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冒昧問一下...SONY的人像膚色

現在A7有WIFI有NFC,如果用這些功能傳照片到手機也是RAW嗎?還是會幫忙轉成JPG啊?
剛好昨天有用到會轉成JEPG上傳!!


中出...
怎麼我又講到中出了。

來點正經的。

-------------------------------------------------------------

這麼說啦!
如果你只是一般家庭用戶,不想知道也不想了解所謂攝影(例如:曝光三要素、構圖、色差之類等等)。
那,就選擇一般相機吧,甚至選擇你喜歡的相機就行。

喜歡的相機包含:價格、造型或是你所謂的人像色調之類,甚至哀鳳也行。
你開心,你自由,你喜歡就行。

但就比較不建議你選擇準專業或是專業型單眼相機了。


不知道為什麼中出(誤),演變成直出好像就是大師的論調(強調不後製)。
問題是:直出等於照相機幫你後製;簡單說:就是它聰明,你傻瓜而已。

記得我小時候,電視上底片相機廣告詞是這樣說的:「它傻瓜,你聰明。」
其實這句是相反的,應該就是:「你傻瓜,它聰明。」
因為你只要會按快門就行了,其他都不用動。

這個延伸到後來的數位相機時代。

你看看低階的DC,手機,隨便直出甚至都比數位單眼漂亮。
論壇不時就出現,我拿XXX單眼,拍的還比手機差。老婆女友的手機隨便就完勝我XXX單眼+大三元。
為什麼?有幾個人想過?

(1)消費型dc,包含手機:

主要使用者是沒有時間、沒有能力、沒有興趣處理後製或是一般用戶。
所以它幫你做好一切,內建色彩優化、銳化程式,減少低通濾鏡。數量。
在相機(手機)螢幕上看或是電腦上呈現鮮豔清晰的程度,滿足一般消費者使用。
但缺點是:色彩渡層次少,燥點大難以消除、放大倍率小、焦點不夠清晰、後製處理空間小。


(2)數位單眼,專業單眼:

針對專業人士、業餘玩家、攝影愛好者而做的。
主要是寬容度大(raw),保留細節多,後置空間大。
因此成像乍看不如手機、小相機飽和鮮豔,但它預留的空間非常大。
經過一定後製後,效果絕對凌駕在dc之上。


當然要當個中出,不!是直出大師也行啦。
反正就挑一部你愛的就行了。


只是我想說:

以前底片攝影師,拍攝的同時,就能預視結果,甚至腦中已經在想暗房需要什麼要藥水了。
所以:

進暗房,就是後製。(如今變成亮房,打開電腦。)
至少,再一次檢視自己的作品,這是負責的態度。

--------------------------------------------------------

所以,我不是一個攝後不理,不負責的男子漢XD。




有些事情其實是這樣的

1.即使修RAW,也不需要一張一張慢慢調,現在的軟體很進步了
從半自動到全自動全看個人設定,就拍照的節奏來講,拍RAW絕
對比微調機身JPG來得快,因為只要顧好曝光,準焦,其他的都
不是大問題,後製過程絕對沒有直出黨說的那麼繁瑣,那麼慢

2.即使是拍RAW來修圖,其實也無法全然掌控,用LR的人,用到
的是ADOBE幫你弄的色盤,換湯沒換藥,變成另一種無奈的依賴
,相機用得越多,就越對自己喜歡的色彩越敏銳,遲早還是會試
圖去調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事實上色彩這玩意是能賣錢的,但要
自己弄也不會太難,就是一支低價鏡頭的錢吧

http://www.colorfidelity.com/
http://pskiss.com/

3.色調,是指色彩和階調,兼顧色準和對比,是每個廠商努力的
目標,我看過不少相機機身的預設色調,基本上色彩誤差ΔE能到
達4以下的,已經少之又少,再加上階調的滾落要圓滑並兼顧動態
範圍,還有人眼的視覺心理,能面面俱到的選擇不多。依賴某些不
太理想的機身色彩品質,其實是很浪費相機的真實潛力的

4.在光線的照射下,其實膚色絕不是只有紅或黃而已,一定要弄得
白裡只有紅,其實會少了人的那絲活氣,有人說膚色偏黃只要故意
把白平衡偏移就好,其實這並不是正解,因為這樣會讓其他色彩走
調,就等同顧好一個色彩,卻讓其他色彩色偏

