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說起最近SONY在數位單眼市場的動作可說是磨拳擦掌,不斷推出新產品,暨先前推出推出全新系列的A550/A500來搶攻入門單眼市場之後,前一陣子各大乳摸網站還傳出了最近尚有一台A450即將上市。剛開始聽到這消息時還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畢竟以一般網路輿論的觀點來看,在這麼短的時間點裡面同時推出三款功能性差距僅有些微不同的機種,以過往的經驗來看,似乎沒有一家廠商敢做如此大膽的嘗試;當然這樣做也是有好有壞,正面的說法是產品線完整,能夠滿足消費者更多不同需求、多樣化的選擇,在同一個級距內同時擁有三台功能相近的產品雖然可以將餅做大,但是不是同時也擠壓到自家產品的生存空間呢?終究你我都不是SONY的CEO,無法去分析SONY這般大動作是為了建立完整的產品線,還是背後有更多的考量存在?既然我們無法去預測並瞭解這些環節,乾脆還是回到產品基本的功能面來討論會比較實際一些,至少更多樣化的選擇總比沒得選要來得強多了吧XD,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台A450到底有什麼能耐吧!

外觀與功能介紹: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由於這次借的的測試機並沒有完整的配件,請原諒小編這次就跳過開箱,直接來介紹外觀跟功能操作吧!首先來看到外觀,A450在外觀設計上其實跟A550/A500長得非常類似,在正面的部份,各部分的配置基本上跟A500是非常相近的,大大的橘色接環與ALPHA LOGO,一直是SONY數位單眼的重要設計元素。

左方握把上配置了快門按鍵與電源開關,快門前方還有一個功能轉輪,用來與其他功能按鍵搭配使用以調整參數,接環旁邊的是鏡頭釋放鈕,A450所搭載的感光源件為APS-C大小的(23.4 x 15.6 mm)1420萬畫素Exmor CMOS 並搭配了 RGB 原色濾鏡,而SONY一直頗受好評的SteadyShot INSIDE™ 機身防手震技術,可以讓使用者無論搭配何種鏡頭都能擁有將近4級快門速度補償,對於夜間或是光線不足的拍攝環境中能夠更有效地增加拍攝的成功率。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機頂的部份在快門側配置了MF Check Livevew按鍵,按下MF LV之後,可以在手動對焦時選擇7X或14X來檢視放大後的影像,對於常常拍攝微距的人是一項相當實用的功能,同時在Liveview的方面也是A450跟A550/500最大的不同點之處,A450取消了SONY特有的Quick LV功能,所以在A450上如果要使用即時預覽功能時,必須要按下MF LV並使用手動對焦才能夠進行拍攝,當使用MF Check Livevew並將影像放大時會很清楚地感覺到控制焦點的準確度比起用觀景窗來拍攝微距物品要來的容易多了~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下方第二排按鍵由左至右首先看到的是掌管DRO與HDR的D-RANGE動態範圍控制按鈕,主要是針對反差大的拍攝環境來做應用,再來是連拍與定時按鈕,自拍定時或是啟動高速連拍時會用到,A450的高速連拍標準為每秒五張,當使用進階高速連拍模式時甚至可以達到每秒7張,雖然說進階高速連拍模式會將曝光值鎖定在第一張的測光,不過在光源穩定的環境下,每秒7張連拍的實力仍然足以跟中階機種匹敵喔!(其實拍RAW檔就沒有曝光鎖定的問題了,先拍到畫面再來進行後製即可,所以小編認為A450的每秒7張連拍在實用性上仍然是相當高的)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最右邊的ISO感光度按鈕則是必須依據拍攝環境的現場光線來調整ISO感光度的設定,因為相機的曝光值是藉由光圈快門組合起來所得的進光量來判定,而在光線不足的環境裡面,當快門速度已達安全極限,又受限於光圈與景深的限制時就代表代表ISO感光度必須適時地拉高,否則將拍出曝光不足,缺少細節甚至無法凸顯主題的照片,。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機頂左邊主要就是拍攝模式轉盤的控制,除了標準的PASM模式之外,還有人像/風景/微距/運動/日落/夜間人像以及AUTO模式可供使用者快速選擇,對於入門的攝影玩家來說,善用預設的各種拍攝模式其實就能拍攝出符合拍攝主題的照片,但如果想要擁有更大的後製空間則建議使用RAW檔拍攝,除了可以有效控制色溫之外,不但在顏色上的調整自由度高,對於曝光亮度的掌握也更能得心應手。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在機身軍艦部的側面有著閃光燈彈起按鈕,當需要手動開啟閃光燈時,按下此鈕閃光燈即會自動彈起,A450所配備的閃光燈擁有GN 12的閃燈出力(以ISO100為測量基準),閃光涵蓋範圍相當廣,約為18mm,雖然說內閃的出力並不算高,但是在一般拍攝情況下算是夠用了,等使用一陣子拍出心得後再來考慮購買SONY自家的外接式閃光燈也還不遲喔。不過這個按鈕僅能控制內閃的開啟與否,並不能與其他功能鍵搭配來調整閃光出力,要調整閃光燈的出力的話必須要經由機背的Fn選單功能才行調整。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再來將焦點轉移到機背上面來,一看到機背上的LCD就能馬上辨識出A450跟其他兄弟們最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A450並沒有配置翻轉LCD,而在尺寸上也由3吋改為2.7吋,顯示畫素則為23萬,在機頂熱靴跟觀景窗中間有兩個黑色的小方格,這是當使用眼啟動對焦功能時會用到的,開啟眼啟動對焦功能後,只要感應器偵測到當臉部貼近觀景窗遮住感應器後會自動進行對焦的動作,主要應用時機在於爭取搶拍的時機,而使用LCD來瀏覽已拍攝的影像時,假設舉起相機到眼前準備進行拍攝時也會自動關閉LCD以達到省電的目的,A450所搭載的觀景窗放大倍率約 0.83倍,視野涵蓋率則為95%,雖然說視野率不到100%但以這價位來說,也算是不錯的選擇了。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接著順便也來看看機背的按鈕配置,最左上方有著可以開啟主選單的MENU,要設定跟機身有關的功能都是要從這邊開始,A450的主選單部分同樣採用了新一代機型所使用的介面,所以跟其他兩兄弟基本上其實是一樣的,在這邊也大概介紹一下其主要功能,選單裡面的功能主要分成拍攝/機能選項/重播功能/系統設定這四個大類別,在拍攝類別裡跟一般單眼比較不同的是擁有機身防手震的功能,如果想要將拍攝好的照片藉由電視觀看或是想讓拍攝出來的照片較有電影感的話,可以將比例設定為16:9。

