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sson wrote:不知何時開始判斷一台...(恕刪) 大大關於你說的第五點,錄影過熱的問題?這樣是跟A33A55一樣嗎?這樣夏天飆高溫,不知是否能錄影超過20分鐘!!我看台灣官方A77介紹,有註明20° C / 68° F 約 29 分鐘30° C / 86° F 約 29 分鐘40° C / 104° F 約 13 分鐘* 概略值 ,在正常的攝影溫度下。1)因運作高溫而停止錄影時,請等到相機溫度下降後再行錄影。2)大尺寸的 APS-C 感光元件在拍攝 HD 影片時會消耗大量電力,造成感光元件及其他內部零件的溫度上升,而環境高溫也會造成零件溫度上升,此時會使得可錄影時間短於預估值。
kaiend wrote:一個好玩的觀察點當N...(恕刪) 對於43被攻擊高iso差,個人感到非常遺憾,我在01所有發言從未提及此事不過您既然提出來,我覺得原因可能是價位與市場定位相近,有預算的人自然拿來比較這不是好玩,而是人之常情!
yansson wrote:不知何時開始判斷一台...(恕刪) 當初就是看了洋森大的測試報告,才確定敗 A33(其實也是因為手上一堆 Minolta 鏡頭啦... 不過原本想等一等的...)A77 規格很漂亮,NEX 新的接環也很令人期待不過,我更期待的是新的 FF... 現階段就是繼續撐啦!
yansson wrote:不知何時開始判斷一台...(恕刪) 不知道新的EVF有視網膜螢幕的感覺嗎? 還是可以清楚看見馬賽克組成的圖案呢?? 應該比A33好很多吧smd747gmail wrote:之前有人測試說A77...(恕刪) 官方網站有資訊唷不過感覺有講跟沒講一樣...
yansson wrote:不知何時開始判斷一台...(恕刪) 高ISO其實還是很重要,不只是夜間攝影,白天拍微距縮光圈又要手持就需要高ISO。 以往的高ISO代表訊號放大後的結果,剛好是感光元件性能指標,但是現在已經很難判斷了,因為各家都用軟體除噪,缺乏比較的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