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Sony A350 上市日期及價格! (Sony真的再打價格戰呀!!!)

文包 wrote:
您要把正在活動中的人文事件拍的跟靜物風景一樣清晰
這種想法根本上就矛盾了
....(恕刪)

包兄~~這話說的好~~~
又要散景~又要無顆粒~~~!
這話~~感覺上~是有點怪怪的~!
[img]http://myweb.hinet.net/home2/tl1000r/mylogo.jpg[/img][img]http://tl1000r.my
文包兄也說中了一個確實的必要組合:

1.機身防手震
2.大光圈

當你沒有大光圈,鏡頭的價值壓縮。
當你有大光圈了,鏡頭的餘力依然被壓縮。

而我則希望這鏡頭有更寬限度的揮灑空間...

===

沒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相機再好,也拍不下人眼親見的感動...
所以相機的目標就是緊追著人眼的腳步。

但相反的~ 雖然萬事萬物不完美~
但人依然追求完美,這難道不就是一種矛盾嘛?
所有的追求完美的人,自然都會有他的幾分矛盾。

所以 A100 被我嫌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代表著我會追求更高一層的需求。 ( A700 , D300 )
黑白攝影只要你用黑白模式拍 RAW 過,就知道關鍵還是原色和光線。
就算你用黑白模式拍 RAW 它的資訊依然記錄完整。

黑白攝影就像是主題以外過度的散景~ 來體現出主體完全不同的一面。
人眼將不在乎其皮相的顏色,而專注於其輪廓的情感...
我並不排斥,也拍了不少,但是沒發表過~

===

我也沒有不滿意 A100 的發色等等的,很單純的就是不滿意其 ISO 的表現。
整體來講,作為初代機它的表現還是不錯...

也是一個入門相當好的機種,沒有碰觸到缺點,就不知如何改進,也不會明白某些科技的必要。
但作為現代藝術的進階機,拿過去往下比似乎不怎麼合適。
當然它定位在入門機,被一個想進階的人嫌那是一定的...

坦白說現代的水準老早更甚以往,你舉的那些人有何意義存在?
他們是拍得不錯,但當今世界各地到處都有更甚其者...

===

ISO 的缺點是很確實的。 
不過相信這在未來也是確實能夠克服的...

我有幸生在這個時代,因為未來鏡頭的價值將能體現, ISO 3200 堪用將會是一個標準。
在克服之後我能說什麼呢?

或許又會針對它的不完美繼續針砭~ 但那時它們也的確是十分好的機器了。

===

A350 的確是值得關注的! 

因為新的 CCD 就是一個新的希望存在,我相信裡頭有新的技術存在。 

不單單只是 LV 的功能,是否能成為一個不錯的入門機種就不知了~ 還是要好好期待~
yunganwang wrote:
當你沒有大光圈,鏡頭的價值壓縮。
當你有大光圈了,鏡頭的餘力依然被壓縮。

而我則希望這鏡頭有更寬限度的揮灑空間...


我說過了. 那是你自己在限制自己.
F1.4就拍不出影像?
iso800就拍不出影像?
不是拍不出來. 我也已經拍給你看了. 是您自己認為它們不能用.

yunganwang wrote:
但人依然追求完美,這難道不就是一種矛盾嘛?
所有的追求完美的人,自然都會有他的幾分矛盾。 XD

所以 A100 被我嫌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代表著我會追求更高一層的需求。


您的追求完美攝影. 就是換更貴的機身?

恕我直言
若您當真這樣想. 您的攝影甚至連第一步都踏不出去.
您可能還要迷失在器材裡很多年
甚至永遠迷失


yunganwang wrote:
就算你用黑白模式拍 RAW 它的資訊依然記錄完整。

黑白攝影就像是主題以外過度的散景~ 來體現出主體完全不同的一面。
人眼將不在乎其皮相的顏色,而專注於其輪廓的情感...
我並不排斥,也拍了不少,但是沒發表過~


"主體完全不同的一面". 是您換一台機身就會自動出現的嗎?

不會開車的人坐上法拉力就變成舒馬克嗎?

您再仔細想想看.


還有您提到了RAW. 不錯. RAW這個工具確實是很有優勢. 您善用了嗎?
如果您真的善用他
我想您不會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鏡頭是否用Zeiss


yunganwang wrote:
坦白說現代的水準老早更甚以往,你舉的那些人有何意義存在?
他們是拍得不錯,但當今世界各地到處都有更甚其者...


Robert Capa拍諾曼地登陸. 後人如何超越?
Eugene Smith 拍水俁症. 水銀中毒公害. 引發全世界重視環保議題. 令悲劇不再重演. 後人如何超越?
Ansel Adams拍過的美國風景全成了國家公園. 山脈以他的名字命名. 後人如何超越?

我想您可能不知前人的豐功偉業. 亦不知前人以何種觀點 用何種方式達到那種成就

所以隨便輕易把藝術. "更有其甚"掛在嘴邊....


yunganwang wrote:

我有幸生在這個時代,因為未來鏡頭的價值將能體現, ISO 3200 堪用將會是一個標準。
在克服之後我能說什麼呢?