雜訊抑制的功能則可以依自己需求來選擇,不過高ISO雜訊消除建議選擇一般就好,選擇高的話在某些場合可能會因為抹得比較凶而喪失較多細節(ISO超過1600時自動進行雜訊抑制)。機能選項比較特別的是眼啟動對焦的選項。最後系統設定的部分,有一個說明指南的部分主要是針對入門玩家所設計的,會即時顯示所選定功能的操作說明資訊,當然如果覺得它很吵的話也可以在這邊叫他閉嘴XD。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MENU旁邊的是DISP,主要的功能是切換LCD所顯示的畫面跟資訊,在重播模式時可以選擇關/單張影像/單張影像+拍攝參數/單張影像+色階直方圖來做循環切換。拍攝時則可以選擇拍攝資訊的顯示與否,在拍攝時如果將機身轉為直拍時,顯示方式也會自動改為直式的。SONY新系列相機的光圈/快門指示界面包含了兩排光圈之於景深與快門速度之於運動中物體的示意圖,就算原本對光圈快門沒啥概念的人也能經由LCD上面的圖示能夠有個攝影相關的概念。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有著加減符號的是曝光補償按鈕,可以針對不同需求來設定所拍攝的影像需要增格或是減格來達到對於曝光亮度的要求,以1/3EV為單位,調整範圍為正負2EV。曝光補償按鈕在瀏覽照片時則是負責影像縮小與縮圖瀏覽的功能。機背最右上角有著AEL字樣的是曝光鎖定按鍵,當想要鎖定目前的曝光值並進行重複構圖時最常用到,同時也是重播影像時的放大功能,這2個按鍵除了重播時可以控制影像的放大/縮小功能,當使用MF LV時同樣也可以控制影像的顯示倍率。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再往下看,FN按鍵控制了所有跟影像拍攝方面有關的選單設定,雖然說跟機頂的快速按鈕功能有所重疊,但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向,在使用上會比較類似DC的操作方法,進入選單之後再運用方向鍵來選取所要的功能並加以設定,當你如果在機身按鈕上找不到想要調整的功能時,來FN這邊找就對了!其中沒有設計快捷鍵的功能有:自動對焦區域(廣域對焦/中央點對焦/自選九個對焦點的其中一個進行對焦)

測光模式(40 區蜂巢測光/中央重點/點測光),值得一提的是A450的測光靈敏度比A550稍微強一些,在同樣使用
F1.4鏡頭時,A450的測光靈敏度為EV1 - 20 (點測光模式時 EV3 - 20 ),比起A550的EV 2 - 20 (點測光模式時 EV 4 - 20 )要強一些,不過小編比較在意的對焦靈敏度卻是沒有改變...光是測光臨敏度提升,對焦靈敏度沒有提升的話,感覺還是可惜了一點XD

