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非常重視準焦、非常擔心微震,是否購買SONY的無反系統比較一勞永逸?


HOW1000 wrote:
我 所謂的 立體感 就是 光影層次 在一個看似平面的大構圖 可以浮出眼眶。。。。
也就是 全部清楚 全部浮出 沒有模糊與延伸尺。。

建議你可以看這個人的FLICKR來選你要的LEICA鏡頭
https://www.flickr.com/photos/59899474@N04/
junk89 wrote:
建議你可以看這個人的...(恕刪)

感謝 感謝
最近看圖 看到脫窗了 難得有好圖 看來這位是 光影+變形延伸立體(廣角鏡)高手。。。
真實的藝術。

ipad 我看不到鏡頭的資訊 不過這種光影 應該是 leica 鏡頭 無誤。。。
請教一下
之前用過 leica 鏡 好像 要配 leica M 如果配 sony A7R 會顏色偏暗 也就是 暗處細節不見了, 等明天我到公司 在下載來看。 不過一個徠卡鏡頭 少說也要數萬 。我之前 有看過 一位 老鏡新生的拍照。裡面介紹的很詳細。
我有下載來看. 細節偏暗。

不過重點是 難道除了Leica 以外 沒有10萬快以內的 輕便 又透通度夠 高層次解析的組合嗎?

因為剛接觸數位相機,還沒有辦法 每一臺都去試拍。。工作忙。只能先測試 flickr 的相片組合。。。
到目前為止 只有leica 有我要的參數 再次
感謝了。。。
HOW1000 wrote:
暗處細節不見了
難道除了Leica 以外 沒有10萬快以內的 輕便 又透通度夠 高層次解析的組合嗎?

"剛接觸數位相機"
還不承認是拍過大底的嗎
預算夠就上數位機背吧
暗部,輕便,高解析,立體感....等,要求越多,花的錢也越多

LEICA的RF頭當然是輕便體積小,騎腳踏車帶出去掃射很方便
但不是每顆RF頭都跟A7r合得來,要試過........所以才請你參考那個廣角控的FLICKR
基本上,目前他還拍得很開心的鏡頭都不會太差......因為他已經交了很多學費


選鏡頭的重點是要先選好焦段
A5100+FE 35F2.8這樣大概是50MM標準鏡左右,好處是可以自動對焦,A5100接LEICA鏡頭就變成只能手動對焦歐

除了輕便短小,其他方面我就不覺得只有LEICA能辦到,只是選LEICA是比較不會選錯的啦
HOW1000 wrote:
感謝你的提議 我之前本身就從事與色彩有關的相關行業


您好,我其實沒有什麼特別意思,
只是光從模式上看,一個模式是艷麗模式,一個是標準模式,
才會想說您是不是誤把顏色鮮豔與否當成「立體感」了,
所以才會發文提醒,
看看把A5100的模式調一下,搞不好您也會愛上A5100的發色。
既然不是這樣,小弟是關刀面前耍大刀,魯班爺爺面前弄大斧了。
小弟並沒有針對一個沒定義的「立體感」作文章,
也沒有把淺景深當作是立體感的依據,
所以請放心,我發文的原意只是提醒。
不過,我也不認為「徠卡fu」就是「立體感」就是了,
所以是不會特地把A5100的照片調成徠卡fu的。

以個人的經驗而言,既然您從事色彩相關的行業,對於顏色會比較敏感,
那麼SONY的相機會比較不建議購買,
原因是SONY的白平衡偏綠,RAW檔的細節紀錄也偏綠居多,特別是夜間照片,
想靠後製救回,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更遑論您所重視的光影變化。
買自己所想要的東西,輕鬆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拍照還是要自己拍的開心比較重要,是吧。
我一直以為「徠卡fu」是對現場還原、氛圍描寫的形容耶。
立體感、通透感、第六感...那堆什麼的,主要是跟環境、角度比較有關吧?












-----
是說...10萬,其實不難吧?

SONY自家機身使用的感光元件對RF鏡適應性並不是很好,尤其是後玉較凸出時的斜射光問題。
可以試試FUJI的機身,要輕且捨去觀景窗可以選M系,不然就直上E或Pro系。
雖然感光元件同樣都是SONY製的,但目前使用起來明顯比SONY自家所使用的好上不少。

一台水貨X-E2加上解除近拍限制的HAWK's HELICOID接環。
這樣$25000以內搞定,還可以加顆副廠電池。

要等效50mm的標準焦段可選35/2.5A,$45000應該還是收得到。
想要廣角可以來顆阿福的15/4.5 L39,十芒星不錯看,價錢也差不多$10000而已。
剩下兩萬可以挑50mm的縮頭,或是90mm的細九跟縮頭九都還有找。
這樣從22.5~135mm都涵蓋了,也剛好在10萬以內不是嗎w?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Tsubasa~翼 wrote:
我一直以為「徠卡fu」是對現場還原、氛圍描寫的形容耶。
立體感、通透感、第六感...那堆什麼的,主要是跟環境、角度比較有關吧?

糟,看了整個討論串,發現第一個說LEICA FU的是我耶
雖然我是有收了五隻LEITZ,不過我也不懂什是LEICA FU說
這個詞只是我用來形容HOW1000大想要鏡頭能拍出來他要的參數的代名詞而已

正確的說法是:鏡頭要具備有超強的解像力,適度的反差,綿密的色階,高光不死白,暗部不死黑,並要有立體感和不色散

"立體感、通透感、第六感...那堆什麼的,主要是跟環境、角度比較有關吧?"
現在是在講鏡頭本身的硬件,不是講啥構圖,光影,前後遮擋等這些造成的立體感
基本上就是全景深的拍法........還要邊角強壯(所以HOW1000大才會想用APSC避開FF鏡邊角比較差的問題)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我都尊重,重點是選到自己要的工具,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junk89 wrote:
正確的說法是:鏡頭要具備有超強的解像力,適度的反差,綿密的色階,高光不死白,暗部不死黑,並要有立體感和不色散(恕刪)

junk大 你說的真是 正中下懷 啊!你這個說法除了解像力以外 也可套用在投影機 電視機喔!

