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毫無意外,沒有驚喜 FE1635/ F4發表

junk89 wrote:
常見的數位修正是為了...(恕刪)


講這有點歪樓了,不過變形除了跟視角有關
光圈越大一般變形也越明顯

以大多數的50/1.4來說我覺得變形都算明顯了
說標準鏡就沒有變形問題並非事實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diffusionless wrote:
再來對於85或著百微來說,是不是無反並不會影響結構設計。

因為其焦距關係,不管有無反光鏡都是要距離相當遠。
像是leica 90/2.0 AA無反M鏡與有反光鏡R鏡板,可以使用同樣結構,只是M鏡長度會增長。

因此,長焦段不太需要買專用無反E接環85或百微,反而會受限只能在E接環上使用。...(恕刪)


diffusionless大大說到重點了
E口根本沒有出長焦的必要
因為結構上根本不影響
直接做A口轉接就行了
老實說小弟覺得這次的FE70-200根本是擺A口玩家的道
SONY該做的應該是降低EA接環的售價
或者70-200/F4發行兩種接口鏡頭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diffusionl...(恕刪)


看一下 FE 70-200G f4 後玉離屁股接環還有一段距離.... (法蘭距變得超遠的了)

後玉剛好在鏡頭的可拆式三腳架底座處....

這樣做的用意是?

maniax wrote:
看一下 FE 70-...(恕刪)

先問自己,焦距是甚麼意思?


假設100mm焦距鏡頭,最簡單就是一片鏡片,在無限遠時候,鏡片中心到感光元件(焦平面)是100mm,這個就是簡單鏡片焦距。
也就是焦距多長,鏡頭就多長。




現實世界通常不是薄鏡片就可以解決,鏡片中心是會分開,一般用H H"表示。

如下是NIKON 135mm F2.8,其H"到F"就是135mm距離。



這個是利用一個凹鏡組在後頭,類似增距鏡,使得鏡片中心往前移動,使鏡頭長度變短些,但是就和增距鏡同樣問題,後面凹鏡組越強,那前鏡組焦距就可以越小,鏡頭長度可以縮短,也就是越靠近感光元件,但是這樣像差修正就越難做,所以通常鏡頭是取一個平衡點。



這個也是大部分望遠鏡頭的鏡後距沒有甚麼縮短空間。



像SLR卡口較長,只是讓這個距離沒有那麼長些而已

NIKON 70-200/4 VR


CANON 70-200/4
NEWS

據說一半的可靠度,價錢應該跟 FE2470相當....
八苦的爹 wrote:
NEWS據說一半的可...(恕刪)


不意外啊,同時期同等級的廣角跟標準變焦鏡大多價位相近
而望遠焦段會稍貴一些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不意外啊,同時期同等...(恕刪)

是喔
那我買Konica Minolta AF 17-35mm/F2.8-4這管來代替FE1635/F4ZA
只是花了FE1635的1/3~1/4價錢省到
並不是我原先猜想的1/4~1/5耶...哇勒

gelinma wrote:
是喔那我買Konic...(恕刪)


如果在 2006 年初買的話就可能是 1/5 左右的價格 ,而且還是全新品
我今天去面交一支Minolta 17-35 F3.5 G
忍不住等待1635F4遙遙無期的上市日期
先來玩看看老鏡
01到處都會讓人掉入錢坑!!此地不宜每天爬文,爬文的篇數決定你口袋的深淺度!!!!
ZephyrWu wrote:
如果在 2006 年...(恕刪)

小弟玩相機才半年多!啊嗚~~~~~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