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A77準備要出了,A33/55的朋友有想衝的嗎?


Jeffy.tw wrote:
我使用A55,照片拍...(恕刪)


你用光學的一樣會有誤差阿....記憶卡看到的東西都是後製出來的

yaynyics wrote:
應該是你的a55出問...(恕刪)


真的是lcd所見及所得?是我眼有問題嗎?



FunnyCLUB wrote:
你用光學的一樣會有誤...(恕刪)


真的有誤差!那種誤差較大?沒誤差還須要後制!
討論比較是有模式的?不然扯到太多、太遠就失去意義了。

Jeffy.tw wrote:
真的是lcd所見及所...(恕刪)


不知道大大所謂的誤差是什麼呢


yaynyics wrote:
不知道大大所謂的誤差...(恕刪)


lcd真的是所見及所得嗎?

答案如“是 ”的話~~ 抱歉!那我就真的是木眼了

abule wrote:
我不知道我的理解力對...(恕刪)


你的想法我認同,鏡頭解像力跟不上機身解像力 單就這點來看稱不上是損失(不知您是否是回應前面的大師?因為我的回文裡並"不認為有任何損失")

不過提高畫素可能意味的事情是什麼?
樂觀看待的話 我們可以期待A77透過新的技術,解決了高畫素可能發生的躁點、或種種畫質問題
悲觀看待的話 A77的超高畫素也可能是用來打規格戰的"帳面數字"實際可用度卻被隱藏

我期待A77是一台sony"誠心誠意"搶攻單眼市場的創新相機,所以當然是希望他們真的擁有了新的技術

但如果用悲觀的觀點來看(只是玩規格戰)那的確就可能有"損失"的問題存在,因為這就變成了挖東牆補西牆的窘境了

我們只能稍微猜測 至於用"期待技術進步"的觀點" 或是用"現有技術推斷為主"的觀點 可能都有不一樣的結論的啦~

預祝等待A77是值得的!!!

Jeffy.tw wrote:
lcd真的是所見及所...(恕刪)


就我的觀點來看
景深程度 發色 明暗度 銳利度 都是在lcd可以看出來的

還是大大的誤差是指類似殘影.手震.高iso雜訊之類的問題呢

那這樣的確是真的有誤差拉
Jeffy.tw wrote:
lcd真的是所見及所得嗎?

答案如“是 ”的話~~ 抱歉!那我就真的是木眼了


如果真的要在文字上繞的話...恐怕沒有多大意義...

基本上所見即所得是用在文書文字上,
以下是取字維基百科.

所見即所得(英語: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簡稱WYSIWYG)是一種電腦方面的技術,它使得人們可以在螢幕上直接正確地得到即將列印到紙張上的效果。故也稱視覺化操作。今日此項技術通常是文書處理系統所必需的(TeX例外),但對於其他文檔來說卻不一定,例如HTML。WYSIWYG是由菲利普威爾遜 (Flip Wilson) 所提出。


至於現在單眼上大家所說的"所見即所得",
是指可以將各種的設定反應在畫面上表現出拍攝下來的照片.
至於拍攝下來的照片與LCD上的色彩細節是不是完全相同需要牽涉到很多的事情~

首先
解析度不同~
這會關係到照片中的許多表現,
色彩飽和,照片細節...等等
硬是要一個幾十萬像素的LCD完全相同的表現出高達千萬像素的圖片...
也許要等到小小3吋螢幕可達到有千萬像素的年代~
再來
LCD與你所使用的螢幕校色不同~
就算是兩台相同品牌相同款式的螢幕去看同一張照片顏色細節等等都不見得會相同,
有興趣可以去螢幕展間看它們的展示動畫.
最後
你所想的"所見即所得"與大家所謂的"所見即所得"不同~
有人會提出光學觀景窗來比較,
是因為光學觀景窗根本沒辦法以改變那些光線來反應你的機身設定,
頂多就是...光線的充足與不足,
所以也請您不用掛心在這上面了~
因為可以反應出機身設定與照片的變化...已經夠好用了!!

以上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yaynyics wrote:
就我的觀點來看
景深...(恕刪)


yaynyics大:

感謝您的說明!

還有一事請教~~您提到景深程度...等,皆可在lcd可以看出來!

是按了“景深預覽”才看到的嗎?

但~我覺得參對“景深預覽”鈕後、與實際拍出來比較,還是有誤差!(在相機裡看)(包括:景深程度 發色 明暗度 銳利度)



Jeffy.tw wrote:
yaynyics大:...(恕刪)


新米少尉大:

感謝您的說明!

但~我覺得以LCD取景(包括調各種設定)後、與實際拍出來比較,還是有誤差!(在相機裡看)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