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各位想衝A7+kit組的大大先冷靜啊~~

輕量化小型化的全片幅機身是很吸引人,但是鏡頭有辦法也一起輕量化小型化甚至平價化?
APS-C E-mount鏡頭我就已經對重量大小不太能接受了,看看那精美的18-200家族...
那重量大小跟A-mount的差別在哪裡??甚至比16-80ZA還更大更重。

所以我自認我更無法接受FE-mount未來可能更大更重的鏡頭。
還有價格也是一個問題,給便宜的機身,很明顯就是要從鏡頭賺回來啊~~~~~
另外,看到剛上市的這五管鏡頭,一整個熄火,沒興趣...

真的要進場,比照APS-C NEX的經驗,等個三年再看看吧。
也許到時候該有的觸控螢幕和機身防手震都有了,副廠鏡頭支援度也更高了,
不是更好?

只是覺得,Sony的相機發展策略,說好聽一點是很創新,
但是從A-mount -> E-Mount -> FE-Mount...變動實在太快。
所以說難聽一點就是既有系統的用戶隨時都可能被放棄。

每次一有更動,就是新人笑舊人哭,那些來來去去進進出出的器材,真的很花錢吶~~~~~~~

birdpon wrote:
輕量化小型化的全片幅...(恕刪)


SONY不就是Mirror和Mirrorless兩條路綫麽,哪個牌子的Mirror和Mirrorless機型是同介面?

birdpon wrote:
輕量化小型化的全片幅...(恕刪)

我還是建議你可以多做些功課
E也好FE也好都可以接A環鏡頭
有在拍的人不care機身,A850到現在還是好用無比
E/FE也不用捨棄A鏡,有轉接可用

E鏡體積受限於片幅要小只能靠電動馬達

你要在小,拿手機拍
在不然M43也夠小了吧
在不然就Nikon 1
Pentax Q


birdpon wrote:
所以我自認我更無法接受FE-mount未來可能更大更重的鏡頭。
還有價格也是一個問題,給便宜的機身,很明顯就是要從鏡頭賺回來啊~~~~~
另外,看到剛上市的這五管鏡頭,一整個熄火,沒興趣...


這些鏡頭的定位層級,在 C/N 家也都是高階鏡。
你去哪家的高階鏡不是這等級的價位?

要平價的鏡頭你也不該選原廠的,Sigma 最近給的牛肉非常之有料。

所以我看不出有哪家的鏡頭合你需求的。
還是說只要是 Sony 就覺得會被坑一筆?
-= 散仙 =-

cchangg wrote:
這些鏡頭的定位層級,...(恕刪)

品牌情節有時很可怕
S怎樣都不好,N/C就是威...

光錄影自動對焦跟LV.
N/C拖了多久才叫作順暢堪用?

DSLT順暢的錄影對焦一出世
就被另外兩家砲的一無是處
甚麼畫質減損/減光

真的有人都是用100%在看照片嗎?

以目前的螢幕主流都在1920*1080
這解析度下,我看不出來...

應該是很幸福吧 哈哈

我當然知道E-mount可以接A鏡,問題是沒有防手震,握持手感又非常頭重腳輕。

而且既然要接A鏡了我買NEX機身幹嘛?現在APS-C的NEX機身有比A57/A58/A77來的強悍嘛?


isuyashiro wrote:
我還是建議你可以多做些功課
E也好FE也好都可以接A環鏡頭
有在拍的人不care機身,A850到現在還是好用無比
E/FE也不用捨棄A鏡,有轉接可用

E鏡體積受限於片幅要小只能靠電動馬達
該請您去做做功課吧。

有很多家的原廠鏡頭可是性價比很高的,例如M43,例如Fuji的X-mount。
甚至Sony自己本家的A-mount都有很多性價比高的好貨。

不願意看看外面的世界...還是說只要Sony出的東西,不管好壞你都可以被坑的甘之如飴?

PS.難怪很多隔壁板的user都在笑最近的Sony user非常之狂熱。

cchangg wrote:
這些鏡頭的定位層級,在 C/N 家也都是高階鏡。
你去哪家的高階鏡不是這等級的價位?

要平價的鏡頭你也不該選原廠的,Sigma 最近給的牛肉非常之有料。

所以我看不出有哪家的鏡頭合你需求的。
還是說只要是 Sony 就覺得會被坑一筆?

birdpon wrote:
該請您去做做功課吧。...(恕刪)

塑膠袋包包的功能都一樣 買什麼相機包 裝塑膠袋就好了嘛
單眼跟DC還不都拍照 用手機拍就好了嘛
蔡司談比價性就跟你去LV酸店員我的塑膠袋比較好用一樣
反之L鏡N鏡一樣的道理 沒錢就等副廠鏡手動鏡
沒人拿刀逼你去買蔡司 但為什麼那麼多人瘋蔡司等你用過再來嫌貴嫌爛也不遲~

birdpon wrote:
現在APS-C的NEX機身有比A57/A58/A77來的強悍嘛?


看你在比什麼囉。

比 AF?
比 ISO?
比畫素?
比配重?

難不成你以為 NEX-6/7 的定位,是簡化版的 A57/58/77 嗎?
還是說你認為 NEX 系列是給玩家的、A 環的機身一定會比較偏專業?

該說你是來亂的,還是來討論的呢?
-= 散仙 =-
我自己也有蔡司鏡,所以搞清楚我不是在酸菜司鏡。

回到主題,看起來很多user只因為Sony出了一台便宜的全幅機身就高潮了。

沒有考慮到搭配鏡頭群還很弱,
也沒考慮到加上鏡頭其實也不會輕到哪裡去,
更沒考慮到後來還要丟多少錢進去。

所以樓主呼籲大家冷靜看來是一點用也沒有。

我自己呢,還是冷靜點,等三年以後更強的機身、更多更好的鏡頭再來進場。
反正s粉一年都要至少高潮一次,等跳水之後再來撿便宜的好貨,這樣應該最有CP值了。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