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

SONY大砲俱樂部

再談一下相機的選擇,事因自從Sony α9III問世後,類似問題私下來信詢問的不少(如下引號紅字),就再盡詳細講一下我的看法....

我主要會打鳥跟拍演唱會偶像
 就是看您寫說會一直脫焦,所以才猶豫XDD
 就是怕R5對焦跟A74差不多,並且R5檔案一定會肥上不少
 本來是A1 R5 A93 在挑
 但A1 已經出4年了,有一點感覺會不會力不從心
 剛好最近百貨周年慶,想說跟你竹哥套菜刀組合一樣
 但目前就是機身猶豫不定   


———————我的看法———————
1.沒有8K或高畫素的需求,在其它性能與操控性,的確α9III是目前Sony家最好的,不過它的畫素低、ISO性能又不怎麼好樣,而我不想要α9III主要在此。另外α9III與α1的每秒對焦速度,都是120FPS AF/AE,換算每張可得的對焦次數反而α1是4:1會更好

2.打鳥或追焦連拍要高是必要的,即才足以周全捕捉到瞬間變化的美幻美姿,這α1有30FPS已是很不錯了,但與α9III有120FPS相比當然遜色。而α9III有-5EV的「光源靈敏度」比α1的-4EV,在對焦上的助力α9III當會更好。

3.至於我說容易發生脫焦問題,我的看法除了「光源靈敏度」要好之外,還有採用的「焦點解析度」與「AI識別」能力,及軟控能力的綜合調校問題,尤其在軟控上有差池再好硬體都成枉然。

4.而在再加AI處理器上,索尼宣傳上是有點過度眩耀了,其在適用環境上看了太簡單,這我的實用比較只有比自己家沒有AI的機型強點,但還是不比α1與它家的性能好。尤其在低光源上,及在「標的」週圍有緊密雜物時特別會脫鎖---而在連拍第一張之後更是嚴重,啊~不是說有AI識別嗎?可見有解析與識別能力上的不足,才會如此發生;這我的研判,有可能只在乎每秒有多少次的高速自動對焦,其有多強卻忽略其它以至成如失控「抓錯」標的,不然都有很低的光源靈敏度與說有AI識別功能了

總結:
每個人的需求與考量是會有所不同,不然只賣單一機就行
例如我有一些打鳥同好,他們買不下α1卻愛的要命,然說不然等等α9III吧,但沒想到α9III一出世確實驚動萬教、但價格也高得叫人不敢領教,又如1.所言它畫素太低、ISO性能又不怎麼樣,非常不利打鳥大半需要後製作裁切。就在重新考量後,研判將來的α1II價位想必會更高,索性改變心意馬上去買下α1了。
再說α1雖上市那麼久了,但一切性能都還在一般機型之上,就只差α9III沒有「全域快門」及「預拍」功能。但要有預拍這項α1是可行的,只是索尼還不給而已。至於要有8K性能,不但處理速度要夠快,畫素至少也要有40MP,這是硬體規格α9III只有24MP是辦不到的

至於果凍問題,簡單講就是α9III有「全域快門」,可克服一大半以上,但拍會移動物快門用了不夠高照常都要出果凍,沒有堆疊記憶的電子拍,雖會有較大果凍問題----但無所謂時就是無所謂,而大多會可在無所謂時使用

OK,以上大家再參考看看吧。

安可曲:在第17樓的---
這圖要說沒有果凍問題才怪,問題是除有堆疊的Image Sensor機型外,有人就是「愛啼」其它機型電子拍會有果凍不行~
Sony α9II & SEL400GM+SEL20TC



(而沒有人、機完美配合下,這情一開拍就會聽到「鳥呢」(到哪去),就更別說要有美幻過程可得。)
在大霧中的「火冠戴菊」

2024.04.08在大雪50K整天充滿濃霧,但還可拍到算清楚的小小鳥也不錯,約3米內一人獨享...

Sony α7R5 & SEL200600G








還是沒有拍到開冠,然已進入到孵蛋期了,則機會更少。
今天2024.04.20心血來潮,跑去酋長岩拍遊焦...

Sony α1 & SEL400GM+SEL20TC



(一大早就狩獵回府。)



Sony α1 & SEL400GM+SEL14TC+SEL20TC



(說目前還有在堆疊樂!)


第一圖是一大早06:10狩獵回來時,就飛進巢內,看來已在育鶵了,而聽說前年從涯上摔下來那隻小遊隼,因受傷被救治後帶上腳環,結果今年被發現死在一處捕捉網上。
台南六甲的「八色鶇」
(今天2024.04.28上燒仔😁,守、找了二天就只有這四拍;應該還不是時候!)

Sony α1 & SEL400GM+SEL20TC


(裁放成24MP,Jpeg質地輸出台面50%、台後點按85%。)


手持鑽到樹蔭底下去找才拍到的
承上
台南六甲之行另外撿獲的「白腰鵲鴝」

Sony α1 & SEL400GM+SEL14TC




Sony α1 & SEL400GM



公母相隨,上公下母,對把
2024.05.04再次造訪台南六甲(豐收)---先睹為快の「藍腹鷴」

Sony α1 & SEL400GM+SEL14TC+SEL20TC



(全畫素Jpg輸出,質地台面50%、台後85%。)

這裡海拔低(好像小於100米,忘記待察),會有這一種台灣國寶鳥實在不簡單。
2024.05.04再次造訪---在台南六甲の「八色鶇」

Part-1
Sony α1 & SEL400GM+SEL14TC+SEL20TC




(全畫素Jpg輸出,質地台面50%、台後85%。)
2024.05.04再次造訪---台南六甲的「八色鶇」

Part-2
Sony α7R5 & SEL400GM+SEL20TC

A.8K影片在LR轉Full HD


B.8K影片在LR擷取圖


(台面裁放成3:2、台後原16:9。)
2024.05.04再次造訪---在台南六甲の「八色鶇」

Part-3(看偶的美背)
Sony α1 & SEL400GM+SEL14TC







(裁放成8KJpeg輸出,質地台面50%、台後85%。)
今天2024.05.17又新血來潮跑去拍遊隼....

沒想到是有史以來碰到鳥最多(有四小寶+父母)與人最多的一次,先來一個現吃---即預拍回授,現場由8K影片直接在相機上擷取的靜照

Sony α1 & SEL400GM+SEL14TC+SEL20TC












(台面裁放成3:2,台後點按為原16:9。)


這個家族,二親鳥我是認得的,但幼鳥就不知誰是誰。而這一直接在相機上擷取照,是給Jpeg的品質,其上會有EXIF可瞭解拍攝的參數,但還是缺了一個焦距。
  • 9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