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_digital wrote:總體來說,α330的LV對焦速度雖然沒比透過OVF這樣來的即時與迅速,不過這也是筆者用過有LV功能的數位單眼相機上,LV有著很不錯表現的機種。 我有疑問:a330的對焦模組在LV模式與OVF模式下有不一樣嗎????LV模式下對焦會比用OVF時慢????請版上達人賜教
貓伯特 wrote:我有疑問:a330的...(恕刪) α的OVF和LV用的AF module(Phase detection)是同一個,所以才叫Quick AF LiveView啊!既然是同一個,速度就不可能不同。不曉得是不是因為LCD的lag,導致如此的印象?(畢竟OVF才是100%完全即時的)其他家則是OVF用Phase Detection,LV用Contrast AF,才會導致LV慢很多,甚至慢到不堪用。
其實根本一樣快...所以我根本不知道D90哪時候有跟SONY 的QLV 一樣快過LV跟OVF用的AF SENSOR是同一組所以反光鏡反上來的AF感應點在LCD上一樣會經由小CCD看到而感應到小CCD時,測光還可以由小CCD做1200分區測光(感謝樓下更正)所以SONY自家的QLV跟OVF最大的不同就是1:QLV對焦在暗部的時候,由於是那個小CCD感光,所以在LCD即時看的時候會看到OVF看不到的雜訊(簡單講,就跟DC內的小CCD遇到高ISO狀況相同,但是本CCD只負責攝影到LCD給你看,並不影響實際拍攝的成像。)2:測光部分:開啟分區自動測光的時候,OVF的自動測光是40區分割蜂巢式,QLV模式下則就是1200區分區測光,這部分會讓人覺得有時候同一景物用QLV對焦拍攝跟OVF對焦P模式拍攝出來的相片亮度不見得相同QLV最大缺點就是會把對焦屏的AF感應點(感謝更正)反射上小CCD,所以QLV要改成可錄影變成是SONY這邊遇上的難題這點大家可以期待A500/550的改進包含小弟也是在等這台的出現,
從α300、α350到α330的LV都是1200分區評價測光。測光的光路,是光線由鏡頭進來,經由副反光鏡到達反光鏡下方的AF sensor。(反光鏡的作用不是把對焦點反射上去)而LV專用的CCD所看到的是對焦屏,因此如果拿這片CCD來錄影也會錄到對焦屏。(sony style網站上有LV光路的圖說)
撰文很辛苦. 菜端出來每個人喜歡有人不愛, 不過我是因為這篇而成為 A300 的初學者, 反而不是被 01 的測文勸敗成功 (我也是在這逛了好久說), 以一個長期是 01 的使用者來說, 實在可惜.幾位大大的反應, 略有同感.
joeyliao71 wrote:撰文很辛苦. 菜端出...(恕刪) 所以A900出文後,20F2.8出文後,70-400G出文後,16-35ZA出文後....當時還沒想到要對樓主有多大批評,總是希望官方能有更好的進步......這也是為何這上下篇,上篇大家回文到一半我就發難,下篇則是看完就受不了的原因....以前別家的用戶都說我們是愚忠,是SONY的開箱文就說是香的...但是.....事實呢?A900的官方測試文是去年幾月開始的...到A330上篇發表時有多久了...大家想想吧....我們真的是希望官方的發表文能吸引更多人進來SONY這個大家族阿
狂嘯龍 wrote:所以A900出文後,20F2.8出文後,70-400G出文後,16-35ZA出文後.... A900 被他一測,我就決定不買了...20 F2.8 我本來相中這顆,也去店面試過,後來被他一測,也決定不買了...70-400G 本身沒需求,所以不管他怎麼測,也不會想買...16-35ZA 因為忘了被他測過,所以買了下來,現在愛不釋手,他所謂f2.8不銳利... 並未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