mm F2.8 [T4.5] STF / 70-400mm F4-5.6 G 時,只可使用 MF。
如果是買副廠增距鏡....那不如把錢存起來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110970632293717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