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小新 wrote:
我是從A57入手A7...(恕刪)
所以我還在等下一代的A環平價FF機XDD
biaw78 wrote:
看到了不以為然的文章,往上一看原來是您XD
規格就是規格,相機就是這樣被製造的,為什麼要把規格加入惡意呢
APSC的好處就是感光範圍較小,所以如果有專為APSC設計的專用鏡,就可以不用涵蓋FF範圍,只專注在APSC之內的成像就好了,理論上鏡頭可以比較輕比較小又比較光學最佳化
但是你買了一顆FF設計的鏡頭來怪罪APSC相機,指責他像是小偷一樣了
除了感光元件大小的不同之外,通常FF相機被廠商定位為高級相機,產品定位高一截,機身性能都好一截,價格也高一截,但不代表APSC規格就是低下的規格
例如如果想要做個FF版的RICOH GR,以現今的相機科技是要怎麼做出利樂包大小呢?
psyclonzero wrote:
SONY對大小片幅沒有定義
先借用N家明確的DX、FX來講
DX成像範圍是FX的2/3
但
DX鏡頭(機身)體積,小於FX的2/3嗎?
DX鏡頭(機身)售價,低於FX的2/3嗎嗎?
不止Canon、Nikon、SONY…
DX 35/1.8比FX 50/1.8貴的
比比皆是
====================================
同理可套用到4/3、m4/3
4/3成像範圍是FX的2/3
但
O家鏡頭(機身)體積,小於FX的2/3嗎?
O家鏡頭(機身)售價,不到FX的2/3嗎?
和A7比,O家EM1的價格有到一半嗎?
片幅、成像範圍,EM1不是A7的一半嗎?
可是EM1怎麼還比A7貴?
理論上應該要半價不是嗎?
====================================
不是FF太貴
是DX、4/3的價格太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