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Sigma 16mm F1.4 DC DN 開箱 蓋大樓~

A6500 機身 HDR 直出









tuesday.life wrote:
請教一下樓主,以同焦...(恕刪)


DOF 計算機

A6000 16mm 對焦2M
f1.4 DOF 0.92M


f1.8 DOF 1.2M


A7 24mm f2.8
DOF 1.27M


APS-C F1.8
遇到FF大三元完全不用心虛
手持測試 A6500
sigma 16MM F1.4
sigma WR UV 保護鏡
EV0

台中

移動中拍攝 時速35~40KM (約百米跑9.5~10秒的速度)

jpg直出 超精細 (隔著雙層車窗玻璃)
F1.7 1/1500S iso-100
出門玩時,邊走邊亂亂按,也不用停下來



台中歌劇院
前廣場夜景

JPG直出 精細
F/1.4 1/30S ISO-800
個人手持的極限,盡力了(更慢的快門要連拍一堆碰運氣)



因變形,全景接圖要比平常多出30%的數量,破圖才較少(常用15張,這邊用20張)
手持水平全景

LR 調整JPG 檔 精細
17051*5868 程式自動接圖
F/1.4 1/30S ISO-800



室內水平接圖1
破口很多 程式自動接圖 PS 模糊
全景, 人帶景 ,人在較遠時 因大光圈帶來的散景影響較小

LR 調整 JPG 檔 精細
10708*6062 程式自動接圖
F1.7 1/30S iso-160



室內水平接圖2
全景, 人帶景 ,人在較近時 因大光圈帶來的散景, 在接圖時影響大
可以在拍時縮光圈, 或進PS 模糊後,再接圖

LR 批次調整 JPG 檔 精細
PS 人物模糊
15539*5376
18張4000*6000程式自動接圖裁切 18張破口還是有點多
F1.7 1/30 iso-400





室內垂直接圖1
使用五張,比一般多一張,建議6張會較保險
LR 調整 JPG 檔 精細
6831*6152 程式自動接圖
F1.4 1/60S iso-250



苗栗
客家文物館
由於變形關係,全景接圖時,正常數量,一堆破口,不是很好用
得等變形修正出來,再來看看。

直出JPG 超精細
11284*4482 程式自動接圖
F1.4 1/90S ISO-160
PS 人臉模糊



JPG 直出 超精細
F1.7 1/90S iso-160
PS 轉90度



JPG直出 超精細
F1.7 1/90S iso-160



苗栗棗莊週邊

JPG 直出 超精細
F1.4 1/60 iso-1600 sRGB



F2.4 vs F1.4

JPG 直出 超精細
F2.4 1/60s iso-1600


JPG 直出 超精細
F1.4 1/60s iso-1600


F1.4 VS F1.7

JPG 直出 超精細
F1.4 1/60S iso-800 sRGB


JPG 直出 超精細
F1.7 1/60s iso-1000 sRGB



JPG 直出 超精細
F1.4 1/60S iso-3200 sRGB



台中車站 JPG 直出 超精細
星芒

F9.5 1/90S iso-100


F16 1/90S iso-250



F16 1/90S iso-500



撲搖馬 JPG直出 超精細

誤點加速時比一般自強號還晃 往前撲又左右搖
sigma 16MM F1.4
在晃動情況下要拍
快門保險值是1/250 或更快
近拍人像時F1.4 1/750 iso-1000 或更快


台鐵便當
F1.4 1/125 iso-400




台南車站旁的大樓
垂直接圖測試2
jPG 直出 超精細
6063*5805 程式自動接圖
F1.4 1/90 iso 1600



因無轉接環,畫質/重量來說,算很不錯,
1萬1千五台幣(同時加購sigma濾鏡,約1萬3千五),
可匹敵比它貴非常多的,性價比很高,
APS-c建議弄一個,懶人專用
aps-c 以後如果出3千6百萬像素和8k錄影的規格
這個應該也能挨得了, 再上去4千萬 ,得買新鏡了

變形來說,略大,適合單張拍攝,出遊時,邊移動邊拍
部份可使用LR sigma 已存的修正檔
EX dp1 Quattro; 17-50MM F2.8

全景,要比平常多30%的數量,破口會較少

自拍人數約可三位成人
逆光或低光時 會迷焦, 建議對焦設定成中央,
使用對焦優先, 同時ISO可忍受的範圍,縮光圈

全景手持低光接圖,
還是35MM,或50MMF1.4或F1.2的,縮光圈後來接會較好用
懶惰時, 光圈要縮到2.0或再小一些,多拍幾張再來接圖,效果會較好
特別是要近拍 人帶景的全景時

如果 在全幅sigma 能研發出一個 16-70 F1.4 口徑72MM
,或者,弄個ART F1.4 的新大三元, 口徑77MM以下,每個低於800G
的高解像鏡頭就更好了

byrianshih wrote:
A6500 機身 HDR...(恕刪)


謝謝解說哦。

看前幾樓都有提到明年會有一支sigma 50 1.4,如果真的推出就太好了
tuesday.life wrote:
看前幾樓都有提到明年會有一支sigma 50 1.4,如果真的推出就太好了


其實可以考慮FE55ZA
這顆在aps-c畫質很好
散景比在FF更柔順
水貨價格也不貴

A6500 FE55ZA


byrianshih wrote:
其實可以考慮FE55ZA...(恕刪)


原先屬意fe55za,但如果同焦段有1.4的更好,只是對焦速度可能是個問題?

從c家跳過來之後,原本的機身已經賣了,手邊剩三顆ff的鏡頭,分別是ef24 2.8 is. 50 1.4 art ef85 1.8,原想全出了,但現在在想要不要購入mc-11來玩(原先是擔心相容性問題),但看b大用s1835 接6500似乎對焦很快,讓我有點猶豫要不要賣掉這三顆佳能接口的鏡頭.....

50mm跟85mm這兩顆接apsc機身是75mm 跟130mm左右,對沒在用長焦鏡頭的我而言,已經算比較望遠的焦段了,對焦速度特別重要。

可能要多看一下mc-11的討論區。

Sony ILCE-6500+16mm F1.4 DC DN

手持、全畫面測光





A‧JAY wrote:
Sony ILCE...(恕刪)


撇開C/P值
不知道這管有沒有辦法取代24ZA?
我還在考慮要不要買這支
ops0125 wrote:
撇開C/P值不知道...(恕刪)


報告大大,

小弟也還在交叉比較中~

目前的心得是...

1.小弟較喜歡24Z的色調

2.16 F1.4的對焦在暗處、觸碰對焦時會稍有遲疑

持續試用中,

還沒有讓小弟強烈到可以把24Z收起來的FU~
A‧JAY wrote:
報告大大,小弟也還...(恕刪)


主要是想要大光圈,
眼睛有點被寵壞,又不想換笨重的FF.
而24ZA已經脫手給有緣人了

謝謝樓上樓下心得,分數奉上~
我個人綜合評分 16這顆跟24z差不多,

16這顆扣最多分的是重、大
24扣分是光圈不夠大,焦段不方便自拍

ops0125 wrote:
感謝心得,主要是想要...(恕刪)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