白平衡模式的更改(AWB自動白平衡/日光/陰影/陰天/白熾光/螢光燈/閃燈白平衡/自訂色溫K數/自訂預設白平衡跟白平衡校正),以及拍攝顏色風格的設定(標準/鮮豔/人像/風景/日落/黑白),除了可以選定預設的風格模式之外,還可以針對個別模式的對比/飽和銳利度進行細部調整,建議在進行風格模式的選項調整時,可以先拍攝RAW檔來確保影像的可塑性,才不會有拍攝出來的顏色跟預期有所差距的遺憾。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在方向選擇鍵的中央有一個AF的字樣,意思是這組方向選擇鍵不只是可以控制選取選單的功能與移動對焦點而已,按下方向鍵組中央的AF鍵同樣也可以進行對焦,如此一來A450的對焦方式總共有三種模式可以應用(半按快門/眼啟動對焦/方向鍵中央AF鍵),三種對焦方式各有巧妙,也提供了使用者更多不同的對焦控制方式,眼啟動對焦運作原理是當觀景窗下方的眼控裝置偵測到有物體阻斷光線時就會自動進行對焦,適合搶拍時使用,方向鍵中央AF鍵則是提供了半按快門以外的另一種啟動對焦方式,一旦用上手後會發現其實還蠻好用的呢。

最下面的播放跟刪除鍵主要就是瀏覽影像時才會用到,倒是沒有什麼特別之處。A450在記憶卡的支援性上也同時支援了MS跟SD兩種記憶卡規格( Memory Stick Pro Duo™ , Memory Stick Pro-HG Duo™ SD 及 SDHC ),使用不同規格的記憶卡時記得切換開關在記憶卡蓋裡面,不然在選單裡面可是永遠都找不到的喔~不像以往的SONY相機僅支援MS規格記憶卡,相對的也省下一筆購買記憶卡的費用。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機身的右側面除了記憶卡插槽之外,還有一個DC IN的電源線插座,為了防塵的需求,外蓋是以常見的橡膠作為材質,不過官方並沒有指出A450具有防滴的能力,所以如果是下毛毛雨稍微淋一下可能還沒問題,若真的下大雨的話,建議還是把相機收起來以免受潮,不然萬一進水可就虧大了呢。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再來看到機身的左側面,由於電源輸入跟記憶卡已經配置在右邊了,所以左邊的端子就剩下USB,MINI HDMI跟REMOTE插槽了,在鏡頭釋放鈕的下方可以看到有一個標示AF/MF的開關,其實跟KIT鏡頭上的AF/MF切換開關是一樣的功能,在使用上只要在鏡頭跟機身上選擇一個來做切換即可。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最後剩下的就是機身底部了,在底部的配置上就是必備的腳架孔跟電池蓋,從標籤上可以得知A450的製造地是泰國,雖然說不是日本製的,在爽度上沒那麼高,不過保固跟服務才是小編比較關注的部分。電池的耐用度上經CIPA 標準測試結果,約為1050張左右,比A550表現還要好耶!沒有LV增加耗電量也是省電的功臣之一喔。


拍攝測試:

預設拍攝風格效果:

為了因應不同場景的主題,A450預設了五種色彩模式,分別是提高對比與飽和度的[鮮明模式],將膚色調進行平緩色階處裡的[肖像]模式,提高對比、飽和度以及銳利度的[風景]模式,針對黃昏色調加強紅色飽和度的[日落]模式以及拍攝黑白色調的[黑白]模式,這邊將不同模式所拍攝的照片做成GIF來供大家做一個比較吧!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DRO動態範圍測試:

感光原件的原生動態範圍不足一直是數位相機的弱項之一,因此各家廠商為了能夠保留更多高反差光線下的細節來使拍攝成果更接近人眼所見,均在動態範圍的運算上下足了功夫,在SONY的相機上此項功能則稱之為DRO,除了有AUTO可以選擇之外,還有5個等級可供使用者選擇,下面就是各等級間的動態範圍拍攝樣張,可以看見超過LV3之後雖然說可以捕捉到以往因為高反差而捕捉不到的細節,但卻因為運算過後導致畫面整體對比降低,反而失去了臨場感,看來DRO也是要針對不同場合來運用才行。(例如拍背光人像時,DRO就相當好用,除了控制膚色曝光正常之外也能兼顧高光區域的細節)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HDR高動態範圍測試:

而基於DRO功能,SONY又將高動態範圍的應用擴展到了風景攝影的部份,相信有在拍攝日出日落的玩家們都會發現到此時天空與地面所呈現出來的反差過大,使得我們往往都要加減1-2EV各拍一張來進行合成才能獲得保留全部細節的影像,針對這點,SONY設計出了HDR動態範圍拍攝模式來簡化拍攝程序的作法,在實際操作時,A450會依據現場環境進行測光之後依據所選定的EV值分別在亮部與暗部各拍攝一張(0.5EV-3EV,以0.5EV為一個調整單位)並經由IMAGE3影像處理器進行合成的動作,藉以得到HDR高動態範圍的影像,更能確保寬廣的色階對於喜歡拍攝日落的玩家來說,肯定是一項不可多得的功能喔。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ISO感光度測試:

在感光度的設定方面,A450可以選擇的範圍從ISO200到 12800,雖然標示是標到12800,但實際可用ISO還是得要經過測試才能有比較的基準,下面就來看看可用ISO到底落在哪裡吧!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由以上測試照片可以看到,ISO200-800的雜訊抑制表現都相當不錯,來到ISO1600時已經有明顯的雜訊出現,將ISO再往上提高到3200則僅在縮圖觀看時還能夠接受已經飆高的雜訊,而當ISO提高到6400跟12800顯然已經到了難以接受的程度,看來在實際拍攝時還是將ISO設到1600以內會是比較保險的選擇。


A450實際拍攝照片:

1.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2.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3.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4.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5.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6.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7.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8.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9.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0.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1.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2.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3.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4.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5.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6.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7.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8.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19.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20.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21.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22.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23.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24.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25.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26.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按此檢視原始大圖】


總結:

優點:
◎進階連拍模式可以達到每秒7張的連拍速度,媲美中階機種。
◎HDR高動態範圍模式的搭載,是拍攝夕陽日落的好搭檔。
◎MF Check Liveview功能可以進行十分精準的微距拍攝對焦。
◎雙格式記憶卡的支援降低了相機購置的成本。
◎機身防手震功能可有效增加拍攝的成功率。
◎內建了有CMOS除塵機制,減少入塵的機會。
◎眼啟動對焦模式減化了拍攝前的準備動作。
◎實用ISO可達1600,夜間拍攝也不怕雜訊的糾纏。

入門單眼的新選擇 SONY A450試用

缺點:
◎沒有翻轉LCD與Quick Liveview功能,犧牲了高低角度取景的便利性。
◎希望之後的機器都能夠搭載錄影功能,畢竟出門只帶一台還是比較方便。
◎LCD畫素僅有23萬,尺寸也稍微縮小到2.7吋是比較可惜的。
◎視野涵蓋率為95%的0.83X觀景窗稍嫌小了一些,在取景構圖上要多注意。


在試用過這段期間後之後,小編對於A450的看法完全改觀,若是單純以拍照的角度來看會發現A450真的是很適合小DC升級上來的使用者,不但操作容易上手,機身又很輕巧不至於一下子覺得負擔太重而懶得帶出門,強悍的每秒7連拍,可用的ISO1600,方便的HDR功能以及夠用的9點對焦系統,擁有這些便足以應付大部分的拍攝情境。但在拍照目的以外的附加功能上,A450就顯得使不上力,尤其以沒有錄影跟Quick Liveview這兩點上面更是如此,整體而言,A450較適合純粹喜歡拍照的使用者,但若是希望相機的拍照性能不用那麼強,反而希望可以包山包海擁有多樣化功能需求的話,那麼A450便不適合你嘍~
2010-02-02 9:4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ony a450
謝謝大大詳細報導
對於SONY相機有更深入的了解
之前就一直想買SONY的單眼

可是覺得記憶卡還要換

這台有支援SD卡 我應該會下手啦
qazzedcc0836 wrote:
之前就一直想買SON...(恕刪)


Sony的單眼由第一台開始就沒有記憶卡規格的問題~

會讓你這樣覺得 ,應該是DC開始的印象吧^^

qazzedcc0836 wrote:
之前就一直想買SONY的單眼
可是覺得記憶卡還要換
這台有支援SD卡 我應該會下手啦



打從 alpha 家開始就可以用CF卡
到近期的 α230 / α330 / α380 / α500 / α550 / α450
改成可以用SDHC
所以並不是這台開始才支援SD的
怎麼看起來ISO 400就開始有明顯顆粒了

800就更明顯了


阿基拉 wrote:
說起最近SONY在數...(恕刪)

發色不是很習慣哦..XDDD
雜訊也太勉强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never_house/
不知道為什麼,整體畫質感覺軟軟的,不知道是用那顆鏡頭拍的~
Sony在搞什麼?這麼多相似的機種?感覺定位愈來愈不清了.......
跟手機的方式一樣!

機海政策慢慢的出現了!
從便宜到貴,細分的很多很多機型!
nicedoor wrote:
Sony在搞什麼?這麼多相似的機種?感覺定位愈來愈不清了.....

把賣單眼當作在賣DC一樣在經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