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情報】Sony FE 16-35mm F/2.8 GM & FE 12-24mm F/4 G 正式發表!

Tamron鏡頭的版本如果有機身防震
就會把VC拿掉 (像A環...還一樣貴?)

SONY新機身都內建防手震
其實不太需要鏡頭OIS
鏡頭只會更大更貴

GODZERO wrote:
讚 1224F2好...(恕刪)


相機就有防手震了
GODZERO wrote:
可惜無防手震 有的話就更完美了 當然有人會說廣角不需要防手震
但TAMRON 的A012 1530F2.8 就有防手震
如假設一顆鏡頭有防手震跟無防手震價錢一樣的話
要你選你會選那一顆?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有防手震的^^
畢竟有就是比沒有來的好 有利...
(恕刪)


以前買鏡頭覺得功能越多越好,
現在倒覺得功能越少越耐用,
有些手動鏡就直接想像會活得比我還久了

廣角鏡減少活不了多久的功能是比較具有優勢的,
12-24可以上濾鏡嗎,感覺前玉很凸,而且遮光罩似乎是一體的?

GODZERO wrote:
讚 1224F2好輕...(恕刪)


幫補充
1635GM賣2200美金->好貴 這麼貴的鏡頭是賣給鬼喔
1635L3賣2200美金->好貴 這麼貴的鏡頭畫質一定很好

1224G賣16xx美金->565g要賣這麼貴
Sigma 1224賣1600美金->1180g又便宜100鎂!划算!
1124L賣2999美金->我想你不懂1mm的價值

可能對某些人來說 鏡頭真的是秤重賣的

說又大又重的也真是夠好笑的了
S已經在輕量化做了多少改進 看到大光圈就在噴
也不像像市面上其他家同級鏡頭多大



說喪失初衷的更好笑
好像出了大三元之後 小三元就會爆炸一樣

無反的精神是不是在於You will be smaller 是在於You can be smaller
CX001 wrote:
12-24可以上濾鏡...(恕刪)


要外掛濾鏡支架
或請廠商開發濾鏡轉接環
像STC的

口徑大概會超過105mm...

不上濾鏡
偷懶一點可以用機身APP
數位濾鏡 可以拍raw

但 新的A9不能裝app!
vpjack wrote:
不是啦!沒講清楚讓...(恕刪)
但畫質一定會比10一24F4好因始終他掛G,而且18一36焦也夠用了如果有A7+A6500雙機流絕對首選,如果有A7R2配24-70GM這枝也是首選,相反16一35F2.8真的有些雞助了,1廣角影景多數也用F5.6或樓下,2廣角下一級光圈景深不明顯,3,就算要有景深變化要較大光圈,都大多數選去24-35這和24一70GM從疊4,安全快門現在機身放震+高可用lS0+高動態優勢下對廣角有多少影響而且12一24安全快門1/12下,對比16-35最低的1/16連一級也沒有,最多就須回去裁裁相吧!相反12廣角能做的16mm絕造不到,其實Sony出16一35GM只為滿足A9這像素不高又要高速快門的相機支援及大家對大三元的虛榮擺了!追求實用性絕對12一24優先的!

寸骨 wrote:
相機就有防手震了...(恕刪)


並不是每一台都有阿
7 7R 7S就沒有 更別提APCS除了6500外了
要機身防手震可以 加錢買2代而已
wilsonabce wrote:
但畫質一定會比10一...(恕刪)


雙機流的搭配 花樣可多了
A7R2 FE1224G
A6500/6300 PZ18105
或1670ZA
或MC-11 S1835ART 50100ART
或18200 , SEL55200, FE24240...

或 個人認為的完美3機搭配
7R2 1224G
RX1R1/2(3)
RX10M1/2/3(4)

jill1124 wrote:
以前買鏡頭覺得功能...(恕刪)


但這就是科技在進步 我看鏡頭測試這麼久
大多沒防手震的鏡頭測試文最後的缺點大多都會有 可惜沒防手震 這點
而有防手震的鏡頭的測試文最後的缺點卻沒有 有防手震 不耐用 這點

不然照這樣說 機身沒五軸防手震的A7 A7R A7S更耐用 機身沒自動對焦的更耐用
手機也是一般傳統型的比智慧型更耐用
同價位3000元的一般傳統型手機跟智慧型你會選那隻?
科技進步 普及後價錢也越來越便宜 功能又更強
科技來自於人性 用過了真的很難回去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