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超值旅遊鏡]18-250mm鏡頭也來蓋大樓吧

shaiujf wrote:
好熱,好熱,好熱.....(恕刪)

我喜歡最後一張。

走路狂人 wrote:
大大的展場照片真是迷人...(恕刪)

大大您免錢的的model才厲害,看背景,應該是夜晚吧?
還對的準焦可不容易
小弟只是正妹先決、正妹先決

順便請教,除了編號1.3.5張,小弟較明顯感覺有明顯脫焦現象外,
不知道其他照片,大大感覺有脫焦嗎?

說到展場,也是一整個悶,本想進去展場找Alpha鏡頭、保護蓋是否有展場價,
沒想到連攤位都沒有,有Vaio、有Cyber-shot,就是沒Alpha,
反觀C、N兩家可熱鬧著,一邊是1000D新上市大優惠,一邊是D80出清特賣,
連P跟O牌都有設櫃展示,就Sony沒反應...
Sony嫌Alpha市佔率太高了嗎?

算了,再來幾張MD消消氣。
1.

2.

3.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shaiujf wrote:
好熱,好熱,好熱.....(恕刪)
最後一張的光線真好
明暗層次很棒

yenps wrote:
看背景,應該是夜晚吧?
...(恕刪)
是白天...
所以AF對焦毫無問題
方法是內閃+內閃最短快門
目標近,造成內閃出力低,使得背景很容易一片黑
優點是畫質比不閃還棒
缺點是遇到黑衣model全部黑成一團,照片就看不到了

yenps wrote:
順便請教,除了編...(恕刪)
小弟拍人像僅有幾百張亂拍的經驗
也毫無構圖知識
算新手中的新手
要查脫焦更是不在行
以下亂猜大大隨便看看就好:

a.我猜大大在展場內用A模式拉最大光圈拍,不夠就拉高iso
b.承以上猜測,大大的照片中F5.6用70至135mm中間的焦距,而F6.3用135至250mm之間的焦距
c.第4,5號小弟看起來像是裁切的照片(iso800縮圖後雜訊有這麼明顯嗎?)
d.承c,但4號看起來背景沒有很糊,故大概使用焦距接近70mm左右
e.4號有點像對焦在手錶上?

以小弟傻眼來看,3,4,5號以外沒啥問題,1號要仔細檢查臉部才會發現旁邊有點糊掉,不過小弟以為就算對在鼻頭上也沒啥不好。

其實小弟有個想法...a350畫素那麼高,乾脆全部都用中央對焦,對著model臉部或眼睛對焦,拍出臉蛋清晰的照片後,回來再考慮構圖,裁切貼上m01,否則就這樣放到貼圖區讓毒蛇既批構圖又批臉部不夠清晰,實在是只有自惹生氣的份...



走路狂人 wrote:
方法是內閃+內閃最短快門
目標近,造成內閃出力低,使得背景很容易一片黑...(恕刪)

原來如此,這拍法有壓光的味道(即使後面沒有光 呵)
成功的拉高了對比,突顯了主題,
看起來shaiujf大大第4張所用的方法應該也同此,只是shaiujf 兄是使用外閃。

走路狂人 wrote:
a.我猜大大在展場內用A模式拉最大光圈拍,不夠就拉高iso
b.承以上猜測,大大的照片中F5.6用70至135mm中間的焦距,而F6.3用135至250mm之間的焦距
c.第4,5號小弟看起來像是裁切的照片(iso800縮圖後雜訊有這麼明顯嗎?)
d.承c,但4號看起來背景沒有很糊,故大概使用焦距接近70mm左右
...(恕刪)

好眼力!!
幾乎都猜中
第4張是60mm,非常接近答案了,呵
4.5兩張的確是裁圖,尤其是第5張,除了裁圖,還用RAW提高了不少EV,
故雜訊頗多,除了雜訊後,使得頭髮、臉等細節都沒了。

剛剛小弟與友人討論脫焦照片,友人意外點出了81樓的第2張,
但其實仔細看的確會發現,頭髮比眼睛還銳利,
友人才問我,平日如何構圖?
這時才發現了脫焦的原因....
原來出在小弟慣用中央點對焦,
在對焦後,再移動構圖,而導致脫焦....
看來該試著練習調整多對焦點來對焦了...

