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買sony 菜頭真的要靠運氣

farside wrote:
"防潮箱的濕度太低,含在鍍膜中的水汽,被強力吸出"
太乾也不好~...(恕刪)


http://www.drytech.com.tw/node/419

您有買類似連結中, 工業用的防潮箱,
您說調到底很乾..然後會怎樣+又怎樣的..我就信囉!!

我相信沒人買這種防潮箱吧!!
便宜的頂多只能到25%
光是他說這句

""防潮箱的濕度太低,含在鍍膜中的水汽,被強力吸出""

就知道他連鍍膜是怎麼鍍上去都不知道了 還水氣勒

笑死人

有機會去查查真空蒸鍍是怎麼鍍吧

還水氣勒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小笨賢 wrote:
http://www...(恕刪)


根本就沒有相關吧

這篇蓋了138樓的結論就是這種現象不會是發霉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1838156&p=1
http://www.sonydslr.com.tw/alpha/viewtopic.php?f=10&t=39832

文中也有許多苦主是"經常使用"且"放防潮箱保存"的

OK就算如你想像中是發霉好了,
假設保存濕度75%,每週把鏡頭拿出來轉幾次,一個月內也絕對長不出可視霉菌

因為一顆常用的鏡頭不管環境再惡劣,只要經常使用就不會適合霉菌生長。
文中的案例和你說的條件不符,一直扯發霉根本就失焦了。

不信自己實驗看看,看用相同的條件有沒有可能讓"新鏡頭"在一個月內培養出"一整片霉菌"

超過20年的minolta AF 35-70放在電子防潮箱內至少15年,至今沒有發霉,其他M家鏡也沒發霉,只有一顆以前常拿出去拍東拍西的70-210有點霉絲,放電子防潮箱後就沒再惡化,為何許多人的小蔡才買沒多久就長斑?當然是有問題!!

最早在網路上發言那顆小蔡我也親眼看過,本來也一直認為是發霉,後來想起曾用顯微鏡看過UV膠脫膠及受高熱後UV膠產生樹枝狀的氣泡,以及其他網友提供鏡組間有用UV膠貼合,才推翻之前發霉的看法

畢竟菌絲跟脫膠的成相不太相同,脫膠像是中空樹枝狀的成相

台索不認錯的個性,只會失了人心
一般鏡頭不會那麼容易發霉
發霉要非常長時間在高濕度裡才會
如果連放在防潮箱都要小心翼翼的話
以台灣的濕度..最好也不要拿出來拍了
總是需要有人出來唱反調,這篇才能人工置頂。

看照片就知道不是發霉,因為跟小菜的症狀一樣。不過大菜的受害者應該少很多...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小笨賢 wrote:
調到M中間, 還是會發霉喔!! (不管你要解釋水解都可)
...(恕刪)

有機會拿標準濕度計測一下防潮箱,因為防潮箱的濕度計、除濕馬達會"秀逗"。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我在香港買了兩次ZA 也沒有問題啊...會是同一批嗎?
所以結論是...

菜頭到底能不能買啊?
好想加菜又不想被說"這是發霉"

JACKY wrote:
所以結論是...菜頭...(恕刪)


這~就跟吸毒一樣
明明知道對身體不好(菜花)
但只要吸過一口~
就忘不了他的好~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