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該等A7M4還是買A7R4a?

moronNZ wrote:
其實A7M4沒啥好等的


這話真的是看對象,有些人是APS-C想升級,就會想說A7m3快要更新了

但有A7m3的人,我個人判斷除非A7m4的AI功能大躍進(這是SONY的弱項,或說相機廠都不強),不然M5才可能有升級的誘因吧
moronNZ wrote:
對我來說這種等級的機(恕刪)


A73出來前也是這樣說,但a73拍運動已經很強了
而且這幾點佳能也一樣,但r6還是很成功
對於不是火車和車輪轉動這類超高速運動,現時果凍也不嚴重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1000K wrote:
這話真的是看對象,有(恕刪)


市場一定有
老實說,大家有錢當然都會花3000到3500美金買a7r4和a7s3
買A7m4心態無非就是不想花這麼多也用不到這樣的特化性能,所以等各方面都不錯而且便宜的水桶機
而且考慮到R6售價是2499,a7m4絕對會比它低至少200而性能接近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crossmatch wrote:
無損轉接是指與單反使(恕刪)


那不可能了,r5r6就是1dx3的liveview對焦性能下放版,就不可能超越1dx3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crossmatch wrote:
看來 A 大比我對 R5 更熟悉
也沒什麼,就是有去注意,時時同好間,會互借觀摩而已,然有實務所以都會很清楚;其實也都是被要求之下,因我不會喊叫抱怨「鳥呢」,即本有追蹤的好好一開拍就不見了

這一開始我聞訊EOS R5要來了,比a9有更高畫素,又有相同連拍時,是向隅的。而有打算再用雙家系統,因有感a9畫素不足我使用。

後聽了那日本來的同好,講了諸多點點滴滴索尼內情,又親眼所見EOS R5的現況,尤其都是要命的問題,就對EOS R5沒興趣囉,因也同時確定有a1即將君臨而放棄。

另外Canon新一代RF無反長焦,如RF 100-500mm F4.5-7.1 L IS USM早已上市,我也有同EOS R5、R6操作過,實情性能還不如SEL200600G,問題還是如前述狀況,要能跟a9、a1平起平坐,還是要等EOS R3的問世!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Dunzeosrx wrote:
主要在等4K60 + 24mp+
目前的a9就只少4K60P,它是4K30P & 24MP+!

這一24MP是由原生28MP而來,如下官網公告:

若想要有4K60P,說個實情...a1目前還「笑笑」(不穩定之義),因雖可有規格上常溫下可攝錄20分鐘,而我曾展示分享過連續錄60分鐘以上,直到沒電才被關機,且不發出有過熱的警告。

但還是都會遇到,在通風良好涼爽的棚架內,只切在Movie模式來待機,幾分鐘後就發出過熱警告,再稍等一下便自動關機。

而被強制關機後,還必要等不小的時間來退熱後,才能正常再開機使用。就是說只有待機之下,要來監視而似機攝錄都無法使用。

這要說明的是要有4K60P,運算速度要很高、發出熱量也會跟著加大很多,目前問題似乎無法解決,因a1是由a7SM3演進而來,其也有如此抱怨。想當然爾,要下一代機順利誕生此功能,不出此問題很不容易,尤其體積又有再小的要求下!

不然把a9的Image sensor,直接移植到a7SM3上來更換,不含堆疊記憶,只用它的DICE,開放原生28MP立馬達陣,感光元件已是多年前現存的,沒有再開發的成本,價格應該可比a7SM3再便宜個萬元台幣以上,就相當可在七萬左右囉;再想想,那也不用再先來個a7RM3a、a7RM4a,就等等a7C2較實在吧,不愛這造型只有繼續、繼續的等。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坑 wrote:
這一24MP是由原生28MP而來。


著名誤導之一
最初傳出28MP時還有一個額外資訊,A9用的38.5×25.7尺寸的感光元件
當然其實現在拆出來一看就知道不是了

其實確實邊緣有更多像素點去做電子防震和像素偏移
但大概就2420萬至2450萬像素左右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AbdA wrote:
目前的a9就只少4K60P...(恕刪)

個人使用FX3也發生過幾次過熱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外錄
尪仔標 wrote:
個人使用FX3也發生過幾次過熱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外錄
是的,而我也有嚐試另有方法,加散熱風扇器還是無效,以及把HDMI功能關掉,就會沒有過熱現象,但就都不能內外錄了



另承上第#26樓再加註一下:
這一「追蹤」功能(過去叫即時鎖定),除a9、a9II、a1之外,一般a7系統要到a7RM4,才有作到可穩定的鎖「標的」物的哪個位置,同時會很黏不易脫離,即具有AI識別功能可通用各種「標的」物,也就不怎麼需要再有鳥眼對焦……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