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A1 II 三年過去了 換了什麼?? II更新放了影片,快笑死人!!!!

好無聊每次都在說照片貼上千張用入門鏡的都不會拍照
我用過一支台幣6百多萬的鏡頭怎不來比一比
我在GOOGLE MAP上的照片有1萬4千多張,瀏覽次數最多的單張照片瀏覽次數是3千5百多萬次

講來講去就是在那邊貶低別人,全世界的人只有他最專業最懂拍照,我知道CAPA我知道森山大道但是我實在不知道他是誰

奇怪,方塊機是誰搞出來這名詞的? 就不過是內建直拍手把的機身,一點都不像方塊,一些電影機長的才像方塊吧

追焦追橫向移動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往相機方向移動或是遠離而且不是等速運動的狀況
jkguan2

很正常,論壇裡總有人屁味四溢但常在雞同鴨講

2024-12-02 4:48
從 a7s & a7r 推出,索尼的產品線定位就開始跳脫過去御三家的旗艦思維
因為技術還不夠,因為物理高牆擋在前方,索尼很務實的經營不同的產品線
相較尼康跟佳能用戶,索家用戶確實能更輕易的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a1 系列確實不是最強的,但卻是強的最均衡的,有那麼一群用戶就是愛他,只是你不是那群~
flody

要技術可以看電影機,另外這代旗艦其實該算A93

2024-12-02 12:33
wrote:jenhoxen
flody 好啦~~那A1ii既然這麼好,為何還要開這樓、一堆人幹噍定價不值?一代頂天、二代比一代多了AI還有好握的手把性能也頂天(天花板一樣高、一代沒有比較矮),為何不能賣同價?


===============================================================
不就是引戰用的而已嗎
還一堆人噍定價不值哩
有本事去擠進相機公司當經理阿,還爽領哩
真的差的話
A1ii就會沒人買SONY暴死倒閉
問題是

訂單滿了,
說好的被罵翻呢?
歲月旅人

很多罵的連A1都沒有 甚至是C家N家的

2024-12-03 13:38
ken902 wrote:
訂單滿了,
說好的被罵翻呢?


駡還駡, 機還是照買.

還有來駡的大多不是 Sony 用家, 只是湊熱鬧幸災樂禍

利申 : 罷買 N / S / C
有人罵至少有關注度,一些沒人罵的差不多要等死了(哈蘇徠卡和PHASE ONE除外)
人類逐漸太依賴 AI. 技術無價 / 無價值

640 N/C/S都用過, 極速對焦根本上從未跟上單反
flody

R3二手不值錢,R1會走上一樣的路,同定位的A9/A92早就跳水價,Z63也是一推出大跳水

2024-12-03 23:24
多多魔

crossmatch 说真的,抓着1DXII不放就为等R1,可是再看回现在R3的插水式二手价钱,不意外R1也一样短短几年就亏超过一半,真的赚不回本钱。 DSLR还说是相机时代,无反已是电器时代咯。

2024-12-06 15:00
AbdA wrote:
α1被官家受限,不給...(恕刪)


再來一個變通---手動預拍

對好焦輕聲的跟牠講1、2、3 & 按下快門,再大聲點喊「跳」,然就可放下快門...

Sony α1 & SEL200600G+SEL14TC






(叫那麼大聲要嚇「鼠仁」。)


α1有AI功能,α7R5 & α1II更有AI獨立處理器,而實務上α7R5也只是在錄影上,多了可以有眼瞳功能,但實戰上實在是沒什麼鳥用的;因還是會亂七八糟的脫焦穩健不了!就因畫素都很高、處理速度還是不足(二者內臟都相同)---預拍要張張準焦有感難?所以可以不用α1II而這樣手動也行...

btw
這有開啟眼瞳追蹤功能、週圍又無雜枝景物的干擾(即環境條件佳),可見其追蹤連動的處理速度已不足!
PY8888 wrote:
我也說過,可惜香港那個評測影片只針對小型鳥 "起飛瞬間",並無法證明 "較難" 且對我較重要的小型鳥飛行中追焦性能

R5 II配RF200-800,A1配SEL200-600,兩隻鏡頭都是用較快的超音波馬達(不是較慢的步進馬達),RF200-800還比SEL200-600新且貴一點,所以A1配的鏡頭並沒有佔優勢,很公平

一個多月前拿到R5 II後就和家人輪流用R5 II和A1,R5 II/R8都有預拍但大部分時間我們都不用,因為拍起飛版太簡單太無聊拍了也幾乎都刪掉,最近大多在拍翠鳥飛版(飛行中、下水瞬間、出水瞬間、叼著魚飛行),交換幾次後現在出門我們都搶著要拿A1(因追焦成功率和準焦度相對較高)

12萬的R5 II追焦性能比不上17萬的A1,這不是很合情合理?

我們拿A1+200-600沒多久就都能拍到五色鳥和翠鳥飛行中正/斜衝,R8也能拍到指是成功率相對低,而你的機+鏡比人家A1+200-600貴,且你自稱拍鳥6年了,但拍動作快的翠鳥你仍然只能依賴預拍功能拍起飛那幾張且視同焦平面或橫飛,一但翠鳥飛離同焦平面或飛遠你就無法運鏡追上或相機無法準焦,你有甚麼資格在此嘴R5 II和A1的追焦性能?


PY8888大對拍鳥眉角描述的鉅細靡遺耶,
什麼大鳥小鳥
什麼橫飛直衝
對對焦的要求形容的好具體,學習了!
我是酷褲...>>https://wsph.net
PY8888

[謝謝]我拍鳥剛好滿一年,初期有幸遇到幾個熱心的前輩(01網兄、鳥友)願意分享器材選購經驗和指導小型鳥追焦技巧,讓小弟受益良多,升級相機也沒繞太多冤枉路[笑]

2024-12-10 23:48

機身小又比M機便宜
當隨身機很棒啊
頂多外型難看了些
jenhoxen wrote:
同樣挖一個凹陷容納中指,但傳統索尼式凹陷和現在大器款凹陷差別:


手把內凹角度個人經驗
垂直是比有斜度好

四指與手掌夾的力量
有斜度的內凹, 就有斜面原理
有斜面方向的分力
也就是有滑動潛勢(靠握把的摩擦力平衡)
拇指不出力, 只用前方四指夾, 有會滑動的傾向


這也是我認為PENTAX K30 內凹角度垂直且深的手把
比我D800e的手把內凹有少許偏斜,握感夾得穩,單手握持感覺較扎實
K30 可以完全不用拇指出力, 只用手把前方四指就可穩夾, 很奇妙的體驗
讓拇指休息

但個人認為這也是重點



箭頭是該平面的法向量

比較兩者平面與其法向量
左圖對食指伸過來的角度來說
是較符合人體工學的
jenhoxen

你所說K30奇妙的四指夾力,仔細研究其手指空間、周邊各面材質、細部凹突、機身密度(重量/體積)即知不易復刻,索尼原本下兩指位置外斜,指節要"出力摳"都難,惶論"借力夾"[笑]

2025-02-05 16:19
jenhoxen

還有一點,要考慮是以裝垂直手把或獨立好用為構型基礎,尼康及A1ii這次上方採緩和斜面,是因為有相當一部分user會裝手把、握位下移,那手指往上勾,邊緣有坡度舒服。K30並無垂直手把。

2025-02-05 16:31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