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Sony 500mm F4 G SSM 高望遠定焦G砲實戰

大大辛苦了
拍鳥這個領域要有很多時間經驗及金錢的累積才行
簡單而言小弟認為它是很特殊的領域
一般人剛拿到400mm以上的超望遠鏡
光適應那狹小的拍攝視角就需要半年以上
如果要腳架雲台整體搭配用的得心應手
一年以上也不一定能達的到

加油~~如果有興趣可以一起討論

http://blog.xuite.net/waterfisher/blog?st=c&p=1&w=478703

不過A77雜訊怎麼會這麼慘
小弟的攝影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waterfisher/blog

吉姆林 wrote:
首先要跟SONY的D...(恕刪)


我曾經拿過300小砲,我也是APSC機身,說真的,那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

不過看吉姆大大拍的照片,看來平常的扎實攝影基礎非常好!

第一次拿到大砲就拍得很不錯!
不懂是Sony 500mm F4 G SSM有問題
還是a77有問題
拍出來的完全沒有G鏡的感覺

吉姆林 wrote: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恕刪)


感謝版大提供的照片
讓人更加確定這種超長焦的鏡頭用在飛羽攝影是不太適合手持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
如果版大對這樣的成果已經覺得很棒很滿意了
嗯, 好吧, 那就請繼續手持吧.......
Jahaha wrote:
其實我最好奇的是,吉姆林大是否會對打鳥上癮,小弟也是不小心接觸後就心心念念的超級菜鳥....

財力不足、技術不足...

nagasitori wrote:
吉姆林兄,小弟自己也是手持派的,所以並不排斥這種拍攝方式。只不過這篇畢竟是鏡頭測試文,一切應該還是以表現鏡頭畫質為重。小弟剛剛也貼了日本鳥人的測試連結,他的測試法就很簡潔明瞭,四張圖片就可以大致看出鏡頭的畫質、失光跟散景。如果您有機會再測一次,建議您也可以朝這個方向試看看。先不要去追飛的主體,因為影響畫質的變數太多,萬一糊掉都不知道是手震還是未準焦。另外就是同一個場面,如果鳥很乖沒跑,建議一邊拍一邊把ISO跟快門降下來,這樣就可以漸進地取得低雜訊的照片。

瞭解,謝謝您寶貴的意見。

索尼88 wrote:
我看到沙克在砲轟吉姆
第一次拍鳥有這樣的成績算不錯了,只是這篇是鏡頭測試文,
應該先拍靜態的來檢驗鏡頭的成像,而不是還沒上手就跑去打飛鳥,
這樣很容易吃力不討好,最後要說聲辛苦囉~~

如果這種鏡頭只去拍靜物的話,我應該一樣會被砲轟...anyway我該檢討。

新米少尉 wrote:
小弟相信,沒有哪位高...(恕刪)

的確,小編在本文及回文中都提到了我並非樣樣專精,也是第一次嘗試拍鳥...
測試過程及專業度肯定比不上專業的鳥人,所呈現的照片也是,功力不夠很抱歉。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忍不住想回~
有薪水拿的工作應該都不是輕鬆的~
如果可以更嚴謹的選擇題材~
非自己擅長的領域多多評估是否有能力接單~
廠商願意給機會,成果不理想但可以虛心求教~
那這篇的砲聲應該會少一點~

不是要否認作者的努力~
但主文看得有點失望,回文則是...有點無言~

吉姆林 wrote:
的確,小編在本文及回文中都提到了我並非樣樣專精,也是第一次嘗試拍鳥...
測試過程及專業度肯定比不上專業的鳥人,所呈現的照片也是,功力不夠很抱歉。


飛羽攝影是一個相當專業的領域,

專業鳥人們所拍出的一張張好圖,

其所花費的金錢心力與經驗累積,恐怕不是小弟這類一般人能想像的。

儘管這領域的一些前輩對這測試多所微詞,

對吉姆林大來說,恐怕也是非戰之罪了。


當然,也很期待台灣鳥人們可以揮灑出這管鏡的完整實力。

引頸期盼啊!!
麻雀在稻子沒成熟前是益鳥喔(會幫忙吃蟲

板大拍的好細微啊.......

nagasitori wrote:
對500G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日本鳥人的測試...(恕刪)
感覺銳利度也沒有很好,是需要多種因素配合。

nakisa wrote:
麻雀在稻子沒成熟前是...(恕刪)


因為等稻子成熟後要吃,這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LEICAQT & XT-10 & X70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