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在雨霧中漫步輕井澤--我與FE24240的初旅行


ldg52121 wrote:
哈哈哈,我一樣腰痠...(恕刪)

101直營店的a7m2
應該是沒更新軟體
24端對焦超快速
240端就慢了好幾拍
幸好讓我先保住小朋友
01到處都會讓人掉入錢坑!!此地不宜每天爬文,爬文的篇數決定你口袋的深淺度!!!!
ldg52121 wrote:
我常常拉到長焦端來拍,這隻鏡頭的長焦端很利

不過我是原圖上傳, 沒有經過軟體縮圖, 點flickr可看大圖

如果大大指的是從FLICKR貼到MOBIL01的縮圖, 那我選的貼圖圖檔大小是1600*1069,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會有影響?...(恕刪)

感謝大大的回覆,揪甘心勒!
10倍變焦還可以這麼利,貴也是值得了!
不過A7S的細節也真是驚人,雖然沒有A7R像素那麼高,但1:1檢視下也是很恐怖。好機搭好鏡,相得益彰。



yaris3373 wrote:
101直營店的a7m2...(恕刪)

在 2015/6/16 的那波更新韌體, 好像就獨缺A7M2的韌體, 是不是有影響, 我就不知道了?

打鐵匠 wrote:
感謝大大的回覆,揪甘...(恕刪)


不客氣, 我覺得只要把安全快門顧好, 不要拍糊掉, 自然會顯現出這隻鏡頭的利度。而A7S的高ISO表現就剛好提供了安全快門的保障, 我想這應該是最大的關鍵吧!
ldg52121 wrote:
我買了這顆鏡頭之後,...(恕刪)


對攝影愛好者來說,異鄉旅遊,最懊惱的就是大老遠飛來卻碰上壞天氣;但L大在此環境下依然能拍出美感,令人嘆服。


同時L大以ISO 2000直出,也是位內行人。A7S有雙轉換增益技術,ISO 2000時會切換到高增益模式,大幅降低轉換成數位訊號時的讀取雜訊。雖然動態範圍無可避免地減少,但此時畫面受到讀取雜訊的破壞是最少的,尤其像L大多以JPG直出,如此可在進光量(小光圈+安全快門)和讀取雜訊間有效維持平衡。


ldg52121 wrote:
不要拜啊! 小弟第...(恕刪)

感謝大大分享心得,我自已是準備35m的大光圈定焦(主力)+16-24m的超廣角變焦,一台掛胸口一台塞包包,腳架也是折起來放包包,但我比較沒做功課,都是隨拍居多,但也發生過在台場拍自由女神的時候才發現焦段不夠用的囧境,多做功課真的有差,但下次我去北海道就可能帶基本旅遊鏡了,因為朋友要帶小baby一起去,不好意思讓朋友妥協我的拍照行程,有時候一個人旅行的自由是無價的
人生苦旅 wrote:
對攝影愛好者來說,異..同時L大以ISO 2000直出,也是位內行人.(恕刪)


人生苦旅大大,我真的不是內行人,那隻鏡頭我第一次拿出來實拍,買A7S拍到現在也沒超過兩千張(看相片編號就知道)。小弟其實是個草包,對"A7S有雙轉換增益技術,ISO 2000時會切換到高增益模式"的原理毫無所悉。小弟是邊拍邊摸索,邊調整ISO,光圈和和放大檢視照片,最後覺得ISO2000能讓我在隨時變化的天氣下,可以兼顧安全快門,又能隨心所欲的拉到長焦端拍照,照片品質又不錯才定下來的。完全是瞎貓碰到死耗子的啦!

人生苦旅大大才是真正內行人,感謝大大的解說,又真正的上了一課了呢
日本觀光的主題有很多, 可是這條路線就很少看到, 謝謝分享.

看到大家一直提到櫻花, 也許有機會的話要在個季節造訪看看, 那個時候也許雨也應該不會太多, 拍那個"水池"應該會不錯, 不過版友放的秋色圖, 真是令人驚艷, 也許要去很多次了.


