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極高感光度,口袋裡的夜視鏡:Sony A7s 極高ISO詳測

akira911 wrote:
見到一段夜遊新加坡動物園的A7S拍攝,拍得不錯。


這…真是驚艷耶!
真是期待趕快拿到

DannyHwang wrote:
是不是找台高階M43搭個f2光圈, 用iso400-iso3200來拍,

照你這麼說,任何一台APSC配個F2的光圈ISO3200就跟你的條件差不多了
但常常在室內或餐廳,會遇到是比這個更昏暗的環境
很少用到確實不是很常用到,但你想要用的時候,沒有就是沒有
光線到用時方恨少啊~~~
不是個地方都可以或允許讓你打燈,至少動物園、海生館這類的就是如此!

說不定夜拍生態達人拿A7S後,環閃可以收起來了,減少對生物打閃燈,是功德一件
slayer8x wrote:
照你這麼說,任何一台APSC配個F2的光圈ISO3200就跟你的條件差不多了
但常常在室內或餐廳,會遇到是比這個更昏暗的環境
很少用到確實不是很常用到,但你想要用的時候,沒有就是沒有


我想你可能有些誤會! 請參考一下樓主的需求, 了解一下前因後果.

nonmen wrote:
其實我的敗入原因並不是要iso409600,而是相對中間的iso1600-12800的可用度。


個人會這樣回話只是單純就樓主的需求來提看法(覺得有點可惜了A7S的功能)! 我可沒有意思是要抹殺A7S或其它全幅機存在的價值, 只是更希望樓主測試時能比較聚焦在能凸顯這台機身特別優勢的地方, 而不是在大部分系統都能做的到的那部分.

看到好的器材, 擁有者不能好好發揮它的功效, 雖然是旁觀者, 也是會感到失落的.

分享一個關於A7S的dynamic range資訊
上面的網址裡有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就是三張合成的HDR跟單張進lightroom拉曲線調整的, 效果幾乎是不分軒輊. 我覺得這才是A7S的價值所在.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個人會這樣回話只是單純就樓主的需求來提看法(覺得有點可惜了A7S的功能)! 我可沒有意思是要抹殺A7S或其它全幅機存在的價值, 只是更希望樓主測試時能比較聚焦在能凸顯這台機身特別優勢的地方, 而不是在大部分系統都能做的到的那部分.

看到好的器材, 擁有者不能好好發揮它的功效, 雖然是旁觀者, 也是會感到失落的.


我的認知是,當相機iso能推高到409600時,中段的iso1600 - 12800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起碼比iso極限是25600的相機好,這是十分合理的想法。






話說「大部分系統都能做的到的那部分」是指那部份?
高iso嗎?


DannyHwang wrote:
分享一個關於A7S的dynamic range資訊
上面的網址裡有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就是三張合成的HDR跟單張進lightroom拉曲線調整的, 效果幾乎是不分軒輊. 我覺得這才是A7S的價值所在.


對啊,這也是我敗入的原因之一,這方面我未有時間測試,我也是上班族,不可能整天都在測試相機的,多謝大大分享資訊。
nonmen wrote:
我的認知是,當相機iso能推高到409600時,中段的iso1600 - 12800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
起碼比iso極限是25600的相機好,這是十分合理的想法。


以目前看到的資訊, A7S在到高ISO的時候它維持的較A7R/A7的好, 而不是像A7R在超過某個ISO後畫值就驟然變差, 它線性變化可以維持較長. 但在中間ISO的表現反而是較A7R/A7的優異程度沒那麼明顯, 尤其當把A7R/A7縮圖到A7S的輸出大小時.

如果有像樓主這種對中間ISO表現比較在意的, 我感覺是非一定要選A7S, A7R/A7稍配合上一點點拍攝技巧應該就差不多(A7可便宜很多).

nonmen wrote:
話說「大部分系統都能做的到的那部分」是指那部份?
高iso嗎?


