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黑科技是旅遊好朋友,帶著索尼遊NZ (A7S2 / 24-70GM / 70-200G / 16-35Z)

whbobhsu wrote:
拍的好美,真棒,讓我也考慮去紐西蘭走走

HI whbobhsu
我的影片只能表現紐西蘭美好的萬一
親眼看到真的極震撼
我羨慕所有要去那兒旅行的朋友
https://www.instagram.com/filmmakerryan/
mobilefun wrote:
沒錯!讓我急煞車的就是ATMOS。澳幣今年以來非常的弱,直下澳洲雅馬遜搞不好可以撈到便宜?在他後背插上標準2.5吋SSD,不知會不會容易滑落?評估完SSD選美光1T,居然便宜到我沒法相信的地步。那個防手震我是看大疆的也是跟你一樣,只是他的重量我覺得很不友善,退一步挑二哥的話,是塑膠的,但是網評他的程式還不是很穩定,繼續觀察。至於那個空拍機,我是可以再等一個年度在來玩,總覺得電力沒強化一倍時間,就是瞎忙沒勁。
Nikon的Z6剛出,他的鏡頭群還在佈建,直接下手當第一批,個人覺得沒必要,硬體設計等第一批海陸玩完,老尼聽進去微調好買會比較妥當。至於Sony的A7S3應該會很快就上市吧? S2的1200百萬拍照畫素真的是忍人厭的規格,一般般用是夠的,但是只要被人指指點點一下,是很阿雜的。這機在我手上我也認真前後跑過一圈,如果家隔壁有你在的話,應該試一天內就可以搞定所有疑問的,花太多冤枉時間了,而時間是我最寶貴的一部份。朋友剛從黑布立山傳回彌猴看人洗香香的照片給我,後面加了一句要幫你帶S o n y嗎?這種情誼,很甜唄!

HI mobilefun
ATMOS的SSD卡槽應該不用擔心會鬆脫
反倒是970電池我會用彈力繩加強固定
提供我的小撇步讓您參考(如附圖)


現在的攝影設備雖然已經進步很多了
但還是離真正的完美都還有一點點遺憾
不過我很享受這個等他慢慢改,然後我很驚喜地用的這個過程
一路走來充滿感恩呢!
https://www.instagram.com/filmmakerryan/

dmdhusky wrote:
HI mobilefunATMOS...(恕刪)


再請教幾個經驗,
1.非ATMOS的SSD卡,能不能拿來用? 原廠的SSD外殼好像有設計一個把手讓你好插拔,如果用標準相容品不知道能不能直上?
2.另外您有另外購入鋁合金框架嗎? 裝在平衡桿上能用嗎? 我看有人是有裝一個快拆架,方便在平衡桿跟腳架上變換,有沒有推薦的好物?
3.Atmos上平衡桿的話,您是用哪一種轉接夾來固定?我查網路上有合金跟塑膠的,哪一個固定力較妥當?

感謝您的不吝分享寶貴體驗,讓我在評估過程能少掉很多的風險,謝謝您!
mobilefun wrote:
再請教幾個經驗,
1.非ATMOS的SSD卡,能不能拿來用? 原廠的SSD外殼好像有設計一個把手讓你好插拔,如果用標準相容品不知道能不能直上?
2.另外您有另外購入鋁合金框架嗎? 裝在平衡桿上能用嗎? 我看有人是有裝一個快拆架,方便在平衡桿跟腳架上變換,有沒有推薦的好物?
3.Atmos上平衡桿的話,您是用哪一種轉接夾來固定?我查網路上有合金跟塑膠的,哪一個固定力較妥當?

感謝您的不吝分享寶貴體驗,讓我在評估過程能少掉很多的風險,謝謝您!


