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跳過 NEX-5/NEX-3 直衝 NEX-7 !

yukaiboy wrote:
重點是,螢幕會變得髒...(恕刪)


我也不想要觸控
因為我還加裝了螢幕保護蓋XD
對我來講只要之後韌體更新,幾個按鍵可以自訂就很好用了
(現在是用得很習慣,但確實不是很便利)
總之我還是有感受到SONY對NEX系列的誠意
希望SONY再接再厲囉
Ricus wrote:
C 與 N 的 EVIL 八字都沒有一撇
穩在哪裏?


穩細~

這樣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阿郎仔 wrote:
C與N 開頭的還是比較穩

同學~EVIL 沒有那麼簡單~
鏡頭要重新設計
機身+鏡頭... 等於新的生產線...

你要C 家塞那片1800萬畫素的CMOS 進去嗎?
畫質太好... 550D、60D 還要賣嗎?
畫質不好... 有人要買嗎?
而N 家的CMOS 是跟SONY 買的...

不要小看SONY 的技術跟財力
哪天SONY 火大,全片幅一台賣4萬元...
穩在...不會出
所以不會有買了後悔的感覺!
趁 NEX-7 還未公佈,讓我發揮一下想像力,騰龍是 Sony 旗下的一家公司,她生產的鏡頭能夠在 Nikon 和Canon 的機身上實現自動對焦,那麼 NEX-7 的新轉接環能夠讓 C N 兩家的鏡頭實行自動對焦應該是可行的。

傳聞 A77 有 300萬像素的 OLED 觀景器,那麼 NEX-7 有同樣的外接觀景器照理也是可行的。

前年 Sony 已經擁有的 Phase Detector on Sensor 技術,會不會在 NEX-7 身上實現?這樣應該可以令NEX-7 的自動對焦能力提升幾倍以上。

還有雙重防震,NEX-3 和 NEX-5 都沒有加上 Minolta 的看家本領 - 機身防震,E-mount 鏡頭卻有了鏡頭防震,如果 NEX-7 有了機身防震,而且和鏡頭防震能夠共同發揮作用,防震效能會是多少?會是相乘還是相加?

還有還有,機身防震的技術是怎樣實現的呢?是利用移動感光器來抵消機身的震動,我猜現在她只是以上下移動來實現防震,好處是所有鏡頭都能夠得益,以前難以在膠片機的機身實現防抖,所以需要重複的在每一支鏡頭加入防震機制,除了加重了使用者的財政和身體負擔,也不環保。

如果把這個機身防抖技術進一步發揮,除了上下移動,還可以:

- 加大上下移動幅度,方便拍攝建築物
- 左右移動,拍攝全景風景最適合
- 90度轉動,不需要加裝手柄就可以拍人像
- 隨著水平線轉動,攝影師以後不用看水平線
- 向前傾斜,加大景深
- 向後傾斜,減小景深
- 前後移動,像 Contax AX 那樣利用機身對焦,我們用手動鏡頭就可以實現自動對焦 !!!

Contax AX 的技術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了,現在的技術比起當年不知進步了多少倍,再過幾年,實現以上的技術的成本可能會到位,能夠達到推出市場的水平。當然機身對焦肯定是沒有鏡頭對焦那麼快,但對手動鏡頭的用家來說已經是天大喜訊!甚至對於持有 Nikon 或者 Canon 和其他自動對焦鏡頭的用家來說,多一個機身選擇也不是壞處。

Sony 是市場推廣高手,不像 Minolta 和 Contax 那樣是技術狂人,過於投入技術而把自己弄死,另一方面 Sony 在收購 Minolta 之前,也太不思進取,以致在各領域被對手超越,現在似乎只有影像部門有能力一戰,生死存亡,在於技術與市場兩者之間的平衡。

leolsliu wrote:
趁 NEX-7 還未...(恕刪)

經過tamron轉接環來達到轉接cn鏡還能夠af?沒有cn兩家授權,只會被告到翻吧。
我到是不覺得 NEX-7 早點出有什麼不好的, Sony 出了 A100 之後的確等很久,
之後機海策略就來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拖一下等鏡頭群跟上來﹞,這讓意志不堅
的使用者「機機復機機」換都換不完,跟都跟不上。
﹝怎麼有點像主力在掃散戶和投機客一樣?﹞

但是 Sony 賺飽飽後馬上就直指 FF 機進攻了,一路推到最低價 FF 機身出來,算是
喘了一口氣,也讓消費者真正的穫得利益。照這個模式運作的話,NEX 機海應該會在鏡
頭群跟上來一點後就開始出現,大概再一年半左右可能又有跳一世代的機種登場﹝個人
是希望這是 EVIL FF﹞,這時買 NEX-3 & 5 的第一批消費者也差不多該換機了。

早買早享受,多剛好~
-= 散仙 =-
設計成不要直接支援
再找幾個素人部落客發表軟改或硬改的「小技巧」
嘿 嘿 嘿 就把C、N兩家的客戶群吸過去一大半啦

featheringer wrote:
經過tamron轉接環來達到轉接cn鏡還能夠af?沒有cn兩家授權,只會被告到翻吧。...(恕刪)
allen,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尤其在大陸,應該有很多發展空間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