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helmina wrote:我怎麼覺得人臉偵測+...(恕刪) 延遲感我沒覺得耶!!前面565樓大大有解釋了~你可以參考他看看~但我也是用我自己的方法~我覺得很順手@@順便蓋一下!!A7 + FE55mm f1.8ZA
聚奎居----------------------------------------------------------------------------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聚奎居(以下取自MORRIS大大部落格及臺灣省政府全球資訊網)聚奎居,烏日鄉唯一巴洛克建築,佔地400坪,是傳統詩人陳若時的故居據說興建房屋的主人陳若時的祖父是進士,對當時的小地方來講,能出一位進士是非常特別的事,後來子孫經營米店,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但並沒有子嗣,陳若時是當時三位養子中的長子,他繼承了祖先所傳下來的財富。為了彰顯陳家的興旺,在日治時代1919年,蓋了這麼一座「聚奎居」「奎」字是指古代星宿中的文曲星, 房子的主人一定希望後代子孫都是書香世家, 整棟房子都住滿文曲星。12月15日, 整天陰雨綿綿, 光線不佳, 大部分採黃昏或黑白模式拍攝,A7+16-35 ZA, 所有照片皆 JPEG直出, 無後製。這是一座美輪美奐的巴洛克建築,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聚奎居仍的上是所謂的「豪宅」。建築上採中西合璧的方式,可以看到中國傳統的紅磚牆與原拱門,還有巴洛克那氣派的圓形廊柱,整體而言,就像中國的三合院的形式。聚奎居依舊保有磅礡器勢,卻掩不住歲月流逝中無情的刻痕巴洛克圓形廊柱依舊氣派但現在的聚奎居已人去樓空、草木雜踏。百年榕樹盤根錯節而上, 已與建築物本體融為一體在這裡我彷彿到了吳哥窟, 樹木正準備吞噬這棟古老建築儘管百年已過 ,在荒煙漫草中,它仍然堅強的站在哪裡,為我們默默訴說這近百年前的故事, 只是不知道在歲月的摧殘下, 它還能站立多久?
Flickr 上 ddrblue2 的 DSC04505Flickr 上 ddrblue2 的 DSC04828Flickr 上 ddrblue2 的 DSC05002Flickr 上 ddrblue2 的 DSC04584A7CARL ZEISS JENA DDR FLEKTOGON 35mm f/2.4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