HI mobilefun
ATMOS買來的時候他會付幾個SSD的框架(需用螺絲簡單鎖上)
以及一個專用讀卡機
我記得我的好像付了5個吧!
目前對應SANDISK 1T以及美光1T都是沒問題的
我沒有買鋁合金框架
因為我ATMOS上沒有要加無線圖傳或是改V電池(大電池)
所以我就沒有增加這個外殼了
另外您所說的平衡桿是指三軸穩定架嗎?
如果是的話有個選擇(針對DJI RONIN S)
我會推薦用M2螺絲轉接的金屬關節(需要換掉原本的對焦模組)
但是我不推薦這樣玩因為實在是太重了^^
另外不管任何轉接關節我都會推薦金屬製的
希望這些使用經驗能幫上您
https://www.instagram.com/filmmakerryan/
dmdhusky wrote:
HI mobilefunATMOS...(恕刪)


今天機器回歸朋友了! 不過我並沒停下來,往北美繼續挖Atomos,價差快一萬元。大陸那邊本想看有沒有高CP直的貨,很意外!同規格價格比高,低階便宜勾不到邊。Atomos應該是最終選擇!

主機的平衡桿考慮到外拍或出門玩,絕對不想扛重物,有歲數了。智雲 ZHIYUN Weebill Lab 穩定器是我的首選,那相機我會搭Sony A6400,這樣就兼顧到質跟重量。我還是要親自去試用一下24-105F4鏡頭,看是不是如同電影鏡頭般。
如果科技男上身,現下還不是入手最佳時機,不管sony a7s2或nikon z6新機跟鏡頭還有改善進步空間。nikon的鏡頭真的是沒跟上市場。先寫個筆記,免得忘記。等我新玩具買回來,會跟你分享的。感恩!
dmdhusky wrote:
HI whbobhsu...(恕刪)


我這個8月又會再去,但未確定停留多久,已經在墨爾本買了A6400+16-50組合,看在澳洲這邊遲些能否拿到預訂的FE 200-600,可以到Dunedin或Stewart Island拍野生動物!
mobilefun wrote:
今天機器回歸朋友了! 不過我並沒停下來,往北美繼續挖Atomos,價差快一萬元。大陸那邊本想看有沒有高CP直的貨,很意外!同規格價格比高,低階便宜勾不到邊。Atomos應該是最終選擇!

主機的平衡桿考慮到外拍或出門玩,絕對不想扛重物,有歲數了。智雲 ZHIYUN Weebill Lab 穩定器是我的首選,那相機我會搭Sony A6400,這樣就兼顧到質跟重量。我還是要親自去試用一下24-105F4鏡頭,看是不是如同電影鏡頭般。
如果科技男上身,現下還不是入手最佳時機,不管sony a7s2或nikon z6新機跟鏡頭還有改善進步空間。nikon的鏡頭真的是沒跟上市場。先寫個筆記,免得忘記。等我新玩具買回來,會跟你分享的。感恩!


HI mobilefun
智雲+6400是非常棒的搭配
我旅遊時也常常拿類似的輕量化穩定架+6X00
很輕鬆,我也不年輕了(笑)
24-105 F4我覺得畫質好又很方便
這顆我也推薦
期待您的新玩具分享
https://www.instagram.com/filmmakerryan/
Lai Ming wrote:
我這個8月又會再去,但未確定停留多久,已經在墨爾本買了A6400+16-50組合,看在澳洲這邊遲些能否拿到預訂的FE 200-600,可以到Dunedin或Stewart Island拍野生動物!


HI Lai Ming
我是9月要再去^^ 想到就開心
6400+16-50好棒的組合
真是輕巧又自在
很期待您FE200-600的使用經驗
這次的兩款長焦產品我也在研究中呢^^
好羨慕您已經決定購入
https://www.instagram.com/filmmakerryan/
dmdhusky wrote:
HI Lai Ming...(恕刪)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旅行中在當地預訂鏡頭,也是人生第一次因想買的鏡頭而去預訂。
(但澳洲這邊也不知實際到貨時間,如果我在逗留期間未到,就有可能要落空)
[我現在㩗帶的器材還有A77II+Sigma 10-20/4-5.6+DT 55-300]

Lai Ming wrote: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在旅行中在當地預訂鏡頭,也是人生第一次因想買的鏡頭而去預訂。
(但澳洲這邊也不知實際到貨時間,如果我在逗留期間未到,就有可能要落空)
[我現在㩗帶的器材還有A77II+Sigma 10-20/4-5.6+DT 55-300]


HI Lai Ming
恭喜入手好機器
我很喜歡SONY的HLG格式
6400真的很棒(望著手上的6300、6500嘆氣)
我也很期待您拿到SONY的新型巨砲啊^^
https://www.instagram.com/filmmakerryan/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