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種配件,分別是:
VG-B50AM A550垂直握把

LCS-MS10/H 傳令包

VF-62MPAM 蔡司保護鏡

-------------------------
VG-B50AM A550垂直握把

這個配件用途就是方便使用者豎拍,尤其最近到電玩展拍人像,使用了這個垂直握把即最佳時機。產品用途也擺明就是讓你專拍值拍照而設計的,除此之外還有什麼需求的人會買這個呢?對我來說當然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他會讓我的A550看起來很酷,A550裝上手把後相當有氣勢。或許你想讓你的A550/A500讓人家看起來特別或是專業一點也可以買來讓相機玩合體。
↓外盒側面,也標示了這產品的用途

↓背面

↓好像不太對耶...??好貴的保護蓋?

↓a550/a500專屬

↓開箱囉~~ 奇怪,是空的? 原來我早在三天前就使用了,所以讓大家看看空盒..

↓產品現身,內容物一覽

↓垂直手把就是長這樣,手把上可以按的、轉的功能鍵只有5個。

↓中國製,對我來說根本沒差。

↓剛拿到產品時,這圖片我還真看不懂是啥,再看了幾下,我誤認為他是提醒我要先把A550的電池蓋給拆掉,後來我發現我會錯意了....

↓當然安裝垂直手把之前的確要先把A550的電池蓋給拆掉,很簡單按下灰色卡榫就可以把電池槽蓋給拆下來了。

↓剛剛我在手把上提到的的說明圖片,他的意思是這樣,原來當你把A550拆下的電池蓋,可以裝上到手把上面,免除還要額外保管電池蓋或擔心遺失的問題,這設計是我撰寫開箱文時才知道的,果然分享有好報~


↓這樣安裝,很簡單

↓安裝後

↓接下來,要替垂直手把安裝電池了,手把可以裝上二顆專用的M系列電池,二顆電池絕對讓你拍到爽!

↓開蓋

↓拉出電池托盤,看到第一個電池槽

↓稍微再出點力,就可以把整個電池托盤拉出,手把看起來好像運輸艦

↓電池托盤

↓M電池準備

↓裝入

↓裝入後

↓準備和A550合體

↓插入,手把和相機的固定方法是利用相機的腳架孔來固定

↓對準腳架孔

↓另外二端定位接頭也要注意是否對準

↓插入後

↓這個轉盤就是負責鎖緊手把和相機的轉盤,鎖緊的時候不用非常用力,有緊就好,太緊不見得爽...

↓合體英姿

↓合體正面

↓各種角度

↓各種角度

↓各種角度

↓背面

↓各種角度

↓正面開內閃,我朋友就好奇的說我相機內閃居然是在側面


↓俯視

↓手持照

↓正面手持照

↓功能鍵,和相機上一樣。特別一題,那個OFF/ON式手把豎拍功能的開關,ON時,相機和手把的功能鍵都可以使用,OFF時,手把功能鍵包含快門皆無法使用。

↓手把快門按鍵和轉盤

↓手把預留腳架孔,讓使用者可以安裝腳架

↓原本A550的OVF模式的螢幕資訊會隨著你的相機來垂直或是正常顯示,因此直拍的螢幕顯示不是問題。(感謝ilovedamei網友的指正)


↓不過,LV模式的螢幕資訊就沒有隨相機翻轉的設計了,可惜..

↓直拍時,建議到選項去選擇播放顯示的方式,如果是選擇手動旋轉,那麼直拍的照片,就會以符合螢幕還垂直顯示。

↓如圖

↓假如選到自動旋轉....

↓就會這樣,如果你不想直拍後每次檢視照片都要把相機轉平,那麼請選擇手動旋轉吧。

↓螢幕有什麼不一樣?? 如果你的手把安裝二顆電池,那麼螢幕上就會有二個電量圖示。

光開箱介紹還不夠,來說說心得吧,剛剛提到這手把才買第三天,不過在電玩展場連續使用8小時了。首先手感部份,我只能說A550專用手把握起來真的很好,很有紮實感,在電玩展利用手把拍攝人像有種過癮的感覺,在購買這手把之前,我曾想過拍直拍照就用"傳統"直拍法就好了,但是買了這手把,我想我不會在把它取下了。

A550垂直握把總是有缺點的:
1.稍重:A550+垂直握把+二顆電池,在加1680Z鏡頭=1.5公斤,拿不慣的人,或是虛弱者可能會手軟。
2.無法完整平放:
如圖,對一般人可能沒影響,但是如果對"相機豆腐症"的人(指擔心自己的相機鏡頭像豆腐一樣脆弱易壞)可能會不適應。

