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nex-f5 new info!?


luftbubi wrote:
連結裡說了,蔡司提供...(恕刪)


連結裡是說
ZA鏡是由德國蔡司設計
並提供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這是光學的部份
然後交由Sony跟CZ挑選的工廠去生產鏡片
最後由CZ挑選的工廠去做quality assurance

以下是我的補充
Sony最後要去完成的是接環與AF的部份
這就是為什麼ZA鏡要在日本生產的關係

這樣算貼牌?
我看只是大家解讀不同
我也不想講那麼多了

夏夜星空 wrote:
連結裡是說ZA鏡是由...(恕刪)


支持您+1....

我也認為這跟貼牌完全是兩碼子事情....

稱為授權或是技術合作會比較恰當.....



樓歪了,變成在討論鏡頭...?

回主題,nex系列一年出一機,比一般DSLR快多了,比較快可以看到新機有哪些新功能跟進步不錯阿
至少有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又過了一年
不用爭論這麼多了...他根本就不懂什麼是貼牌...

ZA鏡是蔡司所設計..技術也由蔡司提供...

製造交由SONY去找光學廠生產...頂多算是把生產權給SONY去處理...

而貼牌...貼牌的意思是...我工廠做了一批不錯的產品...各家廠商來批貨我就印上他的商標...讓他用他公司的品牌去賣...這種情況...家電類...單車類就一堆完全一模一樣的東西卻不同商標...那種的才叫做貼牌...

照這樣說...請問...IPHONE的手機...算不算貼牌?...APPLE自己本身並不會生產手機...也沒有製造部門...本身只有設計...銷售...

生產大多是鴻海..富士康這種電子企業...那...大概也算是鴻海讓APPLE貼牌囉?...

但是...完全不會有人說...IPHONE是貼牌的手機...可是...該手機...從裡到外...除了IOS以外...沒有任何東西是APPLE生產的阿~~

零件..組裝..生產等等流程外包就算貼牌?...那世界上大概9.9成的東西都算貼牌了...

各家單眼廠商也沒能力生產機身外殼阿...也沒能力自產LCD螢幕阿(SONY能)...也沒能力提煉金屬阿...

INTEL..AMD晶圓也外包阿...那INTEL是貼牌?...
還好我選擇正確
買SONY單眼前有看到蔡司鏡頭
爬文才知道,只有S家單眼支援蔡司鏡頭自動快速對焦
其它家全手動
我沒慧根用手動當然選擇自動
有自動排檔汽車,還用手排累又麻煩
135ZA入手真重,但是扎實觸感佳
蔡司鏡頭發色,素質是最高的
又加上自動快速對焦,如虎添翼
蔡司一出,誰與爭鋒
如果它家也有自動快速對焦蔡司
說法就變了
畢竟L鏡發色素質比不上蔡司鏡頭
為什麼還留在C家自尋煩惱
C家魯大師很喜歡蔡司鏡頭
蔡司鏡頭歡迎您,質感真棒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pupu0821 wrote:
不用爭論這麼多了.....(恕刪)


原來鴻海已經這麼厲害了啊,蘋果也要跟它買手機來貼牌,鴻海應該也要在軟體上下一點苦功,超越蘋果指日可待
pupu0821 wrote:
INTEL..AMD晶圓也外包阿...那INTEL是貼牌?........(恕刪)


這邊有點小小的問題,Intel從沒有foundry out CPU;Intel說CPU的製程/製造能力是它的core,不可能foundry out,其實因為製程/元件制訂了IC的設計準則和capability,它的製程能力目前沒有對手,所以形成另一個很高的門檻,其實也悄悄地在接晶圓代工訂單,主要是FPGA。只有例如base band (併購英飛凌mobile)、網通這些周邊非核心IC才會foundry out。
IC製造比較像是IC的原物料,與組裝代工製造實在是不同兩回事。

至於AMD,無可奈何本來製程能力就難以望Intel項背,不斷虧損且無力兼顧製程/元件研發和設計研發經費,所以Fab分拆成不同公司了。



看到今天發表的F3有翻轉螢幕跟內建閃燈實在是很心動
想必之後出的F5品質一定更好
雖然現在想還太早了一點= =
這裡有人會想把買不到一年的5N賣掉換成F5嗎?(衝動)
nex-7電子水平儀會下放F5嗎?
沒電子水平儀真的很不方便
F5沒電子水平儀就要衝7啦
本人算是小小的蔡斯迷,手上現有的蔡斯鏡頭大約四'五十款,經手玩過的也忘了數目.手中的菜頭生產年代從1936年到現在,每一款都儘可能找齊他的原始資料,對於鏡頭的設計與特性也儘可能的了解,不敢說對蔡頭有什麼心得,卻也算是有所愛好.

但是在ZA鏡頭上,我覺得ZEISS是得了便宜在賣乖.德國蔡斯的設計團隊實際上應該沒有設計AF鏡頭的經驗,在ZA鏡之前的AF菜頭,都源於富岡光學廠的京瓷生產的,CONTAX N系列鏡頭還有人認為有SIGMA的技術,而CONTAX G系列鏡頭就別提那可笑的AF能力,那光學設計根本就是手動鏡,唯一一隻德產的CONTAX G鏡頭甚至取消AF直接手動了.那幾年德國ZEISS的設計團隊最常做的就是電影鏡頭,眾所周知電影鏡頭都是手動的.

就像BMW突然說要做前輪驅動讓車友感到詫異進而產生質疑,由不曾設計AF鏡頭的德國蔡斯所設計的ZA鏡頭一直有人懷疑也不奇怪,更何況SONY所合併的MINOLTA團隊,原本就擅長設計製造優良的AF鏡頭,我所懷疑的是以SONY的光學設計實力,哪裡需要蔡斯呢?

說到底是SONY的品牌力不及CANON NIKON,不然以其完全不遜於前二者的光學實力,何必付錢拉上蔡司呢?消費者如果沒有品牌迷思,SONY不用付錢給蔡司,或許在價格上就可以直接回饋消費者.

既然收了錢的蔡斯都說ZA是蔡司設計的,那其他人還有什麼好說的,不過如果蔡斯把ZA鏡的資料收進這裡 http://lenses.zeiss.com/photo/en_DE/service/download_center.html ,用蔡斯的標準來測試MTF就像CONTAX N與CONTAX 645,相信會與其它的蔡司鏡頭有共同的比較標準.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