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DSLR至今快2年了~器材一直進步(16-80Z to 16-35z to 85z to 24-70z)但技術卻還沒進步~呵~
2年間器材也有進進出出,到但最後還是只留下『大根』沒有脫出還一直引進~~~我就愛那發色
『大根』怨念~不才小弟一試成主顧~無奈就算小弟只是一個受薪的小職,為了『大根』還是勇敢吃泡麵
分期敗下去(家人問起總是只能以多報少~我沒有大顆心臟~我還想要活下去)一路走來也听過不少朋友說
他牌這個好 那個不好買什麼才是王道之類的話~但請記得......出錢的是我.............請您收下這份好心。
凡事要有自己的定見~所有的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有好的就有不好的~
『愛你所選,選你所愛』這才是王道
===============謎之音====================
算了一下我買了S 社多少東西

A350 , A700 , A850
16-80Z , 16-35z , 85z , 24-70z, 30 MACRO , 50 MACRO , 58 Flash, 20Flash。
SR25,P13
KDL-40V 5500
總計:???????

小弟本身用了快 3 年的 Sony 機身,公司則是有著 Canon 和 Nikon 的機身。確實 3 廠的機身有功能上的差異,但小弟發現拍出來的照片,其實不會因為廠牌不同而有太大分別。
同樣的道理,今天給我一台 M9,或是哈蘇,我拍出來的照片還是那樣,也不會因為換了機身,就會馬上有人衝過來要付錢買我的作品。
在這裡要澄清,小弟不是腦袋至上論者。今天如果我有足夠的錢,我一樣會去買 M9 或是哈蘇。

至於 Sony 這個品牌,反正不論 Sony 推出什麼樣的規格,要買的人還是會買,不買的人一樣繼續砲,就是這麼回事。
我自己用D90+Sigma鏡頭...(恕刪)
我CANON+USM鏡從底片用到數位用了十幾年也沒感覺SONY有那麼慢呀??難道你是測試75-300還是18-70那種超廉價鏡?
至於SONY機身不行,以開發的角度和公司風格來講,C/N和SONY看同一個產品的角度絕對不同,相對的產品也同樣不同,也造就了對SONY的評價兩極化
相機部門和攝影機部門合併可能會使SONY的未來更模糊幾年,以棚內千萬以上以及外景百萬起跳攝影機的實力要做高性能相機絕不是問題,但做出來的產品很可能不是老攝影人要的,但也畢竟是小眾市場,所以我早就有被SONY放棄的心理準備了
再補充一下主題,相機同等級不會比較貴,和大家差不多,目前電視用SHARP的板,算起來應該不會比較貴吧?哪天改用奇美的板你還會買嗎?
Myvatn wrote:
我想您大概是沒用過C...(恕刪)
Myvatn大大說得的確是很中肯
兩篇的留言都讓我激賞不已 對 沒錯 說得好 SONY絕對有實力可以一較長短
只是他的策略錯誤 但其實 平心而論 S家縱使漫不經心 就算不長進
但他的A850的確是滿佛心的為FF帶來了一個新的價格層次
要說S家的過錯 相信M大 都已經很明確的講了出來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老尼也才剛開始起步 比起N & C家 這個幾十年的老品牌
當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追 至於要怎麼追 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喜歡就用 不喜歡就投靠他牌 消費者才是最大的不是嗎
我是S & C雙系統使用者 看到有人說N家才是最XXX的 因為我沒用過N家的東西
但我有跟朋友拿D90來玩過 的確是個好東西
每家都有每家的好 我只是很怪異的是 為何S家就會被打壓?
就是因為我們錢不夠多, 所以才需要平價的35/2, 35/1.8(DX),
而不是只有貴死人的35mm F1.4 G能選
就是因為我們錢不夠多, 所以才需要高CP的85/1.8
而不是只有鏡皇級的Planar T* 85mm F1.4 ZA能選
插花: M大這兩句話 真的深入我心阿!~但換個角度想 SONY就是要鼓勵我好好賺錢 這樣就會比較好過點了
Myvatn wrote:
就正是因為我們是一般人, 錢不夠多, 才需要更多的選擇.
等到哪天我錢夠多了, 我想要14 24 35 50 85 105 135 180 200 300 400 500 600 800定焦的時候
又發現Sony還是不能滿足我.
所以不管有錢沒錢, 我為什麼要選Sony?
我真的很看得起Sony的實力, 只是Sony並無心在這塊領域.
十分贊同您的見解
SONY的鏡頭確實少
我先前只界定在專業鏡是有繆誤的
目前C、N都有移軸鏡
SONY沒有
所以才想到專業鏡頭的方面
SONY確實沒有平價鏡
即使以前M家的平價鏡
SONY也沒有復刻
真是令人遺憾
所以M家的35/2在二手市場才被炒得那麼高
只是
我是非專業人士
目前又被SONY綁架了
所以…將就著用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