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le wrote:細節與噪訊確實是兩難的抉擇 , 但對初學者或喜歡jpeg直出者 , 我始終認為Sony做法太保守JPEG直出抹下去就對了 , 不然又被對手批評ISO不長進慟哭 正本清源的作法是把感光元件做好,而不是都只能靠抹的Canon有講過8mp的CMOS維持6mp的雜訊水準,10mp的CMOS維持8mp的雜訊水準,Kodak有宣傳10mp的CCD維持8mp的雜訊水準,sony從6mp=>10mp=>14mp從來沒有這種宣傳........
Walt Yu wrote:正本清源的作法是把感...(恕刪) 我個人認為 就算光學元件 也沒有什好壞之分只有特性是不是符合你的喜好拿CCD來說 顏色感受力很好 但是容易感受雜訊 這樣等於元件不好嗎? 我覺得見仁見智而且說實在 高ISO就算雜訊低 大顆粒你也未必喜歡拿來縮一縮圖可以用就行了
小弟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 若用Lightroom去抹 , 得到的結果跟Nikon 高ISO很相似 , 會得到白色均勻顆粒, 但飽和度流失不少 !Walt Yu 大 說的其實也沒錯 , 本質上是要從CCD去改進 , 但放眼CCD製造商就那幾家 , 這幾年也沒聽說技術上有重大突破 , 不然消費型DC也不會都已經做到千萬畫素ISO還是那麼不堪 !大家抹來抹去的結果 , 就是看誰抹的漂亮而已 !有良心一點拿1600萬畫素當1000萬畫素出圖 , (這種賠本做法應該沒廠商願意)我只是納悶 , 同一片CCD , 為何D80跟A-100 ISO表現會如此不同 !所以這幾天才會玩RAW , 因為我不相信ISO神話 , 除非Sony 感光元件只給自家用 , 否則藉由韌體更新一定可以改善 !Lightroom 降噪原圖裁切再來就是雜訊該如何比法 ? 這也很有趣 ! 若拿D40跟A-350來比 , ISO 400以下 D40放大到1400萬畫素觀看一定輸A-350 , 超過ISO400 A-350縮成600萬畫素觀看也比D40純淨 , 畫素高還是有優勢在 !ISO 400以下是賺到 , 以上算Canon說的好了拿1400萬當1千萬用 , 總和也是賺到 ISO 400以下尺寸以我22吋螢幕來說A-350 , ISO 1600 都還算乾淨 !所以Canon的說法見仁見智 ! 會用1:1觀看純粹是自己看爽的 !只要ISO 400以下不走樣 , 賺這個就夠本了下面連結是D60 ISO實測 ! 嗯嗯 ~果然上了千萬畫素一樣爛 >.<"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5249
AlexHsu wrote:那我也要改一張試試看...(恕刪) 不好意思拍的爛讓大家傷腦筋 往後我會多多注意不過動腦筋也是件好事. 這一年多之間對此感觸很深....很多一開始突發奇想的東西. 記下來以後. 後面經常有意想不到的發展.所以不論怎樣. 只要有想法我想都是好事
一樣在辛亥路拍的白櫻花很白. 樹枝加大對比讓它黑掉然後全體降彩度因為主體是黑和白如此不但不會影響主體的花與樹枝反而去掉色彩以後. 少了一些干擾主體的東西.但是我還是留了一點點彩度. 沒有完全抽成黑白.目的是想把後面計程車的黃色留下來作為一個隱喻這是城市的色彩城市中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