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感光元件的差異 足以讓A7C輾壓crop sensor
而且進入"可換鏡"那身為無反陣營裡近乎無敵的E MOUNT FF更是讓A7C如虎添翼
防手震來說A7C還有IBIS(雖然效果不強 也比沒有好)
要用CROP來防震A7C也只是多個步驟而已
不過台索這個開價 我嚇到了!(比美金報價還便宜)
不過稍微冷靜下來想...如果以自拍來說對自己比較重要的差異
ZV-E10 VS A6400
優勢
側翻螢幕 vs 上掀螢幕
錄影按鍵更好按(但是如果用藍牙手把是不是就沒差?)
景深按鍵&產品優先按鍵我沒差
內建麥克風強化 小加分
劣勢
如果用來拍照 有取景器還是比較好
內建閃光燈還是方便點
ZV1 vs ZV-E10 vs A7C vs FX3
(自己心目中的紀錄類型候選名單)
ZV1
優勢
輕薄短小 真正口袋機
劣勢
在台灣這價格帶真的跟ZV-E10太近
自拍的話焦段真的不夠廣
(ZV1相對於RX100 VA 就像ZV-E10相對於A6400)
ZV-E10
優勢
台索開價太殺 尤其是KIT鏡價錢
可用ISO 畫質 景深比ZV1明顯提升
可換鏡是優勢也是劣勢
優勢就是焦段不夠可以換(尤其廣角端)
劣勢就是價錢體積重量相對上升
劣勢
但是如果可換鏡 那戰線戰場就廣了
看到價錢真的容易沖昏頭忘記E1650PZ是...爛鏡(至少拍照而言)
如果要自拍 就真的戳到這系統痛處(E1650PZ畫質擱一邊 Vlog還是不夠廣
E1018 畫質還可以 光圈F4還可以 價錢2W左右真的不OK 自拍如果有電動變焦就好了
好在救星T1120 F2.8出現了 可惜沒有防手震 好在夠廣可以CROP來防震
價錢雖然不算貴 但是跟下一個級距相比
(T1120 vs T1728 & T1770 vs T2875)價錢體積重量都沒有明顯優勢...
這塊CMOS自己拍照ISO通常最多800錄影最多6400
下一個級距A7C拍照ISO1600錄影12800畫質還勝過以上
補足APSC鏡頭群可以改善
但目前來說幾乎在靠SIGMA TAMRON的支援
(但是vlog的話有OSS或是PZ會更好)
果凍效應嘛...看起來雖然不妙
不過如果到了下一代更新感光元件應該就能解決吧...
A7C
優勢
感光元件跟A73同級 真的太好用 好用到爆炸
感光元件尺寸以vlog來說完全輾壓crop sensor
(換到這級距 自己使用下來已沒有ISO焦慮)
(反正也不是口袋機了 form factor也沒大多少)
鏡頭群幾乎是無反陣營最齊全最強大的
要輕薄短小廣角大光圈有 要CP值高的也有
要錄影 要拍照都沒有明顯缺點(錄影鍵改善 側翻螢幕)
EVF雖然小 但是這幾台裡面只有他有!!
片幅畫素錄影拍照兼顧(FX3畫素拍照稍嫌不足)
真的是摸蛤兼洗褲!
劣勢
比起ZV-E10大概就是前期機身投入要多差不多2W5
但是到了換鏡的時候就會覺得海闊天空!
FX3
(這個價錢...以個人需求來說真的很難去考慮 先PASS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