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你看世界的新視野 - Sony α 200

吹球吹一下吧

機身每張都有灰塵.................灰塵灰塵灰塵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neobaybay wrote: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恕刪)


這個我也不太懂

目前我知道的是...
ADI是MINOLTA開發的一種程式閃燈技術

好比說現在各家的閃燈(包括MINOLTA)都有TTL的技術了
透過閃燈的程式去打出最適合的閃光出力值
讓拍照時得到適當的光量

而就我的瞭解,ADI感覺起來很像TTL
只是ADI是MINOLTA的一種獨門技術
如果搭配的是(D )鏡,有支援ADI
則閃光燈的出力值會比只有TTL更為精準,拍的照片更理想 ( 說的白話是這樣^^" )

不過就我的使用而言(我之前是用5600HSD和底片機)
5600HSD 搭D7的TTL就相當精準
只是我還沒用過D鏡,沒辦法提供兩者的比較 ^^"

cybercat wrote:
過去的Konica Minolta D5D、Sony的α 100,若是遇見需要大光圈的場合,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迷焦、甚至顯示對到焦點了,拍攝出來卻是有些脫焦。這在拍攝的時候是有點困擾的,最後多半只能MF手動對焦來解決,但這次使用α 200,個人使用的感覺是這樣的情況少很多,甚至幾乎沒有,雖然α 200的對焦硬體系統並沒有改變,我猜想或許軟體的對焦邏輯判定有些許的改變也說不一定?

那是品管問題。
taco_clement wrote:
這個我也不太懂目前我...(恕刪)


謝謝回答~~目前買了顆minolta 的24-105 f3.5( D )
外閃真不知道該不該給他買下器
$ony的外閃價錢真是
taco_clement wrote:
ADI感覺起來很像TTL
只是ADI是MINOLTA的一種獨門技術
如果搭配的是(D )鏡,有支援ADI
則閃光燈的出力值會比只有TTL更為精準,拍的照片更理想...(恕刪)


記得是ADI技術是除了會依測光來調整之外
還會依據鏡頭傳回來的距離資訊來進行更進一步的閃燈出力控制
但是要使用ADI閃燈的先決條件是要配合D鏡(八個電子接點,鏡頭會回傳距離資訊給機身)的使用
如果是使用傳統非D鏡(五個電子接點)的話
就只能使用TTL模式而不能使用ADI模式
feman wrote:
最近已經有念頭蠢蠢欲...(恕刪)


因為用了MS反而會流失某部分的DSLR使用者轉為使用SONY的可能性

在SONY推出第一台的Alpha 100是有附上MS PRO DUO轉CF的轉卡
後來都沒再附這個產品了(選配)

另外....熱薛蓋在Alpha 100是有的...200大概為了省成本拿掉了
sony 真會綁規格,連熱薛座都是一定要用sony 的! 外閃還特別貴!

果然是$ONY ,錢尼呀!
魯迅說: 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sifon wrote:
sony 真會綁規格...(恕刪)


Sony原本的熱靴才不是這樣勒
不信的話請去看看Sony DC有熱靴座的機種

綁熱靴座的不是Sony而是Minolta
Alpha的熱靴座從Minolta時代就是長這樣了.....
sifon wrote:
sony 真會綁規格,連熱薛座都是一定要用sony 的! 外閃還特別貴!
果然是$ONY ,錢尼呀!

要不然你以為Canon或Nikon的閃燈規格都是四海一家的?
有看過人家用5D接SB-800來用嗎?
KM (D7D + 24-105 F3.5-4.5) + Sigma(30F1.4 + 70F2.8 Macro + 28-200F3.5-5.6)
sifon wrote:
sony 真會綁規格,連熱薛座都是一定要用sony 的! 外閃還特別貴!

果然是$ONY ,錢尼呀!


外閃綁規格. 每一家都如此

Nikon SB-800公司貨約12000. Canon 580EXII公司貨約15xxx. Olympus FL50R水貨也要15000
相較下Sony的F56AM也沒有比較貴

請別看到Sony就喊貴.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