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

【蓋大樓】首開箱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歡迎一起蓋大樓

puma911 wrote:
請問大家,使用這一管拍攝
大家都會上腳架嗎?小弟600mm端
拍攝防震效果很差,想聽聽大家的使用
心得與技巧,感謝~


我個人來講,600MM端,手持時快門160應該都沒問題,125則成功率過半,100以下就難了...
大部分的鳥除非在睡覺,否則都還是會動,最常見的是動尾巴或轉頭,所以快門過慢也沒意義。
除非是拍風景,否則我上腳架從來不是為了防手震,而是手持太久手會痠...
如果今天預期是要邊走邊拍,就不會帶腳架。如果是要定點拍攝或只會轉移少數幾個點,用腳架還是比較輕鬆。
@_@" 我快門設定250/1 手持,還是糊到不行... 確認防手震都有開啟
使用點對焦、或擴充點,機身 A1 紉體最新版本...而且時常跑焦
好無奈啊~
老頭閒聊 wrote:
我個人來講,600MM...(恕刪)
菜叫菜逼巴

ISO 快門 光圈 3個因素 ,手不穩 就 S模式1/250、ISO 3200 先練著,不糊再把ISO解封印。

2023-02-18 9:57
你應該已經低於安全快門了,如果手不夠穩、光線不夠亮、物體太好動、而且沒有腳架的情況下,最基本焦段多長,快門速度就要比他多一點,不是每個人手都很穩,如果堅持手持,就是快門速度拉高


puma911 wrote:
@_@" 我快門設定250...(恕刪)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lack72514/
puma911

很沮喪也很失望,若是攝影新手應該沒感覺吧,但是稍有經驗的中度玩家很期待手持拍攝,可能會被迫像我一樣,用拉高快門犧牲畫質。畢竟做家電的,跟做攝影器材的比,活生生的就是有一大段差距。

2023-02-17 18:49
blackdse wrote:
你應該已經低於安全快...(恕刪)


之前是使用 nikon 200-500mm 這管
快門1/250 拍攝成功率機乎是99%以上,只要不是移動中的物體
手持拍攝張張清楚、銳利,但是...目前 sony 200-600mm 這管
真的落差很大,一堆網路寫手寫的好像很神,所以跟著敗了~~
它的 1/250快門成功率剛好相反...哈哈~~1% 不到,而且畫質細節....
...這就不公開講,以免斷人財路,摧毀它人信仰~~~

題外話...01 的sony 版好冷清啊,是大家都只用手機拍照了嗎!
很難找到熱心網友留言討論耶~~~
puma911 wrote:
而且畫質細節....
...這就不公開講,以免斷人財路,摧毀它人信仰~~~


照實講會被說在黑......,甚至被一些人列入黑名單
不過.....
你已經說出答案了
puma911

難怪這次世界盃足球賽,絕大多數的體育記者,還是選用傳統大廠的系統,有張網路上的圖片,清一色都是用白砲~~好幾十門砲管,廠牌我就我就不說了,反正不是 S的就是了。

2023-02-17 18:43
Wahaha214 wrote:
照實講會被說在黑.....(恕刪)

SONY的防手震的效果的確不佳
倒是畫質細節,應該還好
有可能是微震造成,尤其是在手持拍攝時
另一種可能就是高ISO引起, 我覺得ISO超過800就看起來畫面髒髒的
以上只是個人使用的感覺
puma911

畫質的部分我覺得還要多拍一些比較,才能知道她夠不夠優,也很可能是微震造成的關係,還有......陰影處跟逆光拍攝,覺得是這管的大罩門

2023-02-17 18:39
johnny5423

對對對,還有逆光的時候,我經常拍衝浪都是逆光的環境,成像真的很不優。

2023-02-17 20:54
puma911 wrote:
@_@" 我快門設定250...(恕刪)
我早在前面有講了,基本就給1/1600S,才能確保成果!快門不能高就要打很多再去選,實效率不高。

再不然快門要低點,就上著架腳而不再去用手扶持,另用快門線去拍或延遲拍,成功率才會較好---即只少了一邊人的微動、若鳥有動快門還是要高了。

我去大雪山專拍深山竹雞時,第一次遇到因天色是一大早還暗,用SEL70200GM2其有F2.8,把快門由1/1600S拍到1/400S---牠在逛大街,一步一步慢慢走,但頭會再前後縮來縮去,在1/800S以下時就都會凝結不好。

