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是回到主題吧,不要歪樓了版上的各位大大們,我在這發這帖,是因為在01上這方面的東西很少,就當是豐富01的內容吧拍的不是很好,不過還是比較真實的反應了當地的情況小弟的A550買了很久了,在Mobile01看了不少大大們的的文章。不知大家對小城市印像如何,也很想在這裡po些圖,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各位大大們能夠多多指教。拍的不是很好請多見諒。
我還以為是台灣哪個小村景色?原來是在貼中國城市景色啊~~~。只是.....煩請這位樓主(中國人?)自重:1.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的殖民地,所以請勿自稱「內地」兩字。台灣過去使用「內地」兩字,是在1895-1945年間,而「內地」指的是日本本土。現在的台灣,主權屬台灣全體國民,台灣再也不是任何國家的殖民地,所以請中國人自重,別對台灣稱「內地」。或者,你可以試試看對蒙古人稱「內地」,看看蒙古人是不是也會生氣!!!2.貼圖有貼圖區,要貼圖應該移到貼圖區,要討論中國景色,請移至旅遊區。最後,向各位介紹一下我的家鄉金門:台灣的外島小鎮風景。今年是大二膽戰役勝利六十週年,1950年7月26日,我國金門大二膽守軍成功抵禦中國共軍的侵略,並將來犯敵軍全殲。金門著名景點「莒光樓」就是為紀念此一戰役而建。歡迎中國觀光客來金門體驗台灣的小鎮風情,並從戰爭的遺蹟中體會和平的可貴。願貴我兩國不再有戰爭。
如何稱呼是一種習慣,當地人就會那麼說,看得懂就好了,舒不舒服是另一回事,既然要和平就不要再說了,至少樓主使用繁體字是講禮貌了,話說樓主是當地人嗎?好像都在同一點拍照,若要介紹故鄉應該多照些不同的地點,內容更豐富
大家講話一定要這麼衝嗎? 我不相信內地會看不懂!有人要來分享是一件好事 至少可以豐富01的內容看看不同地方的風景 欣賞一下別人的技術 不是很好嗎?另外武昌應該不是甚麼小城市吧!還有第一部分感覺景重複蠻多的!
浪人情哥 wrote:大家講話一定要這麼衝...(恕刪) 額!是這洋的,鄂州自春秋戰國以來,始爲東楚首府,繼爲鄂邑、鄂郡、鄂縣。公元221年(魏黃初二年)孫權自公安遷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爲武昌縣。分江夏立武昌郡,轄武昌、陽新、沙羨、下稚、柴桑、尋陽等六縣公元229年(吳黃龍元年),四月孫權稱帝,是爲吳大帝;在南郊築壇祭天。傳有黃龍蟠于江心矶上積日方去,遂改元黃龍。由建業遷富戶千家落籍武昌,居民增至10萬。于西山建避暑宮、讀書堂。頒屯田令,鼓勵墾荒。武昌爲全國四大鑄鏡中心之壹,有“銅鏡之鄉”美譽。九月遷都建業,陸遜輔太子孫登留守武昌,爲吳陪都。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武昌縣改名壽昌縣,屬武漢黃德道。熊晉槐創辦小輪公司,首辟漢口至葛店航線。公元1914年(民國三年),壽昌縣改名鄂城縣,屬鄂東道。這個武昌是這麼來的。不知說清楚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