或許又會針對它的不完美繼續針砭~ 但那時它們也的確是十分好的機器了。


您說了很多看似大道理. 實際上. 您只關注機身性能而已.

有個iso3200/6400. 有完美的相機. 就可以成為現代藝術. 有那麼簡單嗎?
畢卡索的畫筆拿給你用. 你就可以取而代之嗎?

您再想想.
文包 wrote:
我說過了. 那是你自...(恕刪)


其實文包兄你只需要一台十年以前的數位相機就可以了。
甚至我建議你使用手機拍照功能就可以了,相信以你的技術,用手機也能創造出不下於今日的佳作。

===

F1.4 代表的是進光量,光圈當然大家都會追求愈大愈好...
但 A100 是在一個 ”不得不全開光圈” 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光線不足的拍攝。
ISO 高感度的設計就是為此而生。為了在過去 F2.8 是最大光圈設計的時代...
但是鏡頭的價值不只是光圈的大小,很顯然你想強調你的光圈有多大。

但是就算你拿 16-105 去拍,再用 RAW 進行後製,也有著不敵 16-80 ZA T* 的事實。
我們很精於此道,確反而不想去破壞自然的美感~
會後製的人太多了,要多夢幻就能有多夢幻,要多科幻就能有多科幻...

要反映自然,卻反而是最困難的。

你的相機只能用 F1.4 拍照嘛?這是我的反問...
當然你會說我可以用F2.8光圈的變焦鏡來處理,景的深淺靠距離和焦段來抓~
不過,有沒有思考過,貨比三家?其它家不必耶!

===

光學鏡片之爭也不必我多說,假設 ZEISS 和一般其它的鏡頭同一個價位等級...
那麼經濟市場自然會說明哪一種東西有他的價值存在。

如果 16-105 賣 9000 , 而 16-80 ZA T* 賣 10000 ?(摸一下良心告訴我你選哪一隻)

否則相機那麼多,何獨文包兄你要玩 DSLR ? 而不去買一台 BENQ 的 DC 呢?
一樣是隻畫筆呀,既然你有那麼高強的能耐,又何必用到 DSLR 這種牛刀呢

===

關老爺就算武功高強,沒有青龍偃月刀在手... 是如何跟手持方天畫戢的呂布拚?
一把硬度比人低的刀,刷一聲... 人刀俱斷。有技擊過的就明白這個道理...

除了技術要好,傢伙也是差不得。 --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管哪一位畫家過來,我只給他一隻碳筆,他所能做的就是這個程度的極限~ 一個碳筆素描~
我的手機拍照功能有 300萬畫素,你這麼利害... 能不能靠它拍出一系列的”大作”?

雜訊大顆粒風格?好吧~ 你愛的話~ 我不介意~ 

===

一個只用傻瓜相機的人,它會進步的只有構圖能力 
它不能從 DSLR 去自由的操控自己需要的 景深 光線 情境 ~
煞車只有一段的人,怎麼能達到十段的境界?

我有同學就是和你一樣的想法~ 結果大學畢業連電腦都不會修~(資管系)
不投資哪來的獲利? NOWAY!

一把爛吉他會妨礙學吉他的人的進步...
會導致他的音感不好,甚至興趣缺缺,喪失學習的熱情。

===

就算是那一位用卡西歐 DC 得獎的高中生,未來也必遇上創作的瓶頸。
那他就得換上 DSLR 了... 先是入門機... 發現他需要的更多...
然後就是中階機,最末假設他熱情到了頂點,他會挑 D3 這種玩意。

你拍的好看嘛?我不完全認為。
但你自己必定覺得拍得好看,我是和我自己在競爭比較,那些大師如何?與我何干?

他們或許能感動的到你,但很抱歉...感動不了我。
他們的成就如何?與我何干?那些都是過去式了...
便如同我的成就也必與你無關,試問他們的成就又與你何干?畢竟不是你。

你能用手機 300萬畫素的雜訊拍照出我信服的作品? 
如果你可以,我就相信你說的這一種謬論 -- 爛畫筆也能是畢卡索梵谷級的作品,只因實力和技術。

否則我還是認為: ”技術必需和利器相稱。”

最為基本的陰陽相對論...


D300 跟A100在ISO上的最大差別 就是為了ISO 把細節抹掉

要不要細節 這不過是一種抉擇

其餘的東西 只不過是做完抉選後的說法





以上........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有錢人開好車
沒錢的有腳踏車騎就不錯了

當然有錢人也可以騎腳踏車

這只是選擇上的問題

倒是機在人為

好好拍照比較實在啦~

買的起D3~我只能說~你很幸福

我有D5D拍

我就覺得很足夠了!!!
yunganwang wrote:
其實文包兄你只需要一...(恕刪)


Dear yunganwang,
講了那麼多, 也只是讓人看出了你的"器材恐慌症候群"~~~
沒錯中高階機身確實有他較好的性能, 但是那不代表在你手上的a100就是個失敗~~
有這樣的想法,才是最失敗的吧?

