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o1156 wrote:最高畫質的格式流量才...(恕刪) 不要那麼快破梗啦,不過因為SD規格行之有年,SONY也無法確保每個用戶使用速度規格達標的SD卡。像我手邊還有32「MB」的SD卡當初要買也是要將近1000元台幣現在同樣價錢買得到的SD卡,最少也要32GB起跳了。
Tim share出來的文件有三個, 只有1個是有人像的, 另外2個都是景.而且這3個都沒有出現在他的影片中.所以我只挑了人像來跟他做比較.以下我會說明他的問題在哪, 為了避免有心人士, 胡亂噴一通, 所以只要您覺得我調的是有問題但是說不出來個所以然, 比如說一些基本的驗證方法, 我都會當你是個只會放屁的小孬孬.還有我也不靠這行吃飯左邊Tim 右邊我調,他的膚色是發青的,從scope上可以清楚看到數據,其他片段更嚴重 我選的這張是算輕微的了scope有一條10點鍾方線的線,就是告訴你大於這條線約2度是正確的膚色before vs after檢查明暗度, ire 40~70 pass
cinelogc wrote:Tim share(恕刪) 調色確實是門學問,有興趣的同好可以從下面兩本書入手學習Color Correction Handbook: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for Video and CinemaThe Art and Technique of Digital Color Correction這段影片同樣是 A7S III 拍攝,顏色上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感覺?Sony A7S III ADVENTURE Short Film | Cinematic 4K
Foto_Wesley wrote:但穩定性對於用這些機器當飯碗的人來說,不就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所以他常常在他評論器材的影片,有意無意提到比起單純堆疊帳面性能,他還是更注重機器各方面的工作穩定性與可靠性。 討論區就是要看這個,這些心得才有參考價值,因為帳面規格是一回事(用來吸引顧客上門),但是使用上(實際上)怎樣又是另外一回事台灣不像美國,你用了覺得不順手可以一個月內無條件退款,在台灣買了就買了,不合用或是沒到期望只能自己吞下去或是認賠殺出
cinelogc wrote:Tim share出來的文件有三個, 只有1個是有人像的, 另外2個都是景.而且這3個都沒有出現在他的影片中.所以我只挑了人像來跟他做比較.以下我會說明他的問題在哪, 為了避免有心人士, 胡亂噴一通, 所以只要您覺得我調的是有問題但是說不出來個所以然, 比如說一些基本的驗證方法, 我都會當你是個只會放屁的小孬孬.還有我也不靠這行吃飯 在你的眼裡這裡都是小孬孬有話直接去跟Tim說去教教Tim怎麼調色對他的影片有意見直接在他的影片留言在這裡有點像是背後說人的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