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iss - 蔡司,這兩個字對於喜愛攝影的人絕不陌生,與徠卡齊名的攝影品牌,各有其特色,也各自有死忠的擁護者,相關的品牌歷史就請大家自行上網查詢,已經有很多前輩整理詳細的資訊,在這裡就不多敘述。
雖然SONY與Zeiss的關係匪淺,從Alpha系統獨有的自動對焦蔡司鏡頭就不難看出,但是SONY推出了NEX,也讓老蔡頭能夠重見天日,擁抱美好的數位機身!
之所以會選擇Contax C/Y為我入門轉接老鏡的起點,是因為C/Y鏡在目前市面流通還算普遍,價位也都還算合理(少數幾支限量特別版例外...),而且C/Y鏡頭不像Contax G鏡有些要破壞鏡頭塑膠部分才能轉接,可說是入門老鏡,享受蔡味最無痛的選擇!
說了這麼多,這就是今天的主角:Kipon C/Y to NEX adapter

盒子被我搞的有點爛...

外觀處理的挺有質感,消光的霧面黑金屬質感

翻過來看,裡面的螺紋就不是很精細的感覺,但也無礙使用

在固定鏡頭卡榫彈臂的結構竟然是用個像訂書針的東西來固定並讓他反彈,看得有點毛毛的...

整體的外觀質感是不錯的,轉接的鏡頭裝上後也還算穩固
接下來就是轉接我手上現有的鏡頭照片:
第一顆是有百年鷹眼美稱的Zeiss Tessar 45mm F2.8

僅利用四片鏡片組成,使鏡身體積僅有如煎餅一般大,但卻擁有極銳利的成像,至今一百多年,光學結構仍然沒有太大變動,實為經典名鏡!

轉接上NEX-3,體積大小與NEX-3是不是很搭呢?
第二顆是價錢在Contax C/Y蔡鏡中數一數二便宜,但是卻數一數二銳利的Zeiss Planar 50mm F1.7

F1.7明亮的大眼,是對它的第一印象,且光圈全開成像一樣非常銳利!是這顆鏡頭的最大特色,這樣的鏡身質感,以及成像表現,很難想像只需要一百多美元就能入手!

這支接上轉接環後明顯比45mm長得多,大約比18-55長一點點,攜帶上還能接受。
第三顆,也是最後一顆最富戲劇效果的Zeiss Distagon 25mm F2.8

這顆是我目前手上價位最高的Contax C/Y鏡頭,但是拍攝出來的效果也讓我覺得非常值得!許多人都覺得這顆鏡頭不上不下的,上有21mm F2.8這顆名鏡,下有28mmF2.8這顆超高C/P值的好鏡,但就是因為25mm極富立體感的效果,讓這顆鏡頭在C/Y名鏡榜中佔有一席之地。

由於Distagon的結構設計,所以鏡身體積就不會太小,是這三顆中體積最大也最重的,但無減我帶它出門拍照的熱情!
NEX E鏡 + Contax C/Y鏡大合照!

是不是很有氣勢呀?雖然目前E鏡只有兩顆,但是我相信因為這些老鏡,NEX絕對能流行很久!
以下是由這些鏡頭所拍攝的照片:

Tessar 45mm F2.8 (F4) 其實這顆鏡頭只有這張測試照,還未帶出門...

Planar 50mm F1.7 (F1.7)

Planar 50mm F1.7 (F1.7)

Planar 50mm F1.7 (F1.7)

Distagon 25mm F2.8 (F2.8)

Distagon 25mm F2.8 (F5.6)

Distagon 25mm F2.8 (F5.6)

Distagon 25 F2.8 (F2.8)
以上照片風格皆為Std(標準),JPG直出無後製,有些照片有+0.7~1.0EV(不知道為什麼轉接C/Y鏡,使用多重測光模式常常會出現曝光不足的情況,平均都得+0.7左右的EV值,E鏡則都正常。)
在NEX上的老鏡頭其實不難使用,多虧了MF放大輔助,超高的可用ISO,標準風格下也能忠實呈現發色;當然這幾棵蔡頭的成像品質也無庸置疑,8成以上的使用情況都是光圈全開下去,成像銳利依舊,散景柔美動人,不愧是蔡司鏡頭!
其實真正常帶出去拍的反而是最大且最重的25mm... 畢竟在APS-C感光元件上等效焦段落在35mm左右的鏡頭還是比較好使的(25x1.5=37.5mm)!之後若有更多的照片,會再貼上來與大家分享!
以上就是我利用NEX轉接Contax C/Y鏡的一些心得分享,如果有敘述錯誤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正,也歡迎更多Contax蔡頭的愛好者分享更多美照上來喔!
以上的照片在我的Flickr相簿都有原始大小能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