只是以78樓第一張來說,非常不解的是...
右邊眼睛比左邊清楚
雖然說臉有點傾斜,非平面,
但該張照片焦段為70mm,配合F6.3,最好景深有這麼淺...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78樓第一張...看來還OK呀
如果沒有裁切,這70mm F6.3會有這樣散景程度有點令我意外
所以小弟再度亂猜:
可能1=有可能根本沒有啥脫焦問題,只是邊緣畫質差一點不夠銳利,而看起來像脫焦?
可能2=有可能根本沒有啥脫焦問題,只是光照右邊,左邊的邊緣原先較暗,故雜訊多一點,因而被電腦去雜訊給抹糊了?
要小弟下注的話,小弟猜可能2!

至於構圖與中央點對焦...
小弟我也用中央對焦用了兩個多月
確實對焦後構圖...景深過淺會出現脫焦情況
80樓4號小蜥伏地挺身那張就是最佳例子,對到腹部去了,臉沒那麼清晰(不過縮圖看得出來嗎?)

不過在這之前
也嘗試過選擇對焦區域的方式來拍
但右手握機常常誤觸右邊那個圓圈導致改變對焦區域(小弟的手不算大但仍會誤碰)
在未知情況下誤改對焦區域,結果拍出不少嚴重失焦的人像照片
從此以後小弟深知自己實力不足,就改一率中央對焦,直到現今
大大在使用選擇定點對焦區域時,請務必小心...

基於「正妹先決」
小弟對銳利度並不敏感
稍微脫焦、或對到不該對的位置上,我不在意
有得拍狂人就很高興了
小弟覺得人像...還是不要太銳利的好,痘子雞皮疙瘩都照得一清二楚太殘酷了...

似乎有些離題,現在拉回正事
輸人不輸「正」
這次破例貼上兩張照片,看大家喜愛哪種?
以免說小弟光說不練
為了避免不公平,採用相同model
以下jpg直出,縮圖(50%x50%)和裁切(切成mobile01可接受的寬度)以外未做其他處理

P.S.討厭看小弟所拍的動物者,就自行斟酌想不想看...

Sony a350 + Tamron A18 18-250mm
1/125s F5.6 M mode

1.有點準就夠了,畢竟是XX先決呀

45mm iso400

2.沙龍照的柔和感似乎不錯(其實是狂人手震發動,準不準焦根本看不出來)

100mm iso200

單純就照片而言,大家喜歡1還是2呢?1比較清晰,但小弟喜歡2的感覺...
走路狂人 wrote:
如果沒有裁切,這70mm F6.3會有這樣散景程度有點令我意外
所以小弟再度亂猜:
可能1=有可能根本沒有啥脫焦問題,只是邊緣畫質差一點不夠銳利,而看起來像脫焦?
可能2=有可能根本沒有啥脫焦問題,只是光照右邊,左邊的邊緣原先較暗,故雜訊多一點,因而被電腦去雜訊給抹糊了?...(恕刪)

剛重新查了一下EXIF,是我弄錯了,是100mm才對,70是另一張。
"可能1"邊緣畫質,小弟倒是從未想過,仔細想想也不無可能,暫時還無定論就是。
但應可確定不是"可能2",小弟此次皆拍raw檔,故在電腦看時,尚未抹雜訊,
當時即以發現脫焦,只是因為喜歡那張的表情,故仍放上來分享。
其實還有個"可能三",就是其實對焦到右邊的耳邊的頭髮,
故右邊眼睛其實已經脫焦,只是因為光圈小,仍屬景深範圍,
到了左邊眼睛,就屬景深區外,故糊的更嚴重。

走路狂人 wrote:
但右手握機常常誤觸右邊那個圓圈導致改變對焦區域(小弟的手不算大但仍會誤碰)...(恕刪)

我也會
這時才感覺A700 真好
甚至A200都比A350可握區大...


