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Sony A350 上市日期及價格! (Sony真的再打價格戰呀!!!)

防手震
防手震顧名思議就是讓我們在 ”曝光時間長” 一些時,可以避開手震的影響。

但是... 雖然我不動 -- 可那目標在動
就算我架上了腳架,安全快門還是不足呀
因為追根究底 -- 這個防手震只對我手持發生效用,而並不是對目標物也發生效用。

所以這種明明就需要高 ISO 的情況,防手震反而成了雞肋。

如果目標恆不動,那麼防手震的確就能消除我們手持造成的影響。
yunganwang wrote:
防手震 防手震顧名思...(恕刪)

你這樣說是沒錯..
但是防手振也是有點效果的, 至少你手振的部份可以先除掉!!
要是這樣只能靠大光圈+高ISO, 那你等A900 或用 D3 或1Ds 或5D吧!!

A700, 40D, D300 ISO半斤八兩...沒路用!!

妳之前只拿A100, 你會去買D3 或 1Ds 嗎?? 很貴喔!! 真是懷疑~~
y376265 wrote:
尤其是對於那群LV無用論DSLR擁護者更可以堵住他們的嘴 !(恕刪)


這句話有酸到,LV有沒有用是看個人吧
小弟是dslr的新手,當初選a100的原因,只因機身便宜(那時a100第一波大跌價..=.=),機身防振,至於鏡頭群,對於買不起原廠鏡的小弟來說,那一家都好像沒差,反正都用副廠鏡,只是看到我身邊的n家朋友,不管是不是副廠,買鏡頭都一定要有防手振鏡(買個幾支,有無防手振間的價差就一個機身了..=.=),小弟深刻感覺到,sony機身還是不錯地,至少防手振讓小弟出門幾乎不用帶腳架出門...

至於iso400其實還是很好用啊(以小弟剛從dc踏入dslr的程度是很好用的..),雖然拍jpg直出真的不太能看,但拍raw用ps自動批次轉出的話(大概300張會多花小弟一個小時左右轉出吧),其實iso800也還是堪用的,小弟也獻上三張iso400的照片,分別是手持拍人、物、景各一,不過是解毒照就是了..




http://www.facebook.com/photofox0531?ref=tn_tnmn
小笨賢 wrote:
你這樣說是沒錯.. ...(恕刪)


我買 A100 是因為當初我買時 A700 還不知道在哪裡

D3 我的確是買得起,但是我不想投資那麼大

如果我買那時 A700 就出了,那我不會考慮 A100
fox0531 wrote:
小弟是dslr的新手...(恕刪)

你第二張的感覺有到~
真的不錯~
[img]http://myweb.hinet.net/home2/tl1000r/mylogo.jpg[/img][img]http://tl1000r.my
yunganwang wrote:
沒看過 A700 很勇猛的夜間實戰,的確夜間也不見得有多好的作品...
但總是有些 FU 的情境值得人去補捉。
...(恕刪)


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 乾淨的畫質是你評價相機的標準 , 我也曾經是眼裡容不下沙粒份子
所以我的第一台單眼選擇了350D
人是很矛盾的 , 越是追求純淨畫質的人 , 越不想撥動ISO鍵盤 , 哪怕你手上拿的是D3 你也會
挑戰自己控制在 400 以下 , 既然有機會更好為何不追求一張純淨無瑕的曠世巨作呢 ?
ISO 800 ? 在你快塞爆的硬碟裡恐怕也寥寥可數
既然大部分作品都用 ISO 400以下在拍攝 , 手上拿D3跟A100在雜訊上又有何差別呢 ?
在轉了一圈後 , 小弟才驚覺 , 發色 , 功能 , 廠商服務 , 才是我需要的
轉回正題 , A-350 低價 , 多功能 , 正是我要的 , 退一步想就算雜訊高 , 1400萬畫素縮到1000萬畫素
誰敢說雜訊比400D高 ? 況且看了另一篇A-200與400D的對決文章後 , 小弟認為 ISO 沒有比較差
abechu wrote:
你第二張的感覺有到~...(恕刪)


感謝abechu大大,那張是小弟第一次用10-20拍人,不小心的啦..
之後再拍就沒有特別的感覺了..
只是想說a100沒那麼差吧,雖然小弟想要a350,但最主要的是小弟也才從dc跳到dslr不久,朋友出去玩,要俯拍,要低拍,感覺有live view真的很方便,不然a200出來,小弟唯一心動的是6000元加購50mmf1.4..