當然不是指高iso部分, 而是對應樓主所說的全幅約ISO1600-ISO12800的範圍. 不考慮超廣角或極淺景深應用的話, 這範圍是用m43/apsc/ff三系統都可找到適當組合拍出差不多畫質同樣視角景深的照片.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以目前看到的資訊, ...(恕刪)


iso12800以上雖說少用,但其實還是有機會用到的,
可用的高iso幾乎是不能取代的,所以雖然我比較看重中段iso的表現,
但其實我也有需要用到高iso的。

nonmen wrote:
iso12800以上...(恕刪)


版上已經有些人在分享
A7S的中高ISO純淨度也頗受肯定
不過有些人看不見 覺得A7S只有ISO破萬能看
史萊姆王 wrote:
版上已經有些人在分享
A7S的中高ISO純淨度也頗受肯定
不過有些人看不見 覺得A7S只有ISO破萬能看
...(恕刪)

可換鏡最輕巧FF對我而言,適合度:A7S>A7>A7R。
A7R檔案真的太大,筆電跑到快掛掉,快門震與高畫素微震問題也難解,本人又鮮少裁切,千斤難買早知道,早知就敗A7就夠我用了,都是被RX1害的,用了RX1有信心後,就開始學換鏡FF,想說來個無低通,畫素再墊高有升級感,所以.....唉.....
之後想A7R換A7又下不了手,就一直拖到現在,如今卻有更好的選擇:A7S啦!
A7S對於懶人的我的確有梗,因為儘量不用閃光燈和儘量不上腳架的人拿A7S真的有福了!
而且還附送您無痛轉99%底片老鏡與手動廣角鏡的優異效能。
ps:樂觀的人,看別人的東西都是看優點,看自己的東西也是看優點,有缺點幾乎無視啦!
這天看了幾個網站的評測, 例如
http://briansmith.com/sony-a7s-field-test-3/
http://www.samhurdphotography.com/2014/gear-reviews/sony-a7s-review-sony-a7s-vs-a7r

忽然有總感覺, 似乎對照於dxo的測試數據是一致的

前面兩個網址對於低ISO(ISO100) dynamic range測試照, A7R看起來都是略優於A7S. DXO的測試黃金交叉是在約ISO400的位置, 在ISO400之前A7R是優於A7S的, 在ISO400之後就是A7S優於A7R.

而SNR部分, DXO數據看起來A7S是略優於A7R. 跟網站的測試照看起來也頗一致.

color sensitivity, DXO的黃金交叉在約ISO800的時候, ISO800前是A7R較優, 之後是A7S較優. 跟測試照看來也頗相像.

那些想要拋A7R/A7入A7S有得煩惱了, 而像我這種無機一身輕的, 倒覺得這時候也許可以來考慮撿台二手A7來玩玩.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拍照的在那邊斤斤計較,攝影的早按耐不住熱血衝了
以相機型態發表的機皇之皇至尊無敵旗艦38萬9千元售價,廠商一夕間傻掉
http://www.eoshd.com/content/13071/25-ways-sony-a7s-trumps-canon-1d-c

DannyHwang wrote:
color sensitivity, DXO的黃金交叉在約ISO800的時候, ISO800前是A7R較優, 之後是A7S較優. 跟測試照看來也頗相像....(恕刪)


現在cmos製程這麼進步除細節能在低iso分出優劣外,噪訊、動態範圍、很難在低iso
看出什麼差別,你一直提中段iso a7s沒有比較亮眼,有點不切實際
建議不要看print,800萬畫素不是真實縮圖評分,而是以800萬為基礎按畫素多寡加權
記分(機密,dxo不公佈內容),以前低畫素時代尚稱合理,現今動輒3600萬畫素起跳,
誤差會更大,print有參考價值但會斤斤計較噪點的通常是喜歡拿100%檢視才爽的玩家
,這時screen會更實際
選購a7系列很簡單,要細節a7r,要iso a7s,折衷 a7 跟它拼了等a5,數位時代
什麼都不值錢什麼都可以等什麼都可以被廠商晃點,一年一機快成趨勢了
AVCHD wrote:
看出什麼差別,你一直提中段iso a7s沒有比較亮眼,有點不切實際


你講的是對的, 而我的看法其實跟你想的差距很小. 會提中段ISO只是對應樓主他在意這段的表現, 而不是對應我自身的需求. 我根本不在意啊! 在意的是那些想換買A7S的人. 如果我真的對這個錙銖必較, 早頭洗下去先入手A7R了, 而不是天天只在此打嘴砲消磨時間(我承認我是太閒了些)

其實也不過是無聊, 把自己看到的某些訊息跟想法分享一下, 但感覺似乎引起不少過敏反應, 先說聲抱歉! 馬上改進, 以後我就不再多說了.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