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測試分享] 讓400D KIT靠邊喘的SONY A200 KIT(內有 ISO 銳利度測試)

不同場景,不同機身鏡頭...然後拿來比較發色,特性....
可以試一下,早上7點拿N廠的去拍花,中午12點拿C廠的去拍人,我不信C廠的還"歡樂"的起來.

更矛盾的是讚許C廠的"歡樂"色調,卻批判S廠"過度後製"....
過度後製能不能解釋成"更歡樂的色調"??

然後把各廠牌分類.
C廠->舉凡運動婚紗伸展台,
N廠->寫實生態,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
P+L廠->還原現場當時味道的佼佼者.(不是有一堆人說這已經失去Leica的味道嗎?)

完全不能理解這種邏輯,太難了....
~~抓住指縫的風,就能抓住緣分~~
Purpledew wrote:
不同場景,不同機身鏡...(恕刪)


說真的
現在這種數位時代. 要定義何謂廠牌的發色特性....實在是很困難阿
就算同是Canon, Nikon系列機身. 標準模式色彩定義也是一直在修改的
何況還有其他諸如picture style特性曲線可以載入. 對應各種題材
(像我個人對Canon的風景. 楓葉模式就很激賞....雖傻瓜卻很好用!!那個色彩要我調出來還得費一翻功夫)
要說40D的發色?D200/D300的發色?
似乎很難有一個基準點可以參考

在個人認知裡. 數位時代的色彩基本上是靠自己....

但是
卻又有一家廠商. 他家機身是專門賣色彩的
就是Fujifilm....

到底有沒有所謂廠牌特色的發色? 結果就只能大家眼見為憑嚕.....
文包 wrote:
說真的現在這種數位時...(恕刪)

恩恩說的也是,
數位時代發色特性確實很難像以前那樣廠牌的發色特性定義,
標準模式色彩定義各廠也隨時能變.
還有數位後製太好用了又方便.


搞笑一下: 到底有沒有所謂各廠牌各自A消費者的特色? 結果就只能大家眼見為憑嚕.....


Purpledew wrote:
不同場景,不同機身鏡...(恕刪)


c家色調確實是偏愉快感 而n家也確實嚴肅些 從以前底片就是這樣 到數位還是保持其特性 當然這些是指照片無過度後製或過分修正下... 網路上很多貼圖 我也分不出來 不過如果跟不同機種一起外拍一系列看下來是明顯可看出差異的..基本上 同等級 我認為半金八兩...

我想後製過度 發文者已經說了應該是指一些消費機而言... 照片走向 每一家有其特性 去表達每張照片的色彩. 調性...而 過度後製 則是指超越多數人認為的合理範圍而覺得不對勁 當然在一般設定下 應該沒有哪家單眼像機會過度後製...
像機各有其特性是一定的 我想選擇適合自己才是重點 好的鏡頭也要配上好的機身相得益彰 至於sony 我認為確實還有很多地方要努力(對焦系統 雜訊 ..) 而目前中高階用家 確實多數是n或c 這不代表什麼 只是代表sony要更強 讓使用者可以有更多選擇 不要辜負蔡頭的表現阿...

madb wrote:
而目前中高階用家 確實多數是n或c 這不代表什麼 只是代表sony要更強...(恕刪)

照這市場取向的說法,那Leica算什麼,你何不也要求Leica要更強.....

底片時代的色調大部分還是依底片種類來決定吧,怎麼也可以由機身鏡頭來主導?...,個人相當不解,還請賜教囉.

Sony承接Minolta的技術若是能把它發揚改進才是很多人樂見的.
~~抓住指縫的風,就能抓住緣分~~

Purpledew wrote:
不同場景,不同機身鏡...(恕刪)


呵呵~很抱歉我不是測試魔人,你如果想看原圖檢視Crop放大等等的比較,抱歉! 我那天只是去拍照的,我不會同個場景先拿CANON拍再拿NIKON拍然後在一起比較做個分別,更何況顏色的調性是展現一張照片的味道,比較有什麼意義,能分出誰好誰壞嗎??端看個人喜愛吧!理論來說,後製能力強的人,把N改成C;C改成FUJI的色調應該絕對沒問題!! 所以我現在指的是數位時代的廠商把以前他們在作底片時代時的色調,利用軟體演算來模擬以前的味道與風格!

