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新手, 有些問題想請教一下前輩雙十國慶到了想拍國慶煙火上網爬文說加上黑卡(減光卡), 效果會比較好想問的是, 加了減光卡效果真的會差很多嗎?減光卡還分ND4, ND8 的這是什麼東東? 要怎麼選擇?
拍煙火應該可以不用減光鏡。黑卡也不是用來調反差的,它是用來合成許多煙火用的。(當然,我知道有些高手是用來調要合成的夜景的反差,但那算比較進階拍法)三腳架、快門線等算是基本款必備工具。相機M模式,B快門,F8~11。最近剛好寫了一篇,請點我。
感謝老師這麼快就回文還有一篇很棒的說明文想請問一下我想在三重河堤這邊拍過去你說明文中有SONY 50mm F1.4這鏡頭, 我還有 SONY 18-250mm, 11-18 的超廣角 共三顆鏡頭哪顆鏡頭比較適合拍煙火呢?不希望再烏漆麻黑的河提邊換鏡頭
hsuadam wrote:你說明文中有SONY 50mm F1.4這鏡頭, 我還有 SONY 18-250mm, 11-18 的超廣角 共三顆鏡頭哪顆鏡頭比較適合拍煙火呢? 說明文中的50mm主要是解說"無限遠"的那個符號,一般拍煙火,除非距離很遠,不用用50mm的都只能拍到局部。如果是在三重,建議是11-18mm的。以下這張是使用大約15mm的焦段拍的,供大家參考。
一般來說 . 拍攝大稻埕煙火最佳的光圈值,底片機大約是 F-8或F-11。(數位機大約F-11或F-16) 。如果您距離施放區越遠或是用超廣角拍攝的話,有可能還需要開大一級光圈來曝光。 而如果距離煙火施放區太近,或是拍攝的煙火太亮的話,光圈也有可能會需要縮小一級光圈來曝光。總之,要隨時掌握煙火施放的高低取捨,還要注意是否太過集中施放,容易過曝或曝光過多煙火,還要邊遮黑卡,還要防止腳架不小心被動到,最重要的就是要 " 平心靜氣,切勿急躁 " 。(因為數位機對光的反應比較敏感,所以比較容易吃光造成過曝,所以拍攝煙火時數位機的光圈都要比底片機要再多縮一到二級光圈)其實拍攝這個區域的煙火最佳點應該是從三重端往大稻埕拍攝 . 除了煙火可以完整呈現之外,還因為北市的建築燈景比較多元,而三重端的夜燈相較之下就比較遜色一些,不過在三重端拍攝常常會遇到一個令人頭痛的困擾,那就是 " 三重端常常會處於順風向 " 。因此煙霧會比較明顯。如果在忠孝橋上拍攝,可能會因為車震造成影像模糊,而且也是順風向(吃煙)。另外可以選擇在台北橋上拍攝,如果台北橋有車輛管制就會降低車震因素,不過因為距離較遠且背景很可能會拍到忠孝橋,所以背景的城市街景燈會變的更少。而前景的水面上會有船隻,長時間曝光時船的影像是模糊晃動,在電腦上小張看起還OK,如果放成11X14 的照片看起來就會很不舒服,所以如果各位想去拍攝煙火,建議還是到三重河堤的堤防上拍攝,不過千萬不要到三重堤防下的河邊拍喔!因為太過仰角,建築物變形會太嚴重。以下分享幾張煙火照片:哈蘇+50mm廣角鏡拍攝第一張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先以光圈F22曝街燈夜景,在煙火施放之前將光圈調回F8 ,然後將黑卡把鏡頭完全遮蓋住之後按下快門,等要曝光煙火時再將黑卡移開進行煙火曝光,然後就一直重複遮黑卡,移開黑卡曝光煙火的動作。等到覺得有打到幾顆不錯的煙花時,再釋放快門捲片。( 所以背景的建築與街燈的成像表現最OK )在第二張之後要拍攝煙火的話,每一張也必須先將黑卡把鏡頭完全遮蓋住之後按下快門,等要曝光煙花時再將黑卡移開進行曝光。然後就一直重複遮黑卡,移開黑卡曝光煙火。等到覺得煙火曝到差不多夠的時候再釋放快門捲片。( 不過在拍攝過程中,如果一直在打高空的煙火而低的煙火沒有打的話,建議用黑卡遮住鏡頭內的高空煙火區,讓地景的建築物多曝光一些 )數位拍攝方式也是一樣要先曝一張完整的街景夜燈,然後當煙火開始施放打上來之後,就仔細觀察並且按快門,直到整個煙火施放結束之後才移動你的相機或是鏡頭。回家在電腦上進行街景夜燈與所有拍攝的煙花來玩疊疊樂,也就是影像合成。當然您也可以保持原味的煙花照片(不過我相信背景一定會黑壓壓的)。下圖為數位機拍攝(街景夜燈+煙花)使用二張照片疊圖下圖為數位機拍攝(街景夜燈+煙花)使用二張照片疊圖以上說明,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