另外高iso,像小弟用d80的朋友,有高iso又怎樣,一到晚上或室內就收起來了,因為沒防手振,一樣是小光圈,iso拉比小弟還高(印像中都拉到iso640到800左右),因為沒防手振,拍出來的效果,比小弟的a100還慘,所以寧願收起來不照了,當然也可能跟他和小弟一樣都是新手的關係..
但他光機身加kid鏡的錢就夠小弟買10-20跟18-250還有找了,cn兩家要夜拍手持比a100方便,除非買像d3那種頂級機身,不然就只能砸錢買防手振鏡了,但不管怎樣,都是屬於砸錢的範圍了,小弟是比不上的...
再獻上一兩張小光圈拍的解毒照,其實a100不是只能拍靜態而已



http://www.facebook.com/photofox0531?ref=tn_tnmn
yunganwang wrote:
A700 我的確是沒有用過。

ISO 1600 若是堪用的程度,那當然也沒什麼好挑惕的... 更應該勸眾 SONY FANS 直上 A700 01
但 A100 身為入門機不能用 ISO 400 , 800 那應該還不夠格稱為入門機。

沒看過 A700 很勇猛的夜間實戰,的確夜間也不見得有多好的作品... 囧
但總是有些 FU 的情境值得人去補捉。



一張絕佳的人物互動. 會因為雜訊多了一點就減損其價值?
再強調. 史上有名的人文紀實大師們. 他們的照片有哪一張是清楚的? 有哪一張沒顆粒的?
您要把正在活動中的人文事件拍的跟靜物風景一樣清晰
這種想法根本上就矛盾了

A100雜訊大的另一面. 是它的階調細節保留的更加豐富
Dpreview女王頭測試
看iso800的人像臉頰. 仔細比較就知道了
這樣對我個人而言反而更理想. 我可以拍RAW檔自己決定抹多少. 或是不抹
前面那一張捏麵人奶奶我就沒有抹雜訊.

有一位大師叫Brassai. 他老兄早在1930年就專門拍巴黎夜生活.
那時沒有大光圈鏡頭也沒有高iso底片.
全靠他在暗房自己增感沖洗. 出來顆粒比粗的. 又如何?
像他還有很多紀實大師. 經典作品. 可以糊到只能分辨人物表情輪廓.其他通通不清楚. 事件重點反而更加突顯!!
誰說照片一定要拍的很清晰銳利? 一定要低雜訊無顆粒?
這是人文街拍. 不是人像外拍.

現在的器材已經比傳統時代強上不知多少. 要snapshot. 要人文紀實. 哪裡會是問題!!!!
在這一代中階機40D/A700/D300 推出之前. A100的機身防手震和大光圈組合. 是最適合此類題材的組合之一!!
問題是您試著拍過了嗎?
還是以為A100作不到. 而沒有真正去試過?
並不是它作不到....而是您以為它作不到


yunganwang wrote:
要補足 ISO 的殘缺,可以想到的方法和手段:

1.大光圈鏡頭  -- 相對的鏡頭成本就高 好窮

例如有人所看過的我拍的部份,裡頭就只有一張是 F1.7 其餘皆在 F3.5 以上。
所以我說是壓縮了鏡頭的價值...
你也可以說我沒有鏡皇和大三元,但難到非得使盡全力才能做到如此而已?

2.增加曝光時間 -- 相對的容易造成殘影 無言

面對靜態最常使用的手段,動態就是有臨界時間存在。


您若真的實際去拍過. 就知道不盡然如此.
人在動. 1/60秒差不多
人不動. 1/20可以接受
而且人動或不動. 並不影響您用何種觀點來紀錄事件.


yunganwang wrote:
3.利用補光手段 -- 反光板或是打閃光燈 無奈

我喜歡反光板不喜歡閃光燈,因為閃燈一般打出來會造成白平衡測光不準,成像顏色就不自然。
再者面對人群,打閃燈也是非常失禮,加上會破壞整個 FU 。


而造成必需使用 1 2 3 這些不利成像的因素就是光線不足。
而徵結也確實發生在 ISO 上頭。


要用閃光燈街拍也有人這麼搞阿~~只要您有覺悟!!
Bruce Gilden

iso不是問題.
是您以為他是問題.
是您認為一定要低雜訊才叫好照片.

問題不在機身上. 問題在您身上.

yunganwang wrote:
防手震 好冷
防手震顧名思議就是讓我們在 ”曝光時間長” 一些時,可以避開手震的影響。

但是... 雖然我不動 -- 可那目標在動 無言
就算我架上了腳架,安全快門還是不足呀 不知
因為追根究底 -- 這個防手震只對我手持發生效用,而並不是對目標物也發生效用。

所以這種明明就需要高 ISO 的情況,防手震反而成了雞肋。


當你只需1/60就可以捕捉到影像.
但是您掛的是50鏡頭. 等效焦長75. 安全快門1/75....
當您掛的鏡頭是85, 等效焦長127. 安全快們必須1/127的時候....?

夜間街拍. 機身防手振本來就是一大利器阿~~
fox0531 wrote:
感謝abechu大大...(恕刪)

你所言之~~~完全同感~~~~~

但~~我又想說~~哇~~~靠~~~~~~
又是第二張~~~感覺有到~!
[img]http://myweb.hinet.net/home2/tl1000r/mylogo.jpg[/img][img]http://tl1000r.my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