另外版主提到器材重量的問題, 太敬佩你了! 是的, 我們只會愈來愈老, 再十年後, 不知道還能扛多重的器材? 看到你有EM5 + 12-40mm F2.8, 不知道你對這個組合的看法, 日後可以當做一機一鏡旅遊的大任嗎? 不知有沒有拿來拍相同的景色和A7比比看? 可不可以再放幾張讓大家分享比較一下? ISO2000的相片縮在01這兒, 分得出來差別嗎? 從你的相片中, 好像12-40mm
(24-80mm)這個焦段可以幾乎全部拍下來了. 我玩相機時已經有些年紀了, 因此就直接買EM1 + 12-40mm F2.8, 還可以拍完後直接用水沖洗, 上次拍完彩色路跑就是如此, 雨水加自來水, 歡迎看其主題.


甜點人 wrote:
感謝大大分享心得,感謝大大分享心得,我自已是準備35m的大光圈定焦(主力)+16-24m的超廣角變焦...有時候一個人旅行的自由是無價的(恕刪)


我在台灣拍也是一次帶2到3台微單在身上,基本上身上一定會有FE1635+再搭配FE2470或其它定焦鏡。在台灣可以上腳架慢慢拍,基本上都是以A7R為主力,其次A7M2,因為A7S只有1220 萬像素,我只有在極端環境才會帶它出門。這次三台都帶出門了,但A7系列原本要以A7M2+FE55F1.8為主力,它有優異的防守震及大光圈能提供足夠的安全快門,另外會用FE24240+A7S也是同樣的考量。跟團旅遊需要快速移動,沒有什麼時間可以慢慢上腳架,想要拍出來不糊,安全快門就相當重要。另外跟團在每一個景點停留的時間都很短,所以我都會上網做功課,知道景點裡有甚麼東西好拍,才能快狠準的拍完。一個人的旅行的確是很自由,但除非已經熟門熟路,不然跑的景點沒辦法像跟團那麼多。小弟我平常的假期就很少,會比較貪心想跑多一點的景點,加上我是個路癡,東南西北都搞不清楚,所以我多半都選擇跟團。每次看到人家自助旅行拍出來的照片都很羨慕,無奈我的時間不允許我放下腳步慢慢的旅行,還是很羨慕大大能擁有"一個人旅行的自由",雖然這次比較沒那麼自由,但還是祝福大大北海道之行,能玩的順心愉快。
ching43202 wrote:
看到你有EM5 + 12-40mm F2.8, 不知道你對這個組合的看法, 日後可以當做一機一鏡旅遊的大任嗎? ...(恕刪)


報告ching43202大大,我出國前才剛剛入這個組合,對它的操控並不熟悉。加上A7S+FE24240一開始就淋到雨,抱著淋濕淋壞也只能一組,在外面就硬著頭皮一機一鏡到底,並沒有拿它與A7S+FE24240同時拍來比較,而且跟團並沒有充足的時間讓我在同個景點拍兩次。EM5II的組合,在出國前就曾經拿來拍食物,超好用的。上個小腳架,兩秒定時,加上觸控螢幕,不必在那邊調對焦點,輕鬆寫意兩三下就可以完成拍食物的工作。所以拍食物的重責大任就全部交給EM5II囉!
等我跟EM5II熟一點,是很有可能拿它來當旅遊的大任,但至少是兩機兩鏡(加上OLYMPUS ED 40-150mm f/2.8 PRO)


ching43202 wrote:
從你的相片中, 好像12-40mm
(24-80mm)這個焦段可以幾乎全部拍下來了 ...(恕刪)


為了充分利用這隻鏡頭在長焦端很利的優勢,其實我很多圖都拉到240mm拍,目的是想拍到高清晰圖檔,營造特殊的壓縮感跟淺景深,大概12-40mm(24-80mm)這個焦段很難拍出來比較


ching43202 wrote:
ISO2000的相片縮在01這兒, 分得出來差別嗎?...(恕刪)

點一下就可以進去看 FLICKR 的大圖, A7S開到ISO2000仍然可以維持很好的純淨度


ching43202 wrote:
因此就直接買EM1 + 12-40mm F2.8, 還可以拍完後直接用水沖洗, 上次拍完彩色路跑就是如此, 雨水加自來水 ...(恕刪)


這麼猛,剛買,我沒特別注意EM5II是不是也可防塵防滴,如果可以倒是下雨可以拿出來操。不過這次沒有帶OLYMPUS ED 40-150mm f/2.8 PRO,焦段不夠長,第一時間遊船時大概就不會考慮EM5II + 12-40mm F2.8這個組合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