走路狂人 wrote:
單純就照片而言,大家喜歡1還是2呢?...(恕刪)

我也投2一票,反而因些微的糊&略為under,皮膚看起來更好

70mm的照片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看來現在是騎虎難下了...
只好跟著貼人像...

yenps wrote:
是100mm才對,70是另一張...(恕刪)

嗯...100mm的景深就足以解釋可能三的情形了
照這樣來看是脫焦沒錯

yenps wrote:
我也會
這時才感覺A700 真好...(恕刪)

小弟嫩手一枚
選擇定點對焦拍出了哪些
就讓照片來解釋吧...
(以下都是右手擅自改變對焦區域害的,所以責任都在右手)

1.什麼都清就唯有model糊


2.原來右手想拍的是四代目火影


3.對準後面推車帥哥!?,我早就懷疑右手你的性向有問題了!!!!


4.像正常攝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人在S心在C,手持A18卻渴望小小白」呀!!!原來右手你渴望握小小白,我以前都不知道


以上,使用a300/a350時,要特別注意右手,以防以上右手脫序行為發生
走路狂人 wrote:
看來現在是騎虎難下了...
只好跟著貼人像......(恕刪)

哈 這週沒得跟了

練拍了幾天微距,成功率真的低...
今天拍了練拍了80張,回家砍完剩30...

植物園是好地方,這是唯一一張18250的照片,
有上CPL,右上的暗角請啟動眼過濾機制....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yenps wrote:
練拍了幾天微距,成功率真的低...(恕刪)

成功率低?是因為哪方面?

景深太淺目標許多在景深外?
暗處光線不足?
為了以上理由拉高iso損失畫質?
為了不損失畫質而開閃光結果損失背景?
目標太小不容易對焦?手動對焦?
動物警覺性高不容易靠近?

小弟以為
這些都是微距的醍醐味呀


再貼上這一兩天拍的
主題是微距拍最容易拍的動物
蝶蝶不羞

1.蝶蠅共享下午茶(第一張縮圖33%後裁切)


2.


3.沒有一破繭就破成這樣的吧?


4.


5.巨大鳳蝶的翼震


6.翅膀破損


7.夏天哪來的枯葉


相同照片也貼在α 的微距攝影
走路狂人 wrote:
成功率低?是因為哪方面?...(恕刪)

辛辛苦苦對到焦,微風一吹就跑出景深外了...(只是微風...)

或者像蝸牛,一直跑也不好好給我拍,大概怕被曬死吧.....



是很辛苦,但也頗有趣就是了。

話說,你哪拍到這麼多蝴蝶阿....
尤其第一張,很有故事性,呵
我逛遍植物園沒幾隻,更別說對到焦的
不要整天只想拍出真實,因為人都不想面對真相。葉影瓶像。https://leafyeh.com
yenps wrote:
尤其第一張,很有故事性,呵

拍照時太興奮完全沒注意到,是傳上電腦看照片才發現有不速之客一起共享
當然也不好意思只留蝴蝶而將她裁切掉

yenps wrote:
話說,你哪拍到這麼多蝴蝶阿....(恕刪)

嗯...地點嗎?
由於風景照網路隨便搜尋都一堆,所以就不照了(也不會照),能表達地點就夠了
這幾張應該充分展現出:哪個地點?走一回能拍到什麼?
以下是另一次,一個餘小時間拍的,這次是動物種類五花八門...
也顯現出18-250mm的泛用性

1.這張洩漏景點


2.看到單眼,鳥類也感到好奇 (樹鵲)


3.有樹就會有...


4.有蜜就會有...


5.偽裝成可怕的蜂


6.有流水就會有...


7.這裡有某種動物的簡介...


8.但荒郊野外真的會有嗎?


9.實體出現了,這裡可不是動物園唷


10.夏天就會有...


11.反倒是蝴蝶,是以上所有動物當中最普通、最常見的


12.順便一張蛾


其實台北近郊親山步道很多
並不是什麼秘密景點啦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