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SR4] SONY明年要發表的新世代感光元件


thundersha wrote:
在下揣測,若以 su...(恕刪)


分光不完全的話,就會重蹈Foveon X3的問題點,必須用color matrix去解釋色彩,也會衍生許多問題...
所以最好不要搞到單次曝光有R+B or B+G等 這類的,大概只會砸死自己的腳。

原生ISO 5120,根本不需要去擔心三次曝光拍運動物體的問題。那種電子快門的開關,比一般相機ISO 100再一般拍攝快門快50倍速度。(一般前後簾速度也是1/250~1/320s左右而已)

文件很清楚的劃出是濾色層移動,無須去猜測吧。
濾色層位移的精度,應該不是問題吧,如同光碟讀取,精密度都可以追求的。但是這的確是物理機械性的作動,必會衍生出壽命問題。
不過壽命也該是會很長的,例如DLP chip這種DMD晶片,也是有微機械結構動作,壽命也號稱有10萬小時的阿!
等大尺寸的實用品出來,再來考慮這些問題吧。
不過,如果有壽命限制,錄影可能功能會受限許多,或許只有縮時的功能?

jasonli wrote:
如何在單晶片下,進行...(恕刪)


真的是外星科技...
從規格上一個 unit cell 是 9.78um,依目前揭露的移動方式,濾色片至少要有位移 30um 的能力
就我所知實驗室的精密儀器需要達到精準微控都是採用壓電材料
以現今有些壓電材料的電致伸縮能力已經達到 5%,所以只要 0.6mm 厚的壓電材料就有機會達成!

Pelikan wrote:
真的是外星科技......(恕刪)

不管怎麼輪流濾光片
曝光時間要變三倍還是沒解決....

ACON99 wrote:
不管怎麼輪流濾光片曝...(恕刪)


不,應該是將ISO拉高三倍,
因為沒有Bayer, 所以每個pixel面積變大,可用ISO上升
例如本來ISO100的曝光3sec,變成ISO300左右讓RGB各有1sec時間
使用者看到的還是ISO100時間感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jasonli wrote:
不,應該是將ISO拉...(恕刪)

對於動態的東西
各色曝光時間不同步會是大問題
況且還要三倍時間?
我照一個棒球揮棒
光是1/4000 秒都不足以讓球凝結
還是看不到棒球靜止的縫線.....

妳有三倍iso能力
不如去作傳統CMOS得到的成果比較直接...

ACON99 wrote:
對於動態的東西各色曝...(恕刪)


1/4000秒

他的動作是1/16000秒*3+1/192000秒*2切換 (不知道此設定是多快的快門)

影響會有,但是會多大無法得知

但是肯定比現在少


ACON99 wrote:
對於動態的東西
各色曝光時間不同步會是大問題
況且還要三倍時間?
我照一個棒球揮棒
光是1/4000 秒都不足以讓球凝結
還是看不到棒球靜止的縫線.....

妳有三倍iso能力
不如去作傳統CMOS得到的成果比較直接...


職業球場內不是不能帶專業相機根長鏡頭嗎 ?

一般相機 1/4000秒,現在都無法拍球凝結了,那為什麼要要求新的SONY元件16000 frame/秒 可以拍..
這應該是定位在一般攝影的應用上。

要拍球凝結請找專業超超高速照相機。

oxa9615 wrote:
職業球場內不是不能帶專業相機根長鏡頭嗎 ?

有人規定只有職棒才能照相? 一般人打棒壘球不能照相?...lol

一般相機 1/4000秒,現在都無法拍球凝結了,那為什麼要要求新的SONY元件16000 frame/秒 可以拍.....(恕刪)

一般中級的DSLR快門就有1/8000秒 以前底片單眼還有1/12000秒
這些機器照起來動作都是正確的 不會有三個顏色動作有時間差....

講半天就是妳要是能夠馬上提高可用iso三倍
不如就去作傳統CMOS 成效馬上出來
甚者以前就有的3CCD架構 三片CCD跟分光用的三稜鏡
也不會有動態照像時顏色會有時間差的問題....

ACON99 wrote:
有人規定只有職棒才能...(恕刪)


現行CMOS是逐行掃描的

所以會有"不同行"的時間差

才會有所謂的果凍效應

因此是看新型態的感光元件有沒有徹底解決,還是改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