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er tree wrote:
人會成長,拍攝機會...(恕刪)
對!
RAW解碼為RGB可視影像格式的過程,是純數學演算,這演算法本身就有可能產生"突變"。某人半夜起床尿尿,忽然靈光一閃,想出一種更好的演算法,使RAW的應用更上一層樓,雖然這種機率不高,但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人類文明史有許多類似的前例。
事實上,解碼除了數學理論,還需參考色彩學與視覺醫學、視覺心理學的研究,當這些相關理論有所進展之時,解碼實務也會跟著改變,不單單只是數學問題。
此外,還有介面問題。如果有一天,顯學影像格式由8 bits 進展到 10 bits,螢幕等顯示介面也是 10 bits 為主流,那手中只留存 8 bits jpg 的人,就失去重新RAW轉檔、與時俱進的機會了。
如果不是"隨時丟棄也不可惜"的照片,也不苦於儲存成本,那麼,儘量留存RAW,個人認為是不錯的主意。或許一二百年之後,你現在手上"不過爾爾"的照片,會被子孫們以今日完全無法想像的方式珍貴地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