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

SONY大砲俱樂部

飛鴿Pigeon wrote:
裝上2倍增倍鏡後,光圈不會有縮小的動作

謝謝好意出來講解。

但實情按我的方法去檢視,確實可看到……加不加增距鏡,有光圈被縮變的情況,如不加最大是一種、加了最大是另一種;不然怎麼還能看到光圈有變大再縮回實況!

會不會因為設備不同,而可看到就不同?
AbdA wrote:
但使用相機的ISO寬容度佳的話,可以壓低曝光度來拍,事後在後製加亮去補強,不會產生怪樣來取得正常



我只能說恭喜啦!

《甄嬛傳》金句──任何時候都不要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費時間、費心力。

mm-lai wrote:
我只能說恭喜啦!《甄(恕刪)
我有漏了一下筆誤,要說...可正常不會異樣,就可行。

最近遇到一位愛打鳥的同好,用超可愛的ID,叫「拍郎」,哇~哈哈哈...
vigun wrote:
我覺得增減距都用T值(恕刪)


增距鏡不是損耗,而是擴大像場,總通光量沒變,只是點通光量(我們一般會把點通光量省略成通光量,所以容易混淆)只剩下一半
至於多餘的光,不是損耗,而是落到傳感器外面
另外如果F值維持,那其實虛化(彌散圓尺寸)也會維持在f2.8(假定是400gm情況),但實際上拍攝,它就是只有f5.6的虛化,不信可以自己測試一下

像100stf這樣,虛化可以維持在f2.8等級,才是完全保持f2.8而t變5.6

其實我們拍照看F值,是因為f值影響了虛化,這影響拍攝效果,而看t就異常複雜。。。
f值是理論最大t值,同樣f值鏡頭因鏡筒損耗,相差可以很大,f1.2的t輕則掉到t1.3,重則1.5甚至更低也有可能(現代鏡應該比較少)
但虛化(彌散圓尺寸)就一定會相對更一致,都是f1.2水平(或者也會有微少差距但一般不大)
AbdA wrote:
可說不認同,再去找實務


我已經提出了很實務的資料證明你的光圈論不實就是
T之歌 wrote:
增距鏡不是損耗,而是(恕刪)


基本上AbdA無法理解的是光圈跟孔徑可以脫鉤
我覺得他去研究研究什麼是T值光圈是有幫助的
雖然這是對牛彈琴啦,反正他也聽不進我說的

我的損耗基本上是以傳感器撈到的光強的角度說的

老實說,如果你站在一樣的距離
用與不用增距鏡,你拍出來的景深是一樣的
只是因為受限於一部分的畫面跑到傳感器之外
如果你想拍出跟增距之前一樣的構圖,就必須取更長的物距,景深就變得更深了


舉個例子來說
把全幅鏡增距以後裝在中幅機上拍出來的景深其實跟直接把該全幅鏡裝在全幅機身上拍差不多

減距鏡的場合就是
把全幅鏡減距以後裝在Apsc上拍出來的景深其實跟全幅鏡裝在全幅機身拍同構圖的時候的景深幾乎一樣

也就是說增距基本上就是把鏡頭變成光圈比較小的大一個片幅等級的鏡頭
反過來減距就是把鏡頭變成小一個片幅等級但是光圈比較大的鏡頭
但是他們等效完都是一樣的

有的強者會拿全幅鏡用減距鏡裝在全幅機身來用就是一個等效了一圈又繞回去的天才,我就不說是誰了
SONY的「AF中的光圈驅動」功能,既然成不符實際的一堆論調而不可行,然我可就是有這一加碼功能,用的樂呼呼!總言之異議那麼大,應該直接去向Sony抗議……怎麼可以那樣搞

1.實情上就只有一件光圈被先縮,必要先去肯定理清是不是有沒有!

2.雖使用者無法直接控制原始在最大時,但相機就是有可再往更大去開啟現狀。

3.其情就如同一個管子,含有個水龍頭一樣(如光圈),開的越大水流量就可越大,相對水壓就會更大……即實情上已管不著已固下來的鏡頭用料結構。

4.當然爾,有更大的光圈、可開的越大,進光量就跟著越大,然也只不過應用來補助對焦罷了,並沒有實質用較大光圈來擷取影像。

就那麼單純簡單,那還什麼大道原理?小小看法...無法適用,有些人不過是拿出來賣弄玄虛混淆,有這種品像與作為,我就不會認為是真有理通學理可務實者,總之「很灰、夠魯」就要拒絕往來。

加註:有SEL400GM & SEL20TC者,可以自行去看,確實可以比較看出...加上SEL20TC調在F5.6時並不是在最大的光圈開啟狀況。
繼續蓋…小白捕魚一瞬間

Sony A9II & SEL400GM+SEL14TC
(點擊為3:2。)



A9II+200~600G+1.4X
color7 wrote:
A9II+200~600G...(恕刪)
好漂漂的鳥,拍的讚!

繼續蓋、繼續練...拼A 1的降臨(NT$174,980)

今天2021.02.22最肥樣的一株桃...
Sony A9II & SEL400GM+SEL20TC




最關鍵再裁放特寫

(點擊為3:2。)
  • 8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