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關於A7SIII的像素

CP大師您來啦!

50F說除了Si/ii機身有辦法4K不裁切 不過熱!

請問您的 A7R4 過熱燒掉了沒?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ever7070 wrote:
CP大師您來啦!50F(恕刪)


你的腦袋燒掉了我的 R4 也不會燒掉阿!.

我還在等你的 R5 8K 錄影阿,
什麼時候可以完工阿?
資料運算與傳輸量提高,就很容易提高相關元件的發熱量,而拍片的資料量除了畫面尺寸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每秒需要傳輸的數據流量,或每個畫面需要的運算量
電子產品偏偏就怕高溫,這不管哪家的機器都要面對的物理限制
運算量提升造成發熱提高這個問題,電腦跟手機同樣都要面對,電腦與手機廠商也為了這個問題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也已經有相機廠商對自家稍早前發售的新產品,採取電腦跟手機早就行之有年的散熱方案

不會因為某人偏愛特定哪一家相機,該家就不需要面對這個物理之壁,不管某人跑到哪引戰,他偏愛的那家也一樣正在面對新產品撞上的溫度牆,並需要解決

與其一直要刻意放大自己不喜歡的品牌的產品缺點,忽視自己喜愛的品牌產品同樣的問題,並成天在各個版上遊走引戰,不如把這些時間用在拍攝上,相機攝影機是拿來拍的,不是拿來戰的,又或者有人在問的,你真的這麼愛某家品牌的東西,那你買了嗎?
Todo1156 wrote:
搭配在手機很成熟的像素合併功能

(1)CMOS的ADC與AMP是一個畫素搭一組的
同一個面積裡12M個發熱源與48M個發熱源您覺得對高ISO會不會有差?

(2)合併畫素只能緩解高畫素收光區面積變小的問題
但假設一組CMOS面積為A,處理電路所占面積為a,那收光區面積就是A-a
48MP用4合併畫素損失的收光面積有4a,12MP同樣收光區面積損失的收光面積仍然只有a


保持12MP這件事就只是看是要把一招絕活推到極限,還是只求個樣樣通.
對我這舊A7S用戶來說A7S賣點就是高ISO,若無法做到輕鬆數萬ISO飆上去還不痛不癢那這產品就沒有價值了.
像素合併這種旁門作法給高畫素的R機去補充自身不足就好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Foto_Wesley wrote:
與其一直要刻意放大自己不喜歡的品牌的產品缺點,忽視自己喜愛的品牌產品同樣的問題


01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不能說出品牌的實際缺點,會被鐵粉砲的,然後說不滿意就拋啊,問題是這樣就有解決問題??
還是一句話,我花錢買產品是買來用的,不是來享受設計上的缺失或是品管問題
Foto_Wesley wrote:
資料運算與傳輸量提高(恕刪)
又或者有人在問的,你真的這麼愛某家品牌的東西,那你買了嗎?


這您可以問一下65F,他都拿ARRI來比EOS R5,問他ARRI買了沒?........靜默

我沒看到他在這拿ARRI來比A7SIII,看來他太看不起A7SIII了!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高ISO低雜訊才是王道
(最好長曝也能有低雜訊)

300dpi印A4只要800萬
4k螢幕只要不到1200萬
1.2M在常規使用已經是綽綽有餘

除非有廣角需求
不然小弟的A7II也常是用APS-C模式在拍
也省得存一堆大容量的圖
饅頭 wrote:
高ISO低雜訊才是王道(恕刪)


您說的沒錯!

王者降臨!
王道再現!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P-K6dCNSs&feature=youtu.be (16:00~16:29)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ever7070 wrote:
這您可以問一下65F...(恕刪)


那看你在各版把R5/R6捧上天

怎麼不見你各買個三台,來個一台收藏一台操作一台推廣呢?

很多劇組不見得會自己養台電影機,而是真的要用時才去租
Foto_Wesley wrote:
那看你在各版把R5/R6...(恕刪)

他可能更推荐eos-r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