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zyShark wrote:我第一胎男的,第二...(恕刪) 小弟第一胎老大在初期照超音波醫生都說是女寶寶機率大,到中期才清楚看到排檔桿,老大藏得真好,我和女王就心碎了。老二剛好相反,在能確定男女的時期的前3週就確定了,好大的一把槍。XD只能祝福您,女模至上。
APS-C發展至今的確可以說對於一般使用者,全幅必要性大減●感光元件部分原本可用高ISO是FF屌打APSC的部分但A6300之後可用高ISO已經是幾年前想像不到的水準了甚至A6000的高ISO對普通使用者也夠用了不可諱言的FF當然有較高的純淨度跟高ISO可用度但這部分已經逐漸脫離一般使用者的需求範圍了●廣角現在各家APSC系統都有10-18,畫質不錯的廣角鏡了,但超超廣角還是FF專利,不過那都是進階玩家在玩的部分了●景深FF景深淺,是好處也是壞處,像拍景的喜愛縮光圈拍,APSC景深較深就是優勢但絕多數人看到超淺景深,就覺得是好照片但景深那麼淺到底是要拍啥,一張臉只有眼睫毛是清楚的,拍個小物,整張照片70%的背景都是多餘的●攜帶跟價錢就不比了,大家都很清楚●鏡頭群還是FF有絕對優勢雖然APSC也可以裝,但就是被片幅封印片幅封印也是有優點,就是只取鏡頭畫質最好的部分,但這說法等於白說,因為FF機種也可以裁切廠商愛出FF鏡頭絕對多於APSC,因為FF玩家消費力強,專業玩家多,願意投資鏡頭APSC很多就是要輕便,連小三元都懶得帶出去拍,更何況要添購更多的鏡頭各有利弊啦當然不上FF就心裡有個結的還是早點跳坑吧話說如果底片年代,用APSC大小的底片就可以洗出夠大張的照片,我想FF規格未必會成為主流APSC跟FF只是片幅規格的差異,現在所在爭論的點都是因為科技因素所造成的差別現在的APSC機種甚至比10年前的頂規FF機種好用太多誰知道10年後APSC的機身性能會到哪邊選自己適合的裝備就好了當然最好是APSC跟FF都買這樣最棒
如果只為了一年出國拍一次,建議租的就好,不然就aps-c繼續用而且一整年只拍過那麼一次,我想技術也不會進步到哪裡去關於全幅與片幅小弟是從60D換5D3再換A7R2最後是用A6500越換越小台就是為了出國盡量減輕負擔最後,不管全幅或片幅,只要能拍出好照片那就是適合您的一台好相機~
老樓新回XD剛從APSC升級到FF在戶外光線充足的狀況下,基本上拍起來順暢度沒甚麼差。如果硬要說的話,大概就是放大來看畫質有差,不放大、單純做活動紀錄其實看不出差異。反而是APSC體積和鏡頭重量輕,會更方便,如果光線許可、目的是活動紀錄,APSC更有優勢。甚至論錄影說不定也是APSC優,因為貌似FF本身會讓散景比較明顯,活動紀錄有時候就是要錄那個人潮或是現場實景,APSC在這時候就占優,不過FF縮光圈其實也一樣有這個效果,還是看狀況。最根本的差異就是,FF在昏暗場地、傍晚時間,ISO比較寬容,調高之後可以在安全快門以上拍攝,不會拍出一堆失敗照片。(至於修圖的寬容度,我技術比較不好,大部分直出,不知道會不會有差異。)還有在拍人像和重要的合照,FF可以用更高速的快門拍好,畫質優於APSC、人物晃動也少。我覺得這就是APSC和FF最根本的差異,對拍攝環境的寬容度有差。APSC在光線不充裕的場地拍,一就是靠技術填,二就是犧牲畫質取其真實,兩個都搞不定的話,其實相機已經可以收起來了。FF就可以很霸道的扛各種場景,除非現場光源稀少,那就要展現真技術了。但是感覺新出的APSC越來越猛了,輕體積+更強的性能,APSC也有不錯的專用頭。整體價格遠低於FF(雖然鏡頭錢井依舊),體積小於FF(大部分),重量遠低於FF(極度有感),如果沒太多要求,FF能搞定的畫面,APSC也OK,需要錄影的時候...FF+一個穩定器的重量...重爆綜上,需不需要升級FF除了考慮經費問題,還有幾個點要考慮。1.技術。如果拿APSC拍活動,在窮盡所有能力後,除非RAW先拍暗再後製拉亮才能完成拍攝,甚至技術已經快扛不住環境或對畫質的的苛求,那大概就是升FF的時候了。所以大部分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拍的人基本沒差,一樣順順拍。2.拍攝目的影片居多→APSC,因為重量夠輕,除非裝了一顆大頭。踏青旅遊→APSC,重量夠輕,體積夠小,好帶好拿,我可以一手拿著APSC在詭異的角度拍,但我很難一手拿著FF做同樣的事 還有輕量腳架放FF會重量失衡容易倒,除非帶更重的腳架,APSC會好很多。活動拍攝→天氣晴朗APSC,室內、陰天FF。婚攝→FF。人像→追求畫質就APSC+好頭或FF,不追求的話APSC好像也行,裝定焦3518、5018應該也不錯。3.我的經驗目前就這些,看有沒有人願意補充自己的經驗分享XD話說,之前拿APSC+KIT頭上山拍銀河,其實還是拍的到,用光圈3.5,30秒,ISO1600,只是躁點多到有點懷疑到底是不是真的星星,不過還是看得出輪廓啦...不過論APSC和FF推薦哪個,我一律推薦都上都入手XD...如果經費夠...
沒有,這是我升上去的結論。但是沒有升上去如何知道有或沒有?所以最後還是要升上去,只是升上去後,要不要大量投資得深思。當初為什麼要升?因為出了國發現照片拍回來放大後製覺得畫質不足。可用ISO過低。為什麼沒有必要性?審視自己拍完後的作品是如何處置,1. 分享給親友=>Line、FB、BLOG論壇,網友看的出來嗎?2. 自己實際看照片時真的是畫質至上嗎?3. 你對於攝影的認知是什麼? 拍照的過程、後製的過程、分享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