再後上5號重腳架與重油壓雲台,一開始只用1/800S,在第二次可再打到時更是高興,雖有拍到了一大堆,然回到家在大銀幕上,看成功率不到1/3。

所以我為作好專集,還架上閃灯、體會快門也必要用上1/1600S,以求ISO可在12800內,這是不久前有談到的一個閃灯問題(要不可開紅眼,不然閃灯會往覆自我調整,會錯失很多良機)。

還有要強調,它的畫素大、用的焦距也大時,更會一稍有微動就影響更大。而連拍要好(高速)防手震必要低,所以我在拍鳥快門高於1/2500S就幾乎不開防手震了!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承上

不然就用錄影去擷圖來比較,看您在哪兒有失忽(改不了的習慣換家成雞助),如我這樣搞....(已分享的)

話說有人一直在為α7R5的連拍不給力,一直在幫忙擦屁股、而我也講了多次了,內錄MOVIE可以給到8K 24P早就露餡。然時夏一些應用軟體,早就可以把MOVIE一格一格動作擷取成連動的STILL,那一秒不就有24張了嗎?而官方還說,也可以外錄輸出到8K 16bit的Video RAW,這個色階可比原廠訂的STILL 14bit RAW 還高喔?那也可以有8 K / 24FPS STILL 16bit RAW啦

Sony α7R5 & SEL400GM+SEL20TC
這只拍到4K,看到這一幕不錯,就把它擷取了一下,跑不出來的機台,別說LR沒這功能嘿:

擷取的直出圖


再作個色調與除躁之後
(而在這之後更有立體之感。)


BTW
在一按、一放之下,用以看看持續中,不準焦的有多少,以瞭解自己跟相機是誰的問題大。

這我過去早有發現,自己按快門,本都習慣用整個食指前段平按,成功率不好,後注意到官方展示的大師按快門,都是彎直以垂直方式去操作快門按鍵,就此學習改掉按法,成功率就高起來了。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繼續……
再來就是防抖動問題(也已分享、這可瞭解到當時我的穩定度有多差)...

α7R5---天殺的「防抖震」
Sony α7R5 & SEL70200GM2+SEL20TC
( 4K Video,由4K銀幕擷取Catalyst轉換過程,原生影片規格4K 4:2:2/60P/10bit、已開啟機身防抖。)

這是今年農曆大年初一,一大早跑去貢寮「田寮洋」濕地拍攝的,其是來自西伯利亞的稀客「豆雁」。

看到時距離還很遠,就小心翼翼的靠近,踩在田園相互隔離的小小堤上,很泥濘一小步、一小步的前進,人都晃的隨時會跌倒,而此時是半蹲手持,在等效600mm焦距下拍得,看原生影片實在是抖晃的有夠嚴重,似乎沒有機身防抖動的效果。

心得:
真格的不偽言---Sony a7R5的防抖動功力,確實已比α1的強不少,只是都是用來記錄在檔案裡頭,所以第一時間的回看,感受不到已不達緊要了;這應該都有張張很準焦(選4K用全螢幕來看會更清楚)?

BTW
在有夠晃之下,用多種快門速度,比比糊不糊,今後決定自己操作時,快門要多高才能理想(這一影片我的快門是1/2500s、光圈F5.6,是拍靜照有餘裕時直按錄影鍵去攝錄)。

還有a1的ISO用上12800,我早有分享多次,質地不會比一般機ISO 800遜色,所以可以大膽來提高快門,以及在電子快門之下,Sony相機不會偷跑優化,要看成果好壞必要在後製過後來比。(這可到SONY大砲俱樂部或a1蓋大樓參考看看。)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wrote:
承上不然就用錄影去擷...(恕刪)

A7R3 拍的
f8, iso 1600, 1/400 S, 上腳架
第一張是jpg直出只有縮圖,感覺就是髒髒的
第二張是100%裁圖,細節我是覺得還OK,可以接受


AbdA

[拇指向上]讚,後製一下就會更棒滴~!

2023-02-17 22:05
  • 7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