至於把機身劃分為各種場合專用,這可能要稍微解釋清楚,免得大家誤會!!
我沒說NIKON不能拍婚禮,不能拍人,我自己都拿NIKON拍人,我同學也喜歡用CANON來紀錄人文風景類的題材
,要怎麼運用,喜歡什麼色調自己決定自己拍的爽就好!!

至於為何我要把他分類,我只是引用市場上大眾的決定(並不是我決定的唷^^)
F1 MLB等..各大體育賽事,場上的記者你可以注意一下是哪家廠牌的;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手上拿的又是哪一台(CSI犯罪現場的條子也是用NIKON....)

Purpledew wrote:

照這市場取向的說法...(恕刪)


嗯..來卡要是更強有更加cp值 當然是大家所樂見...不過還沒想到那

底片時代的色調大部分還是依底片種類來決定吧,怎麼也可以由機身鏡頭來主導?...,個人相當不解,還請賜教囉.

當然不是機身決定 嚴格來說是鏡頭跟底片決定色調 . ... 不然你拿一樣底片 裝到不同品牌像機 你看顏色會不會不同....我想差異會比數位更明顯
madb wrote:
當然不是機身決定 嚴格來說是鏡頭跟底片決定色調 . ... 不然你拿一樣底片 裝到不同品牌像機 你看顏色會不會不同....我想差異會比數位更明顯


正片的話. 底片影響色彩表現會較鏡頭來的大
RVP的綠色
不管是使用菜頭. 還是Pentax smc, 還是mamiya sekor, 還是Canon,Nikon,Minolta
其實出來都差不多

只要用的是RVP. 就有那種色彩

如果同一底片. 再來比較鏡頭或許會有差異吧

madb wrote:
嚴格來說是鏡頭跟底片決定色調


不過我的測試經驗,一樣機身不樣的鏡頭還是有一點不同。
我測試過sony a100 搭配
sony 18-200
sigma 18-200
sony 75-300
tamron 28-300
sigma 50mm
tamron 24-70
tamron 28-200
simga 18-50
simga 70-300
同一個光圈下色彩上還是有些差異。但是這些差異是很細微的。
經過後製修飾過有些差異性就會消失。

所以後來我的選擇就變成輕便好帶、便宜耐摔就可以。
人人有綠卡、戶戶十八趴、家家住帝寶
popo8838 wrote:
我發現一件事情,這位仁兄,每次都會圍繞著 1.大光圈 2.防手振 3.zeiss鏡頭...(恕刪)

過了一陣子再來回應~~
嘿嘿~~ 沒錯~~~ 你說對了~~ 偶就是喜歡蔡司鏡+機身防手振...因為實用+高畫質!!
要是偶~~~ 鏡頭價格差不多時, 我當然選蔡司的!! 啥..L鏡!! 奈米鏡!! 呵呵!!
F1.0 又怎樣!!... 糊糊的有啥用!!
有辦法像135ZA一樣, F1.8就銳利嗎??
S家的50 F1.4, 我認為完全都不利!! 尤其F2.8以下!! 要利一點F4.0以上勉強可以!! 這要怎說呢??

正所謂縮圖無爛鏡, 麻煩請拿出原圖!! 外加40D跟A700比吧!! 拿1D的 那要等 A900出來之後再來比吧!!

沒錯顏色隨人喜歡~~ 隨人調~~
C家對比度故意拉高, 顏色比較黃+紅!! 拍人比較紅潤! 比較討喜!! 不過就是假假的!!
N家的比較偏藍.比較綠.. 拍風景比較漂亮!!
不過~~~這些都可以隨時改變的!! 說不一定!! 下個機種顏色又變了!!

蔡司的鏡頭就是比較清澈+對比度高+銳利... 差不多的價格!!我當然選擇蔡司鏡!! 畢竟每顆都要好幾萬!! 還可以用很久!! 只想買個2顆就好!! ....偶不是職業級滴!! 只是眼睛有點挑而已!!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