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我的nex-5r拍出來的照片很不漸層,請各位達人解惑,謝謝

Lucose wrote:
樓主的問題很簡單的是...(恕刪)


成因很多,變數也很多
底片跟數位的差異絕對也是其中一環

透過螢幕當然都是數位化了,但原始的那張"底片"是不會受數位影響的
這也是我上面說我那二張照片只是僅供參考的原因

數位的感光元件成像、與螢幕上的呈現,就絕對免不了是0與1量化過後的世界

其他各位大大所說的jpeg壓縮率、先拍raw再修、與您提的螢幕色域問題,與我提出的flickr縮圖經壓縮、還有數位相機本身的成像原理
全部都有可能是成因之一的。

一個一個排除有可能,但是不可能排除其他人用來看照片的螢幕。

Lucose wrote:
真的有那麼糟嗎?找台...(恕刪)


那個摩爾紋絕對不只是手機的錯,是翻拍螢幕本來就會這樣,高階低階的螢幕都一樣


最後建議樓主不用為了這個特地跑到維修中心,機子是好的。
數位機身來到 14bits,dynamic range > 13Ev,color depth 也到了 > 25bits 的時候了,過去數位影像受 JPEG 所限制的問題早已改善,但「最後一哩」也就是把 RAW 轉到 JPEG 同時保留高寬容度、高對比、色彩鮮豔等等,這是現在 2013 年新時代的技術。

底片媒材很好,14bits RAW 也很強大,JPEG 也不該死,事在人為。但老是誤解它們,其實只是失去打開另一扇窗看見美麗風景的機會。。。
樓主所分享的原圖在我的Asus監視器上也看得出圈狀斷階.
我前一陣子剛入手5R時, 也跟樓主有類似的感覺,
相機直出的jpg, 天空部分的斷階尚不致於太明顯,
但如果用調高色彩飽和度等後製後, 就很容易跑出明顯斷階.
可是我的Canon G12所拍的相片經過同樣的後製方式,
即使用"同一台"顯示器觀察, 天空的部分依然可以維持平順的漸層.

我個人不成熟的猜測可能是因5R的jpg直出壓縮比率太大所致,
16M畫素的檔案大小壓縮出來竟然跟G12的10M畫素一樣小,
平均地來看, 檔案大小大約在4-5M左右, 實在是壓太兇了.
這都是在同樣選擇jpg Fine的畫質狀況下所壓縮出來的.
我真希望Sony為5R韌體更新一下, 把jpg直出的壓縮比調低,
這樣固然會多吃些記憶卡空間, 但是對畫質絕對好.

*^* wrote:
樓主所分享的原圖在我...(恕刪)


壓縮率確實是主因之一。

我看到很多很多很多~~
的入塵髒點!!
Lucose wrote:
數位機身來到 14b...(恕刪)


以下是我在59樓就寫的

"底片與數位的不同,對我個人來說,就是它能真的補捉到那更細微的部份、並且沒有任何修飾更相對真實的呈現(天色狀況、膚色...等)
我想這也是許多人(跟我)繼續拍底片的一部份原因。
最後補充一下,我個人數位底片都拍,對我來說,拍到什麼樣的畫面才是重要的"


這段一方面是我個人的感想
另一方面則是數位不論上到14bits、32bits還是多少bits
那些數字依舊是有限的
只是細微到無法查覺、但永遠是被量化的

且我們在網路上流通的,本來就不是那麼大的原始檔
只要經縮圖,就有可能產生自已沒發現的斷階
不同的畫面,會在感光元件上產生如何的變化,這也是很難說的
高iso的時候的變數則又更多了

每個介質各有它的優點,相信我上面已經寫的很清楚了,我底片數位都拍
反而是常有朋友急著要否定掉某些事物

我們活在2013新世代的技術當下,難道這裡面就不包含底片嗎?

我知道樓主要的是5R遇到的斷階怎麼處理,但我舉出這個類比的例子
只是希望樓主放寬心,僅如此而已。
上面我也針對flickr縮圖產生的斷階提出意見,並不是只針對類比數位而已

每個人不會每張照片都放大仔細檢視,更不見得每張都拍RAW檔再轉出來
一張照片的好壞也不是由可能出現的斷階來評斷的。
當然更不會是由底片或數位來評斷。

附上Nokia 808在36Mp下的偽色、摩爾紋、與斷階(當然這只是手機,僅供參考)
36MP原圖

縮圖


當然每個人不會都拍這樣的圖,只是示意而已
知道可能發生問題的時候,想辦法避開(或是拍RAW檔再轉出來)就是了
一張10MB的圖壓成不到900KB會變成這樣

原圖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細節都被壓壞了(01圖床看不太出來,右邊都變馬賽克)

如果壓縮比不高細節都正常可是出現色階,表示原圖色階就不足,講實在的,S家在這個部分還能再進步,版主的5還算好,我的兩台NEX相機F3比版主明顯,6倒是還好
無論我說的品質好壞,在我的SAMSUNG和PHILIPS螢幕其實都看不太出來,用SHARP 原裝70吋4色螢幕仔細觀察會比電腦明顯一點點而已

oyc4388 wrote:
一張10MB的圖壓成...(恕刪)

大大的圖示為jpg高壓縮比破壞畫質與漸層作了最好的說明.
想欣賞底片靠燈箱或是投影是最好的。

想看 RAW 數位影像就是靠一顆體質好的「螢幕」來重現色彩。

螢幕爛了能看得到什麼?拿個 8bits 面板、6bits driver 的螢幕說數位相機影像不細膩?我不敢這樣跟我老師說,下場大概直接把學費退給我吧。。。

JPEG 本來就是個失真的壓縮演算法,更甚的說,超級嚴重失真的演算法,拿 JPEG 跟底片比,簡直跟拿點矩陣印表機跟熱臘印表機比同義,怎麼比?況且人類的眼睛能從數位的 16777216 個顏色裡面分辨出每個單獨顏色的不同嗎?

不同的媒材之間真的也不需要比較,因為越深入了解,越知道彼此的異同,越無法去比較他們。JPEG 格式早已無法乘載這麼多的影像資訊,所以 2013 年 Nikon Df 特別加上了預先解完 bayer pattern 的 TIFF 格式來儲存 RAW 影像,讓使用者有機會用更簡便的格式得到更好的影像品質,而且不需要遷就 JPEG 格式喔 <-- 歡迎來到 2013 年了喔。。。

話題僅只於此,樓主的問題完全只是「螢幕」,我也用了廉價的 IPS 螢幕證明問題並不在 JPEG 檔本身,NEX-5R JPEG 壓縮率再低也不會到樓主說的洋蔥圈現象,Sony 影像部門不是一群沒用的工程師,這些問題相信都早在實驗室就測試過。2013 年了,敢賣你一兩萬的相機有一定的品質水準的。。。

我也不懂為什麼討論螢幕顯示會出現底片媒材的問題,我也真的不想再說了,所以有任何得罪的話,我就是道歉,對不起!!

謹此而已,別在引我的話了。。。
我用我的macbook pro 15' retina(early 2013),直接開flickr網頁看也是有一圈一圈的現象,第一張(f2.8)那張比較明顯就是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