不過底下 怕你看了 會不舒服。。。

Tsubasa~翼 wrote:
SONY自家機身使用的感光元件對RF鏡適應性並不是很好,尤其是後玉較凸出時的斜射光問題。
可以試試FUJI的機身,要輕且捨去觀景窗可以選M系,不....
(恕刪)

感謝建議 一開始只鎖定 C S P, F N我再來測一下。。。


lazy106 wrote:
您好,我其實沒有什麼...(恕刪)


你太客氣了 我只是從工程的角度看東西。。。而且不是什麼攝影前輩
先說明 做色彩軟韌體的 不一定懂得所有的攝影器材!
只是對顏色很。。。。。

我單純只是想找出 便宜又有層次感的組合 而不要花大錢買L 所以你誤會我了。。。
但是因為剛接觸數位相機 研究了數十多種組合 都無法達到我的光影參數要求
眼睛都快脫窗了....
才會借版發問 因為不曉得 該在哪一版發問?

我的立體感 是說光的層次感(也就是解析力depth)的意思 並不是說Leica 就是立體感
[說實在的 沒有好source,我們后制的會跳樓
簡單說 就是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攝影 以前都是負責寫程式或調韌體來達到source要求
而那個攝影設備 也不是一般人會去買的吧!又貴又重 所以我從來沒興趣買來照相。

再來 大家都說 Leica 有多好 所以才會想到去看小小一台Leica數位相機 能拍出大鏡頭的光層次綿密感嗎?
是不是真的 有大家說的這麼好。。。

經過一些自製軟體驗證 測試
它的光影表現(解析力)都在範圍內 又真實 這我就傻了。。
所以才會被Leica 毒到。。
[其實一看到照片 就毒到了 只是 double check]

本來想買 Leica M+Leica Summarit-M 1:2.5/35 mm(初階版)
但是價錢 約33萬含我要的鏡頭, 類單眼 X Vario-- 約10萬
---一點也不親民。[我是平民百姓]

其實我為何拿Leica 艷麗顏色 因為 沒有底的照片 經過艷麗顏色 就馬上死給你看。。。
也請自行 實驗一下。。。何謂Leica 艷麗模式。。。

也只有艷麗色彩 會喚起 source 的所有細節(但小心不可過曝 過暗)
簡單說 就是
拿燈照亮房間看暗處(鏡頭暗部細節及層次) 關燈看亮處(鏡頭偏差)。。。

(其實 你注意看 電影電視 那一個不是艷麗色彩 因為現實的色彩 會讓畫面看起來 不活潑)
(純 User 觀感)



轉回正題
------------------------------------------------------------
我剛剛已經找到 可以稍微取代徠卡層次的 A5100+35f28za 的short term solution了
看來也可以套用在 A5100+1650 kit鏡

現在他們也可以拍出不錯的的光影層次感了。。。。 類Leica

所以 感謝給位前輩給的意見 我的主題可以 close 了

如果有空 再寫 "平民百姓的Leica--淺談光的層次綿密感(depth) 心得文"
[不必敗Leica 也可有Leica "Fu" 的窮人選擇--善用手中鏡頭]
到時候再補圖了。。。。。

再次感謝各位了。。。。。
-------------------------------------------------------------
PS:junk大 不要難過 調整后 蔡司只是約 90%類Leica。。。
HOW1000 wrote:
本來想買 Leica M+Leica Summarit-M 1:2.5/35 mm(初階版) ..(恕刪)

如果買M9+Summicron 35mm f2 Pre-ASPH(七枚玉)
約20萬可以搞定

或是A7R+7枚玉
15萬可以搞定

不建議買Summarit-M 1:2.5/35 mm
流通性太差
除非是2手鏡可考慮

不建議買APSC相機轉接
買那麼貴的鏡頭
結果封印了鏡頭的能力

如果預算真的卡住
各代Summicron 50/2價格大概只是同期35/2的2/3不到
但解像力通常更優秀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如果買M9+Summicron 35mm f2 Pre-ASPH(七枚玉)
約20萬可以搞定(恕刪)


當然 當然
如果我買了 Leica 鏡,我會配 Leica M 或是 Leica M9
聽說 其它相機 讀不到 鏡頭的 profile
就算有轉接頭讀的到 好像也校準不來
只是借版 借太久了 有點不好意思
Sony A5100+35mmf28za 只是買來初嘗試 試拍
如果有興趣 繼續玩 我就上Leica吧!
只是出國有點恐怖 聽說要先把 Leica Mark 貼起來
目前Leica 也有出沒有Mark的。。。也可列入考慮。。。

另外 目前有 short term solution 先湊合著 試試看了。。。。。
HOW1000 wrote:
當然 當然
如果我買了 Leica 鏡,我會配 Leica M 或是 Leica M9
聽說 其它相機 讀不到 鏡頭的 profile
就算有轉接頭讀的到 好像也校準不來...(恕刪)

這功能主要是爲了廣角鏡頭的邊緣修正的
35mm以上其實不太需要修正

轉接不同機器主要的差別就是色彩演譯
特別是M9是CCD
跟M240和A7系列的CMOS發色差異頗大
小弟現在也在考慮弄台M9
畢竟沒玩過CCD的機器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