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問A6000的kit鏡16-50畫質怎樣

拿出18-35來比
我看了都要吐血了
完全不同定位的東西也要比......

更何況18-35本身已經超級大支
在加轉接環是要拿來當棒槌嗎

本來小包包可以裝
塞了這大根的東西還裝的下嗎
連我拿A接環的都沒興趣買這支了
我沒說我要買啊
而且聽說這顆會出A接環的
只是我沒有興趣當然不會去追啊 囧

只是拿這顆大的要命的來比
很明顯就不合理~

我朋友拿EM5+12-40他說體積已經接近底線了
就算來個2.0恆定
如果尺寸更大他也不會買

三星那顆口徑72MM
裝上E系列能看嗎?

GM1+12-35長這樣就有夠醜的了


5N+17-50就長這樣了 能看嗎....(口徑67MM)




還是為了性能啥的
美感都可以不要管了~~



在附你一張你所謂三星神鏡裝在他們自己的NX微單上





我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敢拿這樣出門
但至少我不敢
比例上真夠醜的

三星這顆若是菜頭
我只能說SONY瘋了
幹麻還叫微單?



順便在來一張
A6000+你所謂的超級高畫質18-35
看到這邊還要說大小不重要嗎?
如果不重要幹麻買M43?
我是從M43的G2跳SONY的A接環A57+17-50的
這已經是我的重量體積極限了
不然要更好畫質我不會買A99+24-70嗎.....


cdx wrote:
誰說12-35 f2...(恕刪)



那就送你一張NEX7+16-50/2-2.8
不說了
這種大小你能接受
你當初何必買M43?

(12-35 f2.8完全可以更小,或是同樣體積給更大的光圈
當除發表前大家都期待是f2.0....)

Panasonic有證實這段話的正確性嗎?
這我不太清楚就麻煩您解答了




gi55123 wrote:
我沒說我要買啊而且聽...(恕刪)


感謝提供照片,
看完心得...我還是買台GX7或是下一代
買入12-35 F2.8等看看有沒有12-35 F2.0吧....

G2+GM1先撐一下
看著LX8跟FZ1000又心癢癢阿

今年一堆東西看了都很癢....

cdx wrote:
感謝提供照片,看完心...(恕刪)


我當初是從G2跳來A57
折衷下才選擇的
本來是想買G5+12-35/2.8
但A57+17-50/2.8便宜許多...
重量上還可以接受
所以才這樣~

未來也有打算買台M43當隨身機用
s9001682 wrote:
這點我要稍稍做平反先...(恕刪)


吉姆林大評測看看就好
要比感光元件請看DXO吧
Sports (Low-Light ISO)會告訴你可用ISO是多少

icekaolb wrote:
吉姆林大評測看看就好...(恕刪)

說真的
與其看數據憑空想像
還不如看實際的照片比較有用
測試圖就擺在那
這是最能直接反應出結果的
看完也能訂出自己的接受範圍

就像只看鏡頭MTF
沒有實拍照也只能知道個大概而已

當然那些數據是有意義的
但在非專業場合
也只是供人參考而已
s9001682 wrote:
說真的與其看數據憑空...(恕刪)


連DXO的測試你都不相信。
這讓人太驚訝了。且個人接受範圍不一,此點不科學啊。
至少我個人的親身驗證是DXO還滿準的。
建議你上網抓這些機型的RAW進LR比較一下吧。
在PO一次DXO資料。


s9001682 wrote:
當然那些數據是有意義的
但在非專業場合
也只是供人參考而已(恕刪)


以我用過的機種來看DXO的數據
個人覺得很準喔~
唯一一次把A7R開到ISO2000以上
說真的我沒辦法接受畫質耶
所以對m43感光原件那麼小
能開到ISO1600以上感到驚奇呀~



icekaolb wrote:
連DXO的測試你都不...(恕刪)

ISO可用度或許確實是這樣沒錯
我也沒辦法反駁
以數據來說我講得太誇張
但如同你所說每個人的接受範圍不同
也有人認為這些不準
我認為也許真正的ISO可用度如數據顯示
但在後續的直出後(機體內後製
抹得很漂亮看不出來
那又何嘗不能受

只拍RAW的話那就算我錯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