5.感光元件+鏡頭+濾色片->光電流->類比數位轉換>RAW儲存,RAW
當然可以直接DEMOSAIC作線性色彩對應,但人眼應該看不慣,所以
會套用不同的GAMMA,所以雖然數位相機感光的過程各廠商用的組件
不一樣,要調出相同的色彩卻不是不可能,甚至可說是容易,數位感
光的原理利用光電轉換累積電荷在WELL中,基本上是非常線性的

我單純就膚色來討論而已,我也不是專家,但我承認SONY原生膚色本來就不是很討喜,

23樓我貼的圖閃燈出力太猛是真的蠻失敗的,虛心受教,SONY閃燈第一次用還對

SONY系統不太熟悉,閃燈出力控制還需要練習,反正只是純生活紀錄非商業用途,

不熟悉是因為我之前是CANON愛用者,

XD

雖然我技術有待加強,但我想說的只是膚色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在光運用、

攝影人的經驗(前製)以及後製。



會留言只是不希望攝友們走太多冤枉路,我並非是覺得我拍得很好,攝影只是

為了某個特別的瞬間,將其瞬間的感動或想法記錄下來,當然若透過完整的技術下

(前製+後製),必能讓圖片更加分,相機不可能跟人眼一樣,可以記錄眼睛所看到的,

一定要透過後製才能還原眼見。





當然不一定要接受我的後製觀念,真的沒時間的人也是有,我也沒甚麼時間,

其實也不用每張都修,出去拍一定都會拍好幾百張,但可以找些準焦、構圖漂亮、

有紀念價值的瞬間的照片來修即可,因為我們要分享給親朋好友看也不一定會把

所有照片都發給大家,但耐心對待一些自己滿意的照片,不用很久的時間,

讓他人看到自己的照片也能跟自己有一樣的感動,這不就是我們的初衷。

也可以說我是吹毛求疵的人,也許我們對攝影的熱情不一樣,但比起還沒後製前的我

我也是一直再換器材的人,一直到後來我才知道現在的機器每台都有基本的實力,

但因為產品製程不同有不同的特色及優點,而有些廠牌間的優點並非真的是別家模仿不來,

就如同膚色,解決的辦法有很多,前面許多攝有也有提到不管是光源、角度、光的出力

柔還是硬、或後製,辦法百百種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達到自己要的目的,

而這些都不是機身的問題,當然還是要以願意花時間前製、後製為前提,但相信我

前製真的比後製麻煩多了。



如果您是真的還不願意接受後製的人,可以把我講的話都當屁話,我也相信您可以

拍出好看又美麗的直出圖,但我個人是比較覺得,單憑直出就能拍出美圖的人,

只是把前製完整度達到90%而後製10%也許是交給相機或是簡易的軟體微調。


懂的人應該就知道我的意思,前製比重越高代表你需要更高的硬體技術以及

非常強大的攝影經驗累積,還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合才能提高完美出圖品質的成功率。




說這麼多其實喜歡用甚麼機子本來就沒有對與錯,但我只希望大家能夠善待自己的相機,

盡量把時間精力花在提升像片品質,而不要過多心思花在一些可以解決的事情上,

畢竟錢也難賺,換機的錢補顆鏡頭拍的東西又可以更多,不是嗎?


另外,我真的沒覺得我很強,我很狂妄,把我當成一個單純苦口婆心,只是想在你還沒

換機以前就快點制止你,先把錢省起來,玩玩後製軟體也許你對攝影會更改觀,


,心急加上講話比較直接,若有不舒服感覺的感覺這邊跟您抱歉,

把我當成一個莫名其妙的大叔就可以了。XD



若是您已換相機的話,恭喜您購入新機,我覺得每台相機都很好,適合自己的相機拍起來

也比較不會累,但期待您未來比較空閒的時候,可以玩完後製軟體。XD





我很喜歡拍我的家人,玩了多年,才終於發現白平衡的重要
其實SONY都幫你規劃好了,在家中白色日光燈下

使用 風格:鮮明 -1 +2 +2 螢光燈:冷白色,白平衡:A2 M2+ DRO*3,EV:+1~1.3,拍小孩會有白裡透紅的感覺
拍大人就要換成 + DRO*3,EV:+1~1.3,白平衡:A3 0,這樣比較自然



再戶外 就是用 螢光燈"白天白光 再偏移白平衡:0 M3 + DOR*3




之前我很喜歡富士拍人的膚色,但對焦速度讓我擔憂
其實用A模式下 EV +1 ~1.3 調整的頂多就是,白平衡偏移,跟 EV加減
看LCD調出你愛的色調 其實很簡單.