3.手把前控制轉盤稍硬:
雖然說A550上的轉盤也沒多好轉,但是手把上的轉盤相較之下真的稍硬。不過,手把的轉盤較凸出,手指粗的人也許會覺得反而手把轉盤好轉。
4.手把快門按鍵和A550快門按鍵按鈕感不一,嚴格來說,這並非垂直手把的缺點,為何?因為當我按慣A550軟軟的快門按鈕,再用手把稍硬的快門按鈕會不太習慣,但是當我按了許多次手把上的快門鈕後,卻又不習慣A550軟軟的快門按鈕了。問題就是二者快門按鈕力道不同,對於經常切換直拍和橫拍,要習慣二者力道的控制,否則會出現這種情形:
直拍換回橫拍,力道太大錯按快門
橫拍換回直拍,力道太小沒有對焦
5.橫拍手感變差垂:安裝手把之後要橫拍時,手把會卡到旋轉鏡頭的那隻左手,較為不便。
6.功能按鍵太少:
扣掉手把上的豎拍開關,真正功能鍵僅有曝光/縮小/索引按鈕、 AE/放大按鈕、控制轉盤、快門鈕這四種,太少了。也許這也是A550入門機的關係吧,連帶手把按鈕也一起入門陽春。但如果能額外增加相機本身沒有的功能按鍵(如JPG/RAW或是自訂功能鍵那麼多少會吸引一些人購買。)
最後有關電池部份,垂直手把的說明手冊上提到,第一顆電池用盡,會自動切換到第二顆電池供電,我實際的情形是,第一顆電池電量用盡,相機呈現無電狀態,螢幕沒畫面,等我把電源重新OFF/ON才切換到第二顆電池。
A550垂直握把的購買價值還是要看使用者個人,如果你經常拍直拍那A550垂直握把絕對首選,如果不是,那麼就先想想自己是否需要?或許你可以替自己找個理由來買,例如想要和別人長相不一樣的A550、對指揮挺組合有興趣等等...

-------------------------
LCS-MS10/H 傳令包

這款相機傳令包先前在01已經被大家熱烈討論過了,當初我也是看大家的開箱文才買的,會買這款側背包不是因為我愛走低調,而是因為A550送的黑包很難用。而這款傳令包較符合我的使用習慣,用到目前為止都還算很滿意。該產品主要特點是低調輕便風格,即使不拍照也可以當一般休閒包使用。
↓吊牌

↓產品說明

↓背面,產品名稱軟質攜行包,但它並不是軟質,而是有一定硬度,所以不必擔心一般碰撞。

↓α標誌

↓傳令包設計為掀開式,掀開後的樣子,圖如,該部位可以放入A4尺寸的紙張或薄本。

↓拉鍊手把有二個,它的拉鍊拉起來很順,至今沒有卡練的情形。

↓內部,由三個活動板構成,分別是一片底部板和二片活動式分格板,用魔鬼氈固定


↓側邊,可以放一些小東西

↓前方也可以放置小東西,不過空間很緊。這部份也有二個拉鍊頭

↓放入相機的樣子,我習慣把相機這樣放,可以方便拿取。

↓也可以這樣放,但是包包在背起來時會身體會感覺凸凸的。

↓這种放法我還不敢嘗試,怕會壓傷螢幕。

↓包包的底部,加上內部底板墊,算是相當厚了

↓側面形狀,可以看出是呈現三角型,比起A550送的包包,背起來感覺較好。

↓A550+垂直把手可以塞入,但由於機頂凸出頂到包包側邊,可稍微勉強的拉起拉鍊。

↓A550+垂直把手另一种放法,這种放法較不會撐開包包,拉鍊拉起來時也不會覺得緊繃,我是用這種方法放相機的。

*補充另外二種A550+垂直手把放法說明:
鏡頭朝上 - 一樣可以放入並拉上拉鍊。
鏡頭朝下 - 拉鍊拉不起來。
使用心得:
基本厚度是有,但是否防水小弟就沒有測試了,另外包包的拉鍊雖為塑膠,但是如之前網友介紹文所提到的問題,就是拉鍊很容易再拿取或放入相機時觸碰到拉鍊,如果擔心怕刮傷相機那就要小心了。
-------------------------
VF-62MPAM 蔡司保護鏡
這款62 釐米保護鏡是為了保護我的1680Z鏡頭而買的,雖然價格不低,但是畢竟買原廠還是最保險,不會有規格相容問題加上蔡司鏡頭搭配蔡司保護鏡才對味。
。
↓保護鏡不在盒內?原來早就裝到我的1680Z上了,這又是一個空盒...

↓MC保護...鏡

↓保護鏡的保護收納盤

↓裝上去的樣子,非常薄

↓另一角度

↓1680Z蔡司鏡頭蓋一樣裝的上

↓鏡頭伸長

這保護鏡非功能性,而是為了保護1680Z,畢竟一顆高價鏡頭沒有任何保護是相當危險的,我的使用心得很簡單,論功能性,有裝和沒裝一樣,但萬一鏡頭增到撞擊,你會感謝這片保護鏡,而且有了這保護鏡,心理安心效果也有加分作用。
-----------------------------------------------------------------------------------------------
PS:以上照片為SONY HX1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