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創造經典 大師之作 Sony FE 24-70mm f/2.8 GM


tckuo wrote:
請問這顆鏡頭的對焦...(恕刪)

依舊是電子式,不過GM這兩顆明顯比之前FE鏡頭好很多

可以去試試實品
ki_min wrote:
需要考量到體積與重量

我相信板上買A7系列的人不少,但我很好奇真正用這台相機來從事攝影工作的又有幾人?當初有許多人就是因為看上A7系列的輕巧與高畫質,忍痛離開了耕耘許久的數位單眼,還出清了為數眾多的交換鏡頭。不過我想如果你是這類以輕便為第一的使用者,新版的GM系列鏡頭很可能就不是你的菜,Sony並沒有提到任何有關把鏡頭縮小的設計,所以如果你曾經為了A7系列拋棄DSLR,現在選擇GM鏡頭其實只會讓你的A7變成一個你過去熟悉大怪物而已,重量與體積一點也不輸數位單眼。

當然,我想Sony非常明白GM系列鏡頭是設計給在乎畫質高於輕便的使用者。這個系列的鏡頭也可以讓Sony了解這幾年來在A7系列對於「輕便」與「高畫質」兩個耕耘是否奏效,如果GM系列有廣大的消費者買單,代表大家其實不是那麼在乎體積與重量、或者G-Master的品質已經凌駕他們對於便攜的愛好,我甚至還在想,網友未來有沒有可能是拿數位單眼去轉接GM鏡頭?雖然Sony下的這一步棋我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我很樂見這樣的系列出現,我也更期待看到未來G-Master會如何影響整個市場,也很期待他們未來會繼續推出的產品,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Ki_min其實忽略一種客群,就是有時想輕便,有時又想重裝的人,像我就是

有時出遊,可以只選其中兩個輕便定焦出門,但真要出作品時,又能帶大三元和較重的大光圈出門

這種彈性轉換才是DSLR所欠缺的,而非一翻兩瞪眼一定要人選個邊來站

其實看Sony願意在FE鏡一直擴大版圖其實很欣慰,至少在光學限制下讓消費者有更多重的選擇

或許下一步是再增加更多便宜的定焦鏡供較低畫素及較輕便的一代A7使用(目前屬這類的FE原廠鏡只有28-70、28、50三管)

較重的GM系列則專攻二代A7高畫素系列即可
關於對焦表尺,我個人幾乎沒有特別使用過。

sony a7系列,在MF時轉動對焦環時,螢幕上就會顯示對焦距離,
還會自動放大對焦區域供檢視。

在數位時代,對焦表尺及機頂螢幕,應該都是不必要的設計,電子螢幕能夠顯示的資料更多,也可以與構圖畫面一起顯示,還要用眼睛餘光去看對焦表尺,或是機頂螢幕的設計,並沒有比較好用。

AlexHsu wrote:
關於對焦表尺,我個...(恕刪)

的確如此,像Batis的電子對焦尺,我幾乎都沒用過,純粹耍帥使用,哈哈

LinusLoo wrote:
根据ISO10110, 打磨细腻度可以基本分为四个等级
P1 0.6um
P2 0.012um
P3 0.002um
P4 0.0008um
P2 我们命名为Commercial polish
所以,0.01微米是0.01um
也就是说, Sony的GM镜头,也并没有采用什么超高的技术。
*我工作的公司就是为carl zeiss提供镜片的



再請教幾個問題,如果可以的話還請LinusLoo大回答:

1. 請問0.01um在鏡片研磨的標準上是很常見的規格嗎?
2. 非球面鏡片的研磨方法跟球面鏡片有什麼差別嗎?
3. 有研磨技術的相關資料或介紹嗎?

謝謝你,如果可以知道這些訊息的話,我相信網友們一定會非常感激。

AlexHsu wrote:
關於對焦表尺,我個...(恕刪)


之前看過的一些使用電子式對焦環的系統
在開機時基本上會進行重設合焦距離於預設值的動作
但對於某些街拍方式來說這是有點麻煩的 ....

ZephyrWu wrote:
電子式對焦環的系統
在開機時基本上會進行重設合焦距離於預設值的動作
但對於某些街拍方式來說這是有點麻煩的 ....


這點倒是真的會發生問題,尤其有些電影拍攝的情況,
常常需要快速手動陷井對焦的場合,
由於電子對焦環是相對位置,不像傳統手動鏡的對焦環是絕對位置,
所以不方便快速的變換對焦點。

不過,真的拍攝電影的專業人士,似乎用傳統手動對焦的鏡頭居多,
像這種AF鏡頭的電子式對焦環,或是超音波馬達的全時手動對焦環,
對焦的手感完全不是傳統手動鏡的對手。
AlexHsu wrote:
這點倒是真的會發生問...(恕刪)


用這個應該不會粉麻煩吧?



我對於對焦系統沒什麼概念,
不過印象中有對焦尺的鏡頭,
應該轉到底都會卡住,
但新式的鏡頭都是可以一直轉的,
就算有對焦尺不能用不是嗎?
jill1124 wrote:
用這個應該不會粉麻煩吧?


你應該是誤會Alex兄的意思了
他是說傳統手動, 轉到哪裡就一定是多遠, 而不是相對位置向前或向後 (但比較新的如 Nikon鏡,既使是機械作動, 但為了全時對焦(AF mode時可以隨時手動調整), 也不再是固定位置了(可以空轉))

另一個重點是電子式不是直接機械齒輪推拉, 在做動回饋上的感受差很多 也多少有點時差感Lag感

effo wrote:
你應該是誤會Alex...(恕刪)


遇到知音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