黃色光底下就是螢光燈:暖白色再往藍色偏移,再不行就自訂K質2700K.
e43555623 wrote:
我很喜歡拍我的家人,玩了多年,才終於發現白平衡的重要


你肯定白平衡有選對的 ?
跟肉眼所見,當然是不一樣的囉
我的設定是以拍出來膚色好看為主~

其實我也想要濃郁中帶點清淡...

以這張來說

肉眼所見是深紫色,拍出來變成淺紅色
拍風景時DRO關掉,白平衡直接自動就OK了~
這篇回文很直接,應該會被砲,不過我還是必須要講一下,
看似RAW當道的現在,其實會整理RAW的畢竟是小眾人口,
機身直出的JPG還是目前使用最大宗。

我必須直指,在不依靠像各位大師們補光、閃燈技巧,
也不玩RAW的情況下,機身直出的SONY人像膚色,是不討喜的。
理由是:SONY的直出比較接近真實。
也因此,某樓的留言我看了雖然反感,但不容置喙的,SONY只能拍美女,不能拍醜女。

SONY 1 +ev了還不白


SONY 2 直出的細節很夠,男生還好,女生可能無法面對「這麼多細節」的照片


SONY 3 夕陽直射,光線充足,反而帶出臉上的缺點


這個臉書相簿的照片都是直出,Canon的650D,可以從中看出人像膚色的差異(同是入門機)
連結


另外,RAW的使用,以LR為最方便、最多人討論(所以姑且算是最多人使用),
但是以在下這種舊期電腦來說,跑跑XP還可以,要XP以上就莫可奈何。
目前在下使用LR3.6,是XP系統所能安裝的LR最高版本,
這個版本並無法解我正在服役的A57的RAW,我只能使用原廠的IDC解,
而原廠IDC最讓人詬病的就是,解出來的照片都帶有綠霧,
而且每張照片的綠霧都必須個別調整(調偏紅3~10不等),並沒有一定的數值可以套用解決。
我有這樣的時間一張一張調整嗎?(不過風景照就可以直接解到爽了)

機身直出


IDC解出來,寬容度高畫面更好看,但人像帶綠霧



結論,如果使用SONY的宿命就是要用到RAW才能得出好膚色,
如果用單眼不會解RAW就是不懂得利用單眼,
相對於大眾使用人口而言,其實在產生口碑的方面是不利的。
如果一張「好膚色」照片的產生,不能隨拍即得,(現在更是方便到拍了就可以wifi到手機上傳了)
那麼人家會討論人像某家偏黃、某家偏白,甚至還有某家擁有富士色,
卻總沒人討論SONY顏色,(可能蔡色是有的,但很多人買不起)
我想,那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lazy106 wrote:
這篇回文很直接,應該...(恕刪)


我從不覺得SONY的膚色很難搞...
反而是沒用閃光燈的照片
光源亂七八糟那種照片才難處理




黃種人還是帶一點黃色才感覺真實
ChienChengYu wrote:
另外,我真的沒覺得我很強,我很狂妄,把我當成一個單純苦口婆心,只是想在你還沒
換機以前就快點制止你,先把錢省起來,玩玩後製軟體也許你對攝影會更改觀,
,心急加上講話比較直接,若有不舒服感覺的感覺這邊跟您抱歉,

哇咧,我以為我已經回得很直接了,
想不到你更直接,撲

但是只針對「膚色」而言,SONY的機子或許不是被關注的對象,
但是對於風景照而言,唯一可以跟SONY比的大概只剩下富士色跟LR色了,
這是我必須平反而且驕傲地陳述的事情

P.S.其實SONY的入門機都可以自訂白平衡,
除了可以自訂「K值」外,甚至連色調都可以在調,
像我們家的umax大就已經玩成精了,
會自訂色調,詳見A57大樓的#2351樓
#2351樓
其他家的入門機是不釋放這功能的,只有SONY才有哦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