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最廣 FE 12-24mm F4 G,開箱~蓋大樓!

2017.07.27北橫巴陵大橋「北極星軌」

A7R2 + SEL1224G
907秒單一拍

(RAW+JPG之全尺寸原生Fine Jpeg)

這本是預計拍15分鐘,但誤觸到快門線就提早結束,所以亮度較暗。
註:
這一種長曝拍方法,通常在地面很黑的夜裡,一遇強光突出必暴,而這是採用一正、一反的「漸層」ND8夾成一片,用來機動避開強光作手動搖黑達成,不過也造成天軌不是很順暢(亮度)。

前後與用A99II + Sigma 12-24mm F4.5-5.6II所拍比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5201293&p=9#65218801

華燈初上

買後第一次的試鏡,察看星芒…!什麼要到F11才會展現…(又醜),差點叫我買不下去

A7R2 + 本尊
(天地本色就是如此)
F5.6


F6.3


(RAW+JPG之全尺寸原生Fine Jpeg。)

註:
SEL1224G要星芒美,就要善用這二個光圈值;它幾乎跟SEL24240的狀況相同!
我已經有一台FE16-35 F4搭配A7S,用超高感光度彌補F4的不足,但是還是希望能有更廣,高大光圈來做某些特定用途,例如旅行時,降低夜間燥點(不使用腳架下),或者夜間縮光圈來達到好的星芒,或者室內或人像有更好的表現...目前考慮FE12-24, Sigma14F1.8...不知大家是否有建議...我不太想賣FE16-35(嫌麻煩),只想找鏡頭來互補
weiscott wrote:
我已經有一台FE16...(恕刪)


我是賣了SEL1635Z改用Canon 16-35mm F2.8L2,這支頭的好處是有F2.8的大光圈,而星芒由F5開始就可以明顯細緻下去,所以星芒要大、要小很好控制,又可縮短拍攝曝光時間。

而我是廣角控,因愛好拍銀河與近拍晨昏大景,目前有12-24mm四把;Sigma的12-24mm二代二把(Sony A & Canon)、三代ART,Sony SEL1224G,早有LAOWA 12mm F2.8(Canon賣了,目前想再買Sony A)。

感覺一般夜間照明下,手持要有F1.4才夠防手震,我經常用Sigma 20mm F1.4 ART拍新人進出禮車、洞房與晚宴,用1/30~50s、ISO在3200以下都很不錯用,不然就只好開閃或補光。

(Sigma 12-24mm二、三代For Canon要賣了!)
今日新北大橋晨光

此景今天佔到的位置(曾拍過20mm者),最大在24mm才容的下,不過左上角還是有點碰壁到。

A7R2 + SEL1224G
(Std.)

(RAW+JPG之全尺寸原生Fine Jpeg。)
同與A99II + Sigma 24-70mm F2.8 IF EX DG HSM的比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5201293&p=10#65268106
(人多無法同時開拍,這較早點所以有較燒。)

另一在手機上調整裁切之後(這張碰壁更多,有很燒刪了可惜!)

(1980 X 1320、顧不得慢慢撟的)

AbdA wrote:
怕「新大橋」的就略過...(恕刪)


您如果拍得好,大家就不會排斥「新大橋」,當然也不要一下子貼個十來張讓人看到傻眼...
像您這2張,我就覺得有看頭,值得欣賞!之前是因為您一下子連續貼太多張,而整體畫面又不怎麼樣(就只有您自己在乎的些微燈光顏色變化,最好還能一張拍到2種顏色切換),大家才會覺得有點反感...
鏡頭輕巧
很適合女生使用~
byrianshih wrote:
A7R2 FE1224G...(恕刪)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