本來不想提到的.... 在SDF那邊你為了要賣16-80ZA, S.D提出16-105的C/P值較高也是事實~~~
敵不敵的過? 對不起我只看作品論斷...
關於作品的呈現...抱歉我必須說: 你在拍賣16-80ZA時拿出來的作品...不見得會比Espresso手上的16-105好....
看你能否真正的駕馭與利用,這才是重點~~~而不是一味的大光圈淺景深~~~
SDF上有幾個給你的小test,你也大部分都fail了....
”技術必需和利器相稱” 這是你自己說過的話, 也希望你不是只有自負而沒有自省~~~

所謂的"傲慢的攝影師" 傲慢本是個性使然, 但是也要有讓人信服的能力~~~
"謙受益,滿遭損" 我相信你該懂得這個道理吧?

沒有錯, 在SDF上是該另開個討論(16-105),而不是對你賣的東西(16-80ZA)有所批評或探討, 而影響到潛在買家的購買意願... 但是你的反應過大了吧?
在你的手上,16-80ZA真的就是萬能嗎? 如果是,你也不會賣掉ZA鏡了,RIGHT?

而現階段您出清了a100系列的機身,也沒有保留鏡頭,卻迷信a700可以給你失去或不足的一切?
難道這些鏡頭在a700上面會讓你所謂的"完美"破功? 這你好像是自打嘴巴了吧?
出清系統轉D3? 請問你是不是也要用上大三元的"鏡皇"或"夜之鏡"才會滿足?

又,直上a700? 那請問你a900或更上級的機身出現時, 你是不是又要不滿足的換過一次? 只為了追求你所謂的完美? 這種完美會不會太過表象?
如果是, 那我可以斷定你只是個輸人不輸陣, "役於物"的"機奴".....
"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

你說你"貨比三家"過其他的系統,都沒有這個問題?
我都可以預測, 即使是你轉了系統, "吃碗內看碗外" 的情況, 依然會存在.... 這是你基本的心態問題~~~
其他的我不願多說,在這裡與SDF有太多你聽不進去的忠言了....

還有,分數不是自己給的.... 是別人來評判的.... 希望你的孤高自賞,不會變成孤高"自爽"....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凡批評必留下攻擊~~~ 要有接納別人意見的雅量, OK?
Sorry, 離題了~~也說多了.... 只是不吐不快~~~
一男二女三双飞,四廉五耻六义无,七上八下九姿势,十分下流 十浅九深八千转,七咬六吮五舔舌,四进三出二暖流,一等畅快
問題的徵結只有一個: SONY 的 ISO 太失敗。

從 SDF 到這邊都是人身攻擊而已,坦白說你認為好看的,我可不認為。
你要怎麼評分,那是你家的事,完全與我無關,拍照第一個就是得自爽。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如果一個人老是得要求別人的認同才能生存,那他一定活的挺辛苦的。

我的說法和觀念只代表我個人~
我認為 ISO 很失敗,老是得拿鏡皇來補足,那才是”器材奴”。
雖然鏡皇也不是說有多貴,但毫無疑問你必須得有鏡皇,才能克服我指出的問題 -- ISO 的不足。

如果在 SONY 系統~ 就直上 A700 吧~ 這個選擇比升級鏡皇還要能得到 C/P 值。
但是我選擇了 D300 ,因為他 ISO 6400 都是堪用的。
才多了 10000 的價錢... 鏡頭又比較便宜。


我不需要任何人的認同,我認同我自己便可以。
其它人的認同是什麼呢?不過浮雲~ 你一起爭論他們就像風吹走了~ 真是虛幻~
yunganwang wrote:
問題的徵結只有一個:...(恕刪)


SONY的高iso如果真的很失敗,
那DSLR能繼續玩下去的也只會有砲廠了,
連你想跳的泥坑,用的也還是一堆SONY的東西,
D300 D3的sensor看來也還是SONY生產的。

不必被人激到抓狂,然後開始口不擇言,
我去SDF看了一下,原來是這樣,
只能說你以後遇到某鴉自己小心一點就是了,
從MFC到SDF,有些人的怨念真的可以用沖天來形容,
那種是非地多看少發言,很多人是挖了坑等你跳,
各討論區自有其風格,能適應再去,不適應就換一個吧。

DCV MFC SDF大概都算是戰場,流彈頗多,
自己多留意點吧。

還有,泥坑有自己的本家討論區,NFC,
應該不會找不到路去吧?
ykleu wrote:
SONY的高iso如...(恕刪)


喜歡哪一家其實都可以

只要好好的利用工具拍出好照片

其實都可以 只是不要變成被工具利用就好了

這篇文章應該是要討論a350的

把a100的iso拿來這兒討論不適當

離開sony 然後再來評論sony 不是不行 只是改個標題和語氣

或許會和平一些

這是到哪裡都應該有的禮貌才是

要比器材 是永遠都比不完的 不然廠商怎麼賺錢

a700 , 40d , d300 , e3 不也只是個尚未被取代的過度機種罷了

重要的是如何選到合自己意的機身 想盡辦法發揮應有的性能

如此便不會愧對自己辛苦賺來的錢了

買了d300就好好的用吧 加油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