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DRO AUTO沒關係嗎?以下是上圖的EXIF[圖像信息]圖像標題 = SONY DSC廠商 = SONY機型 = NEX-5方向 = 上/左水平分辨率 = 350垂直分辨率 = 350分辨率單位 = 英寸軟件 = NEX-5 Ver.02修改時間 = 2010-08-02 18:42:52YCbCr定位 = co-sitedExif IFD Pointer = 偏移: 376PrintIM Data = 124 Byte[相機拍攝記錄]曝光時間 = 1/100"光圈 = F6.3曝光程序 = 標準程序ISO 感光度 = 2008830 = 28832 = 200Exif 版本 = 30, 32, 33, 30拍攝時間 = 2010-08-02 18:42:52數字化時間 = 2010-08-02 18:42:52成分構成 = YCbcr圖像壓縮率 = 2BV 亮度值 = 6.5 BV曝光補償 = ±0EV最大光圈 = F3.49測光模式 = 評估光源 = 未知閃光 = 關閉(強制)焦距 = 18mm廠商註釋 = 42564 Byte用戶註釋 =Flashpix 版本 = V1.0色彩空間 = sRGBExif 圖像寬度 = 4592Exif 圖像高度 = 2576Interoperability IFD Pointer = 偏移: 43606文件來源 = DSC數碼相機場景類型 = 直接拍攝自定義補償 = 標準曝光模式 = 自動白平衡 = 自動等價35mm焦距 = 27mm場景拍攝類型 = 標準對比度 = 標準飽和度 = 高銳度 = 強A432 = 180/10, 550/10, 35/10, 56/10A434 = E 18-55mm F3.5-5.6 OSS[可交換信息]可交換標準 = ExifR98可交換版本 = V1.0
DRO的確會對樹葉的顏色有差距至於怎麼樣的差距我也很難形容只有請樓主在同一個場景試試開跟關應該就可以有瞭解了但我只能說DRO能不開就不開因為雜訊挺重的但有時DRO也能表達出一些不同的感覺至於到底DRO好不好,我覺得是見仁見智但我個人測試的結果還是能不開儘量不開尤其是高ISO的情況下強烈不建議
這個嘛...跟DR0有沒有關係? 小弟是很想幫您, 但是這一解說大概就變成萬言書兼圖形處理教科書了.....我的答案是有也沒有....DR0的效果就會有點像玩電影底片之類+-7格的大範圍感光片一樣, 有概念的人大概已經知道如何處理了....而DR0於曝光決策時造成的能量偏於低能量帶問題其實不難解, 很多時候光是加個飽和度或改變色彩就會好很多了....所以高ISO開DR0其實就小弟的經驗, 對雜訊和彩色沒有很大的影響...就像下面這二張圖,全部都把DR0打開了, 一張是ISO200 P Mode 一張是預設模式中的日落模式拍的....就算放到100%你也看不出雜訊影響....先說句老實話, 我打開DR0就是為了要後製的....所以這和原圖RAW都有差, 但原圖也很漂亮就是了(你別以為現在一堆論壇上那美到出汁的圖都是原圖,結果買了貴貴的機皇拍出來跟人家完全不能比回家生悶氣, 我拍照超過十多年了, 光看就知道味素加了多少; 最近還有一派人更妙的, 把profile寫在相機上就說是直出沒改圖了, 這和不做profile但拿進photoshop做有什麼不同?)日落模式....(沒用過, 結果用了有點後悔, ISO太高了, 100%格放會糊...)P mode 硬調ISO 200100%格放 右邊是第一張圖, 左邊是第二張圖(ISO200)如果有用KIT鏡實拍夜景的人覺得這照片太利了, 也不用驚訝, 這照片是用APO+ASPH鏡頭拍的, 不利才真是遇到鬼了...這台機身有很多被人誤解的地方, 我只是告訴有恴思了解的同好這台機身可以做到什麼地步而已...接下來就看DR0 (這張圖就如同樓上網友講的一樣, 能量都跑到暗部去了, 小弟就當個懶人不處理直接出圖看看會如何? 老實說...除非收照片的人很機歪..呃, 是很計較, 否則真的差不太大), 奇怪人家去墾丁都拍一堆碧海藍天的, 怎麼我老是拍些日薄西山的?....DR0 色階未修正修正後
今天早上又拍了幾張對比。麻煩大家幫忙看看啦~~~~第一張是松下 ZR1拍攝的。第二張是nex沒開啟DRO(風景模式+1+1+1)第三張是nex開啟了DRO(風景模式+1+1+1)第三張樹葉局部第四張是nex沒開啟DRO(標準模式+1+1+1)第五張是nex開啟了DRO(標準模式+1+1+1)第五張樹葉局部==============================================以下是松下zr1 拍攝的樹葉===============================================一下是nex拍攝的和局部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