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c218 wrote:我還以為我資訊落後了...(恕刪) ZA的發色比較正常沒什麽偏差。1680或許真的是老了,身為SONY用家在外出遇到同樣陣營的朋友,很多人持著SONY什麽都是最高的態度玩,一般難接受別牌的機子貨鏡頭比自家的好,屢見不鮮。1680的焦段覆蓋還是不錯的,論成像SONY 16-50確實占上風,把照片放大為100%檢視高下立判。
kasailong wrote:身為SONY用家在外出遇到同樣陣營的朋友,很多人持著SONY什麽都是最高的態度玩,一般難接受別牌的機子貨鏡頭比自家的好,屢見不鮮。...(恕刪) 那是你才有這種狹礙的想法吧?我看到朋友用小黑五、小黑六拍出來的照片也稱讚好並不會去說小白G最讚喔~kasailong wrote:論成像SONY 16-50確實占上風,把照片放大為100%檢視高下立判。...(恕刪) 麻煩分享一些sigma17-70或sony16-50很厲害的照片讓小弟開開眼界
kasailong wrote:ZA的發色比較正常沒...(恕刪) 不知道你sony dt 鏡頭玩過多久 還是一年只拍兩三次??SAL1680ZA 與 SAL1650F28的選擇不知討論幾百次了論發色 小菜冠軍,論銳利1650F28冠軍至於sigma的鏡頭一向都是銳利有,發色不及格我的看法--> 想拿sigma 17-70跟小菜比 ,真是不用比了.鏡頭好壞不是光比銳利,發色 抗光 變形 甚至對焦都是要考慮的相機不敢說一分錢一分貨,但鏡頭似乎沒有例外的
英雄淚 wrote:可以請大大分享一下您覺得哪一排的相機介面最直覺嗎? 自然是知道把最重要的功能放第一"排"的那一"牌"囉!--------------------------------------------------------Sony以A57來說,要調那一項得用[按進去]的方式進到下一層,才能用方向鍵去選;對用習慣多一點操控介面工具的他牌相机user而言,一直要記得"恭敬的"按那個不算大又不算突的中央鍵和相機溝通,算是一種"少出錢的懲罰"吧,沒辦法快一點的左手按某鍵、右手立即按方向鍵或滾輪調參數.或許,高階一點的机型有所不同.要說不直覺,Sony的介面倒也不至於摸不會;若要問那牌的介面最直覺,印象中是Olympus早期的DC,只要對攝影術語有概念的user,沒有摸不會的.
kasailong wrote:同樣是SONY接環的鏡頭對比,我知道 我就是從17-70二代賣掉換小蔡的...銳利不如小蔡發色不如小蔡對焦更不如小蔡17-70光圈全開更不能看可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可是兩隻差別就在光圈可用度和對焦速度呀!小蔡光圈全開就是可用光圈了!!光一個T*度膜就少用好幾片矯正鏡片在翻翻蔡司的鏡頭公式有啥特別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