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錄了幾段影片,覺得防手震的程度並不高...
而且反而造成畫面的跳動感@@ 雖然沒有很跳 不過一樣震很大...
一般拍照的時候
A模式快門也都是會給到1/50s
即使不開防震應該也算是安全的快門等級
這樣真的有必要開著,增加電力消耗and熱度嗎?
關閉防手震
開啟防手震
小那nadoka wrote:
最近錄了幾段影片,覺...(恕刪)
小弟觀察A55/33有一段日子了
不過最近卻戰火連篇....囧
可以麻煩大大上傳一下開防震&不開防震
給觀望的人參考參考嗎??
開防震的錄影時間實在是令人捏把冷汗

想知道其中的落差...感恩
FunnyCLUB wrote:
不開吧,很雞肋,還會過熱 (PANASONIC的也很雞肋,不過不會過熱)
跟DV是天壤之別....(恕刪)
長久以來,大家都停留在DV是錄影萬能機的觀念,以往的DV的確在握持方式、錄影續航力、防震有著較大的優勢性,對家庭一般用途的方便性不在話下,但是對於想進階玩錄影的人,在單眼可錄影的時代來臨之後,這二年多來變化極大,您可以到Vimeo上隨便搜尋canon 7D,光以這型號為標題的,就超過三萬支影片,上傳標題沒以其型號來標註的就無法計數,不只是因為單眼的淺景深跟可換鏡頭,而是因為光圈、快門、ISO...都可以調整控制,而以往家用高階DV,就像一台PSAM都無法控制的傻瓜相機般,很方便但只能無腦拍,所以在單眼錄影的領域,就如同單眼拍照一樣,所有條件都可以調整,例如拍煙火、拍河流、拍汽車..,都可以藉由快門、光圈、ISO達到不同的效果,所以在歐美、日本都有專刊書籍在介紹這方面的知識跟使用技巧,只是國內目前這方面書籍跟網路可得到的知識還很貧乏
而最近SONY推出的VG10,它雖是被歸納定位為DV,但是卻是由單眼往上進化,可能因現有技術未突破,亦或是怕打到業務攝影機的市場,它並沒有以往SONY的多向防震,目前僅能靠18-200上的鏡頭防震,連續錄影時間好像是限制90分鐘,不若以往DV的數小時以上,在目前E鏡只有三顆的情況下,若接A鏡,就變成整台機子無防震,以往DV的優勢,就只有握持方式的便利
所以並非是像很多大大說,相機就是用來拍照,要錄影就去買DV這樣的二分法,市場的產品正在變化整合,或許VG10這類型的DV繼續發展的更成熟,我想錄影就去買DV這句話才會繼續適用..
小那nadoka wrote:
最近錄了幾段影片,覺...(恕刪)
因熱的問題目前尚沒法解決,小弟會選擇不開,只要不是大晃動,後製簡便處理一下就可以
穩定器的話,比較不建議,一來價格不便宜,二來因A55的LCD翻轉方式,很多穩定器因應重心調整,固定座都是長型,A55的LCD翻轉會卡到,且穩定器使用上要花很多時間練習跟調整,若是像NEX或橫向這類翻轉LCD比較沒問題,便宜的穩定架(非穩定器)反而比較實際,不過翻轉也可能卡到,要看穩定架型式
穩定架
http://vimeo.com/11076997
其他小弟玩過的非一般家庭用途的玩法
例如花幾百元買滑板的輪座來DIY,或是去特力屋買椅子的輪子改到三腳架上
http://vimeo.com/12533707
戶外可以穿上刀輪或滑板,低成本且效果一流,但前提是要先學會,不然很快就會換相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