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請益]Sony vs. Canon 之間的掙扎>_<"

狂嘯龍 wrote:
我一個水果商朋友提問的...(恕刪)

學新聞講的打上日本進口比較快.....
hepatic.tw wrote:
yansson大大的...
懷疑A700的鄉民可以參考參考(恕刪)


看了yansson大的照片,讓我突然多想到一個a700的問題,就是高低光源的細節表現不太好,也就是動態範圍,常常讓我覺得相片看起來怪怪的...就是這個原因...
但跟40D/50D,甚至無敵兔比較起來,是否差距很大我就不清楚了!!

scottie3003 wrote:
但跟40D/50D,甚至無敵兔比較起來,是否差距很大我就不清楚了!!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SonyDSLRA700/page20.asp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eos5dmarkii/page25.asp
跟40D比起來,稍微低一點點,跟5D2比起來,又稍微高一點點


說實在的,越到後面,我越覺得你還是換系統好了
因為我覺得主要的問題是出在你已經對A700沒有信心
即使別人告訴你差異不大,也很難減輕你心中的疑惑(換家會不會比較好?)
不如趁早換個系統實際玩看看,或許C家真的會更適合你也說不定
找到你自己喜歡用的東西才是重點
是不是留在S家一點都不重要~


你先試用一下最準

不過我也覺得你就先換系統吧


以後覺得想跳回來再換回來

符合你的需求比較重要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Willien Chen wrote:
所以高ISO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增加快門速度對吧.....

如果以假設的a900跟D700各是800跟3200可用, 兩者的差距就是兩級的快門

目前看來..Sony這方面是輸了一些,但是別忘了Sony現階段有機身防手振,在沒有鏡身防振的前題下

Sony這方面反而還高出一級到兩級的快門...

單以高ISO來看是輸了,但是以總的來看,拍下來的成功率就不見的輸...要是Sony改善高ISO,那情況就真的逆轉

現今的Sony有好的鏡頭,機身有點跟不上,只能再看看未來sony能端出什麼菜


哈哈
果然這篇又變成挺SONY跟反SONY的戰文
這次我決定不湊熱鬧
搬張板凳來看戲就好

高ISO的可用度,SONY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
就像剛剛有人PO一張ISO200的圖
就有輕微雜訊
這會讓一大堆人無法接受

至於這位大大說不是有機身防手震可用
這樣可以把快門拉高
猛一聽這道理是沒錯啦
但是仔細想想又有點奇怪
如果SONY能把ISO雜訊多的問題解決
不要說要贏過其他系統
至少要有不輸其他的系統地純淨度
這樣用SONY的人不就會越來越多
而不是還去替SONY找理由說他有機身防手震
所以不需要高ISO時要有多好的純淨度
反正SONY的用戶不會去介意ISO的問題就是

可是不要忘了,CANON NIKON都有防手震鏡頭
這樣快門速度實用性是不是又比SONY的快門增加兩三級

所以看問題的態度不應該是這樣
真正愛SONY的人應該是要不斷去鞭策SONY要把高ISO的高雜訊問題解決
不要去替SONY找理由來說服自己






lghlion wrote:
哈哈果然這篇又變成挺...(恕刪)


其實我不覺得他有任何火藥味耶! 反而覺得很客觀呀,而且說機身防手震能幫忙加分也沒有錯呀,只是其他家也有鏡頭防守震倒是真的,而且...而且...咱家的鏡頭普遍賣得比他家防手震鏡頭貴耶...這就是詭異的地方了,也是讓人覺得很oOxX的地方,如果70-200G($62980)賣得跟70-200L無IS($43xxx)的價錢一樣該有多好呢...平平都沒有防手震怎麼差這麼多??
meridian wrote:
譬如LV找攝影師拍他家的皮件, 你用a200拍出來的人家會要嘛?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片幅還有存在的價值......

=============
所以說人家想追求更高水準並沒有什麼不好啊, 搞不好他的要求真的有到那邊...(恕刪)


a200拍皮件業主無法接受,我手上也還有120和4x5可以拍,倒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拿5d2和中片幅相提並論是否恰當?

我說過不是反對換系統,也不否定全幅的價值,但要犧牲鏡頭群就覺得不值了

或許如大家建議去租回來用看看,是個好方法!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lghlion wrote:
哈哈果然這篇又變成挺...(恕刪)


只有您想戰吧...只是點出現實而已

N家有防手震鏡頭,但不是每隻都有吧,24-70/12-24 應該都沒有

但是也不用一再去強調S的高 iso所以S家多差多差之類的

另外,再怎麼鞭S也不會為了這小小的01討論串而改變,我提出的目的只是讓一些人瞭解

相較於高ISO其實S家也是可以用一些方法讓自己不要用這麼高的ISO值拍照

解決晃動問題是比一昧的去追高ISO來的有用的,先去想想早年為何底片時代沒有ISO 1600/ISO 3200的底片

在沒有高ISO值底片時,當時的人就沒辦法拍照了嗎???還有,有人動不動就拿高ISO底片拍照嗎????

另外別扯到純淨度,只要是高ISO的結果都是雜訊大到嚇人,差別的只是軟體去除雜訊的能力,

也就是拍攝完相機後製除雜訊演算的能力...高ISO本來就沒純淨度可言... 講純淨度會被笑喔....建議您先弄清楚

ISO值的意義...

現今S的演算能力沒其它家好,須要自己上電腦自己後製如此而已

另外扯到A200,先去看自家D80 D60這類機器的ISO 200暗部雜訊有好到哪去再說吧....

還有...您那麼看不起S家,也就請您別來這扇風點火了...這樣沒比較高明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scottie3003 wrote:
其實我不覺得他有任何...(恕刪)


貴也是事實...但是畫質好也是事實,單以目前三家的大三元的70-200來說,加了IS/VR套件後,三家的訂價差不多

但是S>C>N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沒考慮IS機構 S=C>N也是人家評測出來的結果

另外,以新鏡頭系來看,S家比較沒災情,N家 12-24雖然有傲視各家的FF廣角沒辦法裝保護鏡(凸鏡片)跟濾鏡,

對拍風景來說..不是個方便的作法(套接環是可以但....),24-70有後鏡組鏡筒易裂的問題

C家唯一的問題就只有24-70搭老機身容易移焦,新機身可以自己調焦

至於價格...這就是S家的賣法...原廠鏡就是貴...沒有水貨(水貨比公司貨還貴),

但是...保固是三家之冠也是不爭的事實...榮泰跟彩虹這方面就不用多說了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lghlion wrote:
哈哈果然這篇又變成挺...(恕刪)


要不要引你的言說 哈哈你看到SONY版有類似可能的戰文就想戰?

您老先回頭鞭策一下拿NIKON機身當衣食父母的FUJI快出新機如何?

你們FUJI家不是也停在S5 PRO好久了??

NIKON都要出D400了 S5PRO還停在D200機身不是?

還是你買FUJI 發那個抱怨文的主因是因為 你隨時可跳回NIKON

所以當初才不滿而發那篇抱怨文?


天天來這邊捧NIKON LP 給SONY版眾看 有意義嗎?

很簡單的CANON 全福機身 VS SONY APSC機身選擇文

到後來也跑進來NIKON.... 現在又多了一個捧NKON LP的FUJI使用者來見縫插